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yovue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討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一年内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n=15),一组是对照组(n=15)。对照组早产儿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收集两组早产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减少早产儿不良反应的出现。
  关键字:家庭参与式护理;早产儿护理;应用效果
  前言
  早产儿胎龄在37周以下,出生后身体各项器官发育并不完全,通常需要在重症监护室度过一段时间[1]。在此期间对早产儿的护理工作均有医院护理人员实施,在早产儿出院前,家属很少有机会能够亲自照料自己的宝宝,导致早产儿出院后缺少专业的照顾,不利于其生长发育[2]。为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对早产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因此本文主要目的为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一年内在我院收治的早产儿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早产儿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两组早产儿胎龄均为28~32周。实验组早产儿男6例,女9例,体重为0.77-2.20kg,平均体重为(1.39±0.53)kg;对照组早产儿男7例,女8例,体重为0.80-2.12kg,平均体重为(1.34±0.59)kg。对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所有操作均有护理人员实施,无家属参与。
  1.2.2实验组
  (1)安排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早产儿家属进行一对一或集体健康知识宣讲教育,向早产儿家属说明对早产儿而言家庭参与式护理的重要性,对早产儿父母进行专业培训,借助视频演示日常护理技能的培训。
  (2)早产儿入院1~2天向家长阐述与足月儿的生理区别、七步洗手法、换尿布以及更衣等操作,指导母亲正确喂养;入院3~4 天后向家长阐明早产儿的并发症预防并提供对症营养支持,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技巧,鼓励家长早期与早产儿进行语言交流;入院5~6 天,向家长阐述早产儿的康复护理知识,对早产儿面部、胸部、腹部以及四肢等部位进行按揉,使早产儿放松后再进行喂养。护理过程中家长接受护理人员的指导,指导早产儿出院。
  (3)早产儿出院后,医院派遣专职护士行家庭访视,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3个月内再次每月行病情随访,根据实际情况及家长认知,行再次指导措施。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需对比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和t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两组早产儿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为(34.21±2.73),对照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为(48.31±6.48),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7.766,P=0.001<0.05)。
  2.1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3±1.83)分,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2.52±1.34)分,实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7.242,P=0.001<0.05)。
  3 讨论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大部分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身长较小,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与足月新生儿相比较差[3]。未足月的早产儿由于皮肤薄嫩,自我体温调节能力差且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低,极易出现感染、寒冷损伤、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生命安全时刻受到威胁。因此,为保障早产儿生命安全,需对其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
  常规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均有护理人员完成,家属在此过程中缺乏存在感,导致其护理能力较差,早产儿在出院后得不到良好的护理,使得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为此,需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来提高家属对早产儿护理的参与感,既能培养与早产儿之间的感情,还可在护理过程中学到专业的护理技巧,为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工作提供了保障。经过护理,实验组早产儿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同时其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家庭参与式护理可在早产儿护理过程中,增加家长与宝宝的情感互动,增进感情,同时还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向希盈, 高翔羽, 高喜容,等.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随访影响的多中心群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0, 35(06):435-438.
  [2]黄晓. 家庭参与式护理促进早产儿母婴身心健康的研究进展[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 27(6):3.
  [3]鲁春燕.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家庭保健, 2019, 000(023):17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针对消化内镜中心接收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100例,同时对这100例患者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法分成两个组别,其中一组仅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并将该组设定为常规组,该组有50例患者,另外一组则针对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将这组设定为研究组,该组同样有50例患者;并
摘要:目的:分析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我院就诊的焦虑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进行对比研究(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护理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亲情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量表评分无太大差异,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的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心内科行介入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连续性护理,观察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出院时两组CSM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半年时研究组CS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可进行对比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健康宣教联合个性化护理在颌骨囊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1年2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颌骨囊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分为研究组(n=46)和对比组(n=46),在对比组患者中实施传统护理,在研究组患者中实施口腔健康宣教联合个性化护理,分析比对不同组别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进食、睡眠、情绪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高于对比组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层级护理管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层级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护士
目的 分析临床症状对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手术方案选择的影响及疗效评估.方法 回顾1996年5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例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女23例,男12例.平均年龄59.1岁(45 ~74岁).收录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查体以及术前术后不同阶段影像资料.分别于术后1周,3、6个月,1年及其后每年1次随访.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全部患者分为3组:A组,单纯减压;B组,责任节段减压伴短节段融
摘要:目的:分析干预式护理在白血病儿童甲氨蝶呤化疗性口腔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白血病儿童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50)和干预组(n=50 ),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干预式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口腔炎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干预前状况较差,干预后发生了较为良好的改正。结论:干预式护理对白血病儿童甲氨蝶呤化疗性口腔炎患儿口腔康
摘要: 目的 本文研究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护理的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本文选取2020年6月-12月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卫生院收治的8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例作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结果 心力衰竭这一病症一般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病急,主要是因为各种心脏病引起的
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甲状腺手术病患86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VAS评分,研究组(4.05±1.57)分,比对照组(5.97±1.68)分低,P<0.05。针对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18.21±2.49)h、(5.42±1.01)d,比
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用于外科手术的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院接诊外科手术病患9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2.15±0.73)d、(4.12±1.05)d、(6.95±1.24)d,比对照组(3.68±0.92)d、(6.98±1.34)d、(8.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