儿童时期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诸多社会因素中,家庭因素是對其成长的影响是出现最早的也是最持久的社会因素。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亲子关系是最和谐的,对儿童的各项发展也是最好的。通过亲子类节目的热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父亲的参与弥补了以往在儿童成长中父亲缺失的局面。
  【关键词】儿童;教养方式;亲子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51-01
  家庭教养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家庭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为五种:即权威型、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放任型。其中,民主型教养方式的亲子关系是最和谐的,对儿童的各项发展也是最好的。这类父母父母尊重子女愿望,但也不是没有原则。父母处理问题不以极端的方式出现,而是采取聊天等平等讨论方式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给予孩子独立的空间。这种亲子关系下的孩子,比较独立、和善、易融入社会。
  一、亲子关系对儿童成长的作用
  1.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就是他律性,并且年龄越小受成人评价的影响越大而恰当的评价和反馈,不但会使幼儿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还会激发幼儿上进的愿望,也会增进幼儿的成就感,同时因父母缺乏对幼儿的关心和教育,幼儿认为自己在家长眼里,在家庭中是不重要的,而失去“归属感”,这样的孩子表现出内向,对人冷淡,缺乏自信心等不良个性特点。
  2.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发现,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与儿童神经症、情绪障碍的产生呈正相关,父母养育方式不当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是有积极影响。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一般都表现出社会所需要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等;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情绪不稳、冷漠、倔强而逆反;受父母支配的孩子比较被动顺从、缺乏自信、依赖性强;让父母服从自己的孩子有很强的进攻性。
  3.亲子关系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亲子关系与儿童学业成绩存在明显联系。除了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状况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此类家庭通常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文化层次较低,家庭心理环境存在矛盾冲突多,亲和程度低,个人成就定向低。
  4.亲子关系对儿童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的影响儿童是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和交往中不断发展的。儿童的交往对象主要有家庭和家庭外两大系统,其中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儿童主要的社会关系,对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亲子关系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40—50 年代;至 20 世纪 60 —70 年代,有关同伴关系的研究开始受到关注;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师生关系的研究则成为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深人,三者彼此之间的关系、各自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步成为研究的焦点。
  5.亲子关系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较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安全依恋与攻击性相关,不安全依恋及其相关因素看起来是儿童反社会行为的原因,父母间的感情问题、吵架及最为糟糕的婚变等与小孩攻击性呈现显著的关联性。家庭里的矛盾往往会加深残害小孩脆弱幼小的心灵,降低或消除了家庭培养对孩子所起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的儿童极易遭到来自父母的排斥和责骂,为此直接增加了与其年纪不相符的烦恼、愁绪甚至冷漠等不良情绪。
  二、亲子关系的新变化——父亲越来越多的参与
  随着13年热播的《爸爸去哪儿》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父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每期5位明星爸爸跟子女48小时的乡村体验,爸爸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节目组设置一系列由父子共同完成的任务,父子俩在不熟悉的环境下状况百出。在节目里,虽然明星们面对镜头比较“注意形象”,但是中国传统的爸爸的形象还是跃然纸上,比如缺乏耐心、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脾气比较暴躁等,在中国很多家庭,爸爸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更像是一个符号,他们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大多由母亲照顾;而且爸爸本身的性别角色导致其无法像母亲那样细腻温柔地来照顾孩子。所以在很多小朋友的心中,父亲的角色都是严肃而有距离的,不像妈妈那样的亲近温暖。值得肯定的是,父亲参与儿童的成长对儿童的发展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因为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不同,父亲把儿童引向外在世界,不局限于亲密关系。父亲是向儿童呈现外在世界的关键性人物,他激起儿童对外界的兴趣,引导儿童对现实的观察。父亲在儿童面前起着行为榜样作用,影响着儿童的价值观念和态度。
  在当代家庭伦理和家庭责任的建构中,父亲必须积极参与且全过程在场。父亲不能只是威严和让子女敬而远之的形象,而应该与孩子经常性互动,既勇于表达爱又善于表达爱,应该是可亲可敬的坚毅自信的楷模。在一个理想类型的父亲的日程表中,孩子与职业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做一个好父亲是男人最重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论
  自古至今,各种各样的教育观念充斥着人们的脑袋,“严父慈母”、“狼爸虎妈”、“棍棒底下出孝子”以及过度溺爱等等,教育问题是摆在中国父母面前第一大问题,到底要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才是最科学或者是最值得去探寻的呢?亲子关系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亲子关系最核心的是爱,最有效的方式是多沟通,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父母和孩子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多尊重,才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于孩子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代替或者强加。关心、爱护和表扬要恰到好处,不能溺纵纵、批评、惩罚要具体到位,实事求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谨防苛刻。所谓严中有爱、娇而不纵,宽严有度、刚柔相济这样才能对儿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归因理论的视角x出发,通过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各要素和数学教学效果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详细探究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归因因素、学生的归因倾向并了解了学生归因倾向的途径,提出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等方面的思路与策略,最终目的是创设乐学和谐、积极向上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归因理论;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33.6 【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改善了过去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对于中职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学习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再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从而实现趣味教学法。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教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导学案模式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审批号:GS[2015]GHB0728。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1-02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它伴随着数学体验、数学交流、数学思考、数学运用的全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使数学回归于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评价目标未区分层次性;评价内容比较单一;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刻板。只要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心理学本质要求,就会使得思政课教学评价兼顾到共性方面和个性两个方面,最终使得到的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客观。  【关键词】思政课;评价;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结合传统节日,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节日.如: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中秋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中考化学命题特点决定了备考时要考虑的方方面面问題,从化学科知识技能的识记到学生应试技巧的掌握,再到应考心理的调治都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  【关键词】化学;中考备考;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52-02  新课改的中考命题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遵守“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采取
【摘要】如何提高现阶段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和方法,是新课改生物教学的根本之所在,我把近几年生物教学中自己探索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以便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效教学;手脑并用;引导法;做中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9-02  高效教学法是农村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
【摘要】在初中教育实践中,英语是十分重要的学科,但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深入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低效率成因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53-01  情境教學,顾名思义,主要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在为学生拓展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语文。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用身边所能利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中使用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