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dai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教育实践中,英语是十分重要的学科,但是,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的问题。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提升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本文在深入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低效率成因的基础上,较为详细的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50-02
  随着现代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强调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与针对性,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跨文化交际教学,可以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强化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实现现代教学目标。
  一、渗透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价值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师普遍不重视跨文化交际教学,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开展跨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营造初中英语学习情境,提升教学参与度与代入感,引导学生深入课堂教学体系,提升英语的实践英语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1]。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是现代初中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英语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改革进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未完全意识到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也尚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仍然采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这是造成初中英语教学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缺乏有效的英语实践训练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老师一般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方面,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关注。因此,由于考试一般都偏重于理论知识,所以老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理论知识的灌输和讲解方面。对于英语学科来说,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2]。因此,正确的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应该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既强调理论水平的提升,又重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英语知识。
  三、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形式,注重中外对比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要开展跨文化教学,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中英文化的对比教学。对于大多数初中生而言,由于接触社会较少,对于英美文化内容接触的更是不多,还没有形成自身的英语认知体系,但是由于耳濡目染,对于本土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举例来说,中国和欧美国家对于文化就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在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的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一课当中,就有关于如何制做奶昔,沙拉、面条、云南米线和Super chicken Sandwich 等内容,这是典型的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对比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本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学生热爱本土饮食文化的美好感情,同时进一步增加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
  (二)注重实践教学,强化教学实效
  初中英语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要想开展跨文化教学,应该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学生会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实际作用,并且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3]。举例来说,对于教学案例“Could I speak to you,please?”可以让学生扮演电话两端不同的人物,增加教学现实感。通过角色扮演和场景模式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三)创新评价体系,提升教学实效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需要设定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监督体系,以便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在原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上,针对现代初中英语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核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之中,改变以往的单纯以应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质量的标准[4]。另外,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学体系存在的缺陷,进而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造成初中英語教学低效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策略,有效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情境,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立新.关于初中英语课堂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J].英语广场(下旬刊),2014(4):159-160.
  [2]王培.论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6(45):94-95.
  [3]徐翠芬.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有效性教学略谈[J].学周刊,2016(5):176.
  [4]张丽.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6(34):181.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应着重对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学习中构成多种思维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人文气息和意义,让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3-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2-02  小学阶段是各种习惯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学习有条不紊的进行,有利于知识的习得,有利于学生学习独立性的养成。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述教育的根本宗旨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以为教育可以把学
期刊
【摘要】本文从归因理论的视角x出发,通过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各要素和数学教学效果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详细探究了影响学生学习的归因因素、学生的归因倾向并了解了学生归因倾向的途径,提出了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增强等方面的思路与策略,最终目的是创设乐学和谐、积极向上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归因理论;数学课堂;教学环境;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33.6 【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改善了过去数学教学枯燥无味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对于中职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学习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性,再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从而实现趣味教学法。  【关键词】中职生;数学教学;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导学案模式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成果之一,课题审批号:GS[2015]GHB0728。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1-02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它伴随着数学体验、数学交流、数学思考、数学运用的全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使数学回归于
【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思政课教学评价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评价目标未区分层次性;评价内容比较单一;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刻板。只要我们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心理学本质要求,就会使得思政课教学评价兼顾到共性方面和个性两个方面,最终使得到的教学评价更加全面、科学、客观。  【关键词】思政课;评价;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结合传统节日,了解世界文化,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节日.如:中国的春节(Spring Festival),中秋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中考化学命题特点决定了备考时要考虑的方方面面问題,从化学科知识技能的识记到学生应试技巧的掌握,再到应考心理的调治都要掌握好分寸和尺度。  【关键词】化学;中考备考;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52-02  新课改的中考命题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遵守“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采取
【摘要】如何提高现阶段农村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教学目的和方法,是新课改生物教学的根本之所在,我把近几年生物教学中自己探索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出来与同行交流,以便提高农村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效教学;手脑并用;引导法;做中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49-02  高效教学法是农村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