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力本位符合人类文化由原始社会的群体能力本位向奴隶社会的宗法血族本位,再向封建社会的权力本位再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钱本位,以及向知识经济社会的智能本位转移的发展趋势。
历史发展证明:重天命轻人力,重先天出身血统轻后天努力奋斗,重关系轻能力,是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的深层原因;重人的能力和人的后天努力奋斗,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严复、鲁迅、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明确指出,中国封建社会事事听天命,不知尽人力,这是近代中国之所以贫弱和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西方人事事靠人力,知道万事全靠人力做成,强调“力本位”,所以才富强起来。21世纪的竞争,是实力的对抗、智慧的较量、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对抗、较量没商量,民族的尊严来自于实力。实际上,当社会发展处于创业时期,更要求突出人的创新能力,因为创大业、攻破各种难关必须靠能力与智慧。
企业管理是人、财、物的管理,而人永远是财和物的支配者、组织者、创造者。文化在企业的主导地位集中体现了企业从上到下领导与员工的价值追求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换就本质上说是企业文化的转变(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办事方式),是工业经济管理的价值观向知识经济管理价值观的转换,就是从单一产品大规模生产的统一模式向人性化、多样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小规模服务方式转变。也是人们从物化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是看得见的东西有价值向看不见的东西有价值的观念认识上的转变。而这种以人的素质提高为中心的需求和推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精神面貌,因此它也就构成了一场现代管理的革命。“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的是人在组织中的立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然而,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人的智力与创造力将在未来知识经济与知识竞争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不仅是“人本管理”,还需要“能本管理”创新,以大力开发和利用人的智能与知识创新之源。
近年来,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上、创新上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均突出了“能本管理”。
美国摩托罗拉等企业实施“能本管理”战术,每年拔款10亿美金用于职工教育,用以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与能力。西门子、贝尔等一些企业均加强了企业教育学院建设,实行员工带薪上学并提供学杂费的鼓励措施。这些做法,使“能本管理”上到了一个新台阶,大大推进了企业向新经济转变,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近,海尔建立了海尔企业大学,加速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能力和人才培养,走到了“能本管理”的前列。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成为“能本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知识工作的定义是:利用知识与技术提高生产率,使知识具有生产性、生产力特点,从而对管理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管理活动参与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工作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经济时代条件下的知识工作,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管理活动参与过程。这一时期,知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产品,即知识工作的一切目标都是围绕着知识的创新服务的。所以,新的知识工作的概念应是指对知识的学习、利用和创造发展新知识的活动。
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此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适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们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发展道路。只有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和谐统一。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当然企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增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如:目前已经出现的股权激励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的一种尝试。股权使得员工把自己的创新活动看成是一笔客观的投资,因而更能激发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趋向。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式,体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只会碰壁,也难以奏效,因而需对知识型员工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团结的组织氛围,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使信息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多渠道、全方位沟通,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决策,而非被动地接受指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如分散化管理。在信息经济时代,分散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管理趋势。在组织中拥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拥有较多的信息,即信息的不对称。企业为谋求决策的科学性,应当获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雇员进行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企业决策实施的成效。“分散化管理”,将是信息经济时代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
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以人的能力为本是更高层次和意义的以人为本,能本管理也是更高阶段、更高层次和更高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新发展。认识“能本管理”的新思想,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与深远意义。
历史发展证明:重天命轻人力,重先天出身血统轻后天努力奋斗,重关系轻能力,是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的深层原因;重人的能力和人的后天努力奋斗,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严复、鲁迅、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明确指出,中国封建社会事事听天命,不知尽人力,这是近代中国之所以贫弱和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西方人事事靠人力,知道万事全靠人力做成,强调“力本位”,所以才富强起来。21世纪的竞争,是实力的对抗、智慧的较量、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对抗、较量没商量,民族的尊严来自于实力。实际上,当社会发展处于创业时期,更要求突出人的创新能力,因为创大业、攻破各种难关必须靠能力与智慧。
企业管理是人、财、物的管理,而人永远是财和物的支配者、组织者、创造者。文化在企业的主导地位集中体现了企业从上到下领导与员工的价值追求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转换就本质上说是企业文化的转变(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办事方式),是工业经济管理的价值观向知识经济管理价值观的转换,就是从单一产品大规模生产的统一模式向人性化、多样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小规模服务方式转变。也是人们从物化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是看得见的东西有价值向看不见的东西有价值的观念认识上的转变。而这种以人的素质提高为中心的需求和推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精神面貌,因此它也就构成了一场现代管理的革命。“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理念,它强调的是人在组织中的立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进而强调要围绕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管理活动。然而,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人的智力与创造力将在未来知识经济与知识竞争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不仅是“人本管理”,还需要“能本管理”创新,以大力开发和利用人的智能与知识创新之源。
近年来,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上、创新上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均突出了“能本管理”。
美国摩托罗拉等企业实施“能本管理”战术,每年拔款10亿美金用于职工教育,用以提升企业员工的技术与能力。西门子、贝尔等一些企业均加强了企业教育学院建设,实行员工带薪上学并提供学杂费的鼓励措施。这些做法,使“能本管理”上到了一个新台阶,大大推进了企业向新经济转变,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近,海尔建立了海尔企业大学,加速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能力和人才培养,走到了“能本管理”的前列。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成为“能本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对知识工作的定义是:利用知识与技术提高生产率,使知识具有生产性、生产力特点,从而对管理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知识管理活动参与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工作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经济时代条件下的知识工作,是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经营管理活动参与过程。这一时期,知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学习新知识、创造新产品,即知识工作的一切目标都是围绕着知识的创新服务的。所以,新的知识工作的概念应是指对知识的学习、利用和创造发展新知识的活动。
知识型员工是指,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知识型员工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特点。此外,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主要是一种思维性活动,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往往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有所适应,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之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高于其动手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不懈地追求,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他们对组织目标实现的追求,当员工感到自己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高级打工仔”时,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就会大大降低。因此,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发展道路。只有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前途时,他才有更大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和谐统一。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机会空间。当然企业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增强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如:目前已经出现的股权激励就是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的一种尝试。股权使得员工把自己的创新活动看成是一笔客观的投资,因而更能激发其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趋向。股权激励是一种可行的激励方式,体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员工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前景紧紧捆绑在一起。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只会碰壁,也难以奏效,因而需对知识型员工实行特殊的宽松管理,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团结的组织氛围,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使信息能够真正有效地得到多渠道、全方位沟通,使员工能够积极地参与决策,而非被动地接受指令,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如分散化管理。在信息经济时代,分散化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管理趋势。在组织中拥有较高职位的管理人员并不一定拥有较多的信息,即信息的不对称。企业为谋求决策的科学性,应当获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定期与雇员进行评价与探讨,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保证企业决策实施的成效。“分散化管理”,将是信息经济时代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
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是人本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能力,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以人的能力为本是更高层次和意义的以人为本,能本管理也是更高阶段、更高层次和更高意义上的人本管理,是人本管理的新发展。认识“能本管理”的新思想,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与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