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漫看日本人的教育观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亚洲流淌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一直是亘古不变的一个重要话题,它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要靠知识,靠人才。而知识不是立即就能得到的,人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出来,因此教育在国家的建设发展中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的经济强国,科技和文化水平高度发达,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但若要获得更长足的发展,改革和发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关鍵词:教育观;《魔卡少女樱》;动漫;对比分析
  日本是世界动漫大国,其动漫的发展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又独具本土特色。而近年来日本动漫的发展更是充满了创新力,动漫已然成为日本的重要产业。动漫的题材丰富多彩,其中校园青春题材占很大比重,其内容很多都反映出了日本学校与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理念。本文就是通过对日本经典动漫《魔卡少女樱》中主人公的校园和家庭生活的分析研究来探讨日本社会的教育观,并与中国当今社会的教育观念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思考中国的教育观存在哪些利弊,为今后中国教育观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日本社会的主要教育观
  (一)日本教育观的起源与发展
  日本古代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大化革新时期,奈良和平安时期,镰仓至战国时期,江户时期这几个阶段。
  大化革新时期儒学由我国传入日本,宫廷中设立起私学,日本开始形成有一定组织形式的教育。到了552年佛教和佛经传入日本,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融合起来,极大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自大化革新后,日本逐渐建立起封建的社会制度,到了奈良时期,中日两国的交往更加密切频繁,遣唐使出现。这一时期的日本在唐朝文化的影响下,文化艺术事业有了空前绝后的发展,佛教日益昌盛。
  到了镰仓幕府末期,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由于皇室、贵族、寺院僧侣上层以及幕府内部等各方势力的政治割据斗争形势的影响,汉学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以武士道精神为思想核心的武士教育和寺院教育,教育场所也主要在家庭或寺院。由于武士道精神重武轻文,这一时期日本的文化发展水平较前代有所降低。
  明治维新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总目标。这与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一思想也成为我国近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二)日本人的教育理念
  日本当今社会的教育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日本非常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在日本很多动漫里都有这样的情节:家人出门和回家时要说“我出门了”“我回来了”,而在餐桌上吃饭前要先说“我开动了”,吃完饭后要表示对父母的感谢,从这些细节不难看出日本人对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视。
  第二,日本也非常重视孩子的自立教育。在日本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是自己一个房间,自己睡,自己起床,自己整理书包和内务。而我曾在国内的小学实习过一段时间,听过最多的话就是“妈妈今天叫我起晚了”“姥姥没有帮我把书放进书包”,从这一点来看,日本对孩子的自立教育真的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
  第三,在日本不论家庭还是学校都十分重视孩子创新意识的培养,经常带孩子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区别于我国大多数学校的语数外为主的课程设置,日本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多元化,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
  总体来说日本实行的“素质教育”比我们国家成功得多。
  二、由《魔卡少女樱》反映出的日本人的教育观
  (一)动漫《魔卡少女樱》的简介
  漫画《魔卡少女樱》是CLAMP在杂志《好朋友》上连载的魔法少女漫画作品,作品亦改编为同名电视动画、动画电影。主要讲述了小主人公木之本樱,是就读于友枝小学的四年级学生,与父亲和哥哥一起生活。一天,小樱在父亲的书房发现一本奇怪的书。那本书中是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的“库洛牌”!为了回收散布各处的库洛牌,小樱成为了“魔卡捕获者”和她的好朋友知世、小可和来自中国的小狼不断奋斗和成长的故事。
  (二)《魔卡少女樱》反映出的日本人的教育观
  由于主人公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动漫中有很多小樱和她的朋友在学校和家庭生活的片段。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我始终记忆犹新,就是小樱和她的同学在学校一起上家政课,在课堂上小樱和其他同学学习制作了简单的松饼并拿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那时的我还在上初中,学校的课程就是“语数外政史地物化”这些每天连轴转。当这样的我看到小樱和她同学开心地在一起制作松饼,心里抑制不住地升腾起深深的羡慕,同样作为学生,那时的主人公小樱还有许多地方都令我向往不已。例如,小樱可以每天穿着轮滑鞋去上学,可以独自和朋友去郊游,参观海洋馆,这是当时作为初中生的我都不敢想的事,可是四年级的小樱可以做到。但那时也只是单纯的艳羡。等到我进入大学选择了日语专业之后,对日本的各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再想起年少时看的动漫,却有了更多的思考。其实《魔卡少女樱》中的很多片段都反映出日本社会的教育观。
  首先说日本学校注重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均衡发展,这从日本学校的课程设置就可以看出来,不是单一的“语数外”等所谓的主科而是一种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在日本学校的体育课老师会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例如排球、跳马、篮球等,多种多样。而我们国内的大部分学校就是老师带着学生跑两圈然后自由活动,这时候学生们多数选择坐在操场上聊天,这就很难达到让孩子们强身健体的目的。
  再来说日本家庭的教育理念。在家里,小樱是与哥哥和爸爸一起生活,而家里的家务是由他们三个人共同分担的。每人一天,如果家里哪位成员临时有事可以与其他成员换一天班,但是不可以偷懒躲过去。这说明日本的家长不会对孩子溺爱,不会因为年龄的差距就特殊对待,让孩子很早明白负责任的意义,让孩子很早就可以独立起来。并且我在上文中也提到日本很注重孩子的礼仪教育,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在影片中小樱的哥哥是一名高中生,他通过各种兼职来赚取自己的零花钱,这与我国的大部分传统家庭是有很大区别的。我国家庭的家长对孩子往往过于溺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而且在我国高中正是我们学习任务最重的时候,空暇的时间全部用来做各种卷子,而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基本是衣食住行,无微不至,甚至很多孩子到上大学之前都没有做过家务,也没有独自出过远门,直至升入大学才开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三、中国教育观与日本教育观的差异
  在文章前面我也提出过,相比中国教育,日本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在很多年前我国就已经了解到,在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要自己的书包自己背,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引导孩子渐渐培养起独立自主的意识,让孩子很早就明白责任和担当。而在我国,有很多家庭的孩子即使是念大学也是全家出动,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帮忙拎包,报到,找宿舍,学生本人反而无所事事。另外,与中国相比日本也更注重孩子身体素质的增强。对比中国教育,在学校很多体育课老师都是敷衍了事,甚至很多所谓“语数外”的主科老师也会以考试成绩为由占用学生们的各种副科时间,甚至升到高中“音体美”这些副科直接就被取缔了,成为课程表上好看的“摆设”。虽然平时也会强调生活中的基本礼仪,但是更加注重书本知识的习得,“文凭才是社会的敲门砖”依然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而在日本,让孩子学会生活才是学校的教育目标,所以学校更致力于教育孩子基本的礼仪与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有些幼儿园似乎完全没有对孩子们的知识教育做过高的要求,孩子们没有课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完全没有数学、绘画、音乐这些项目,他们的教育内容就是让孩子们学会“笑”,学会说“谢谢”等基本礼仪。
  日本也比中国重视孩子的实践能力。就像我上文中提到的在日本小学教育中特别设置了家政课和很多其他的实践课,教学生做松饼,种植植物,观察动物的习性并写观察日记,甚至让孩子自己安装笔记本电脑,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技能,感悟生活。同时日本也很注重课堂之外的教育,记得在看动漫的时候还有一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日本的大多数学校还会举行学园祭,以班级为单位制定主题,例如恐怖屋和咖啡厅,到时会邀请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来参加;也会组织学生们一起去郊游,参加毕业旅行,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意识,锻炼了孩子们的统筹规划能力。
  此外,日本也很重视孩子们防灾抗险教育,学校定期就会进行防灾抗险的演习,这与日本多地震火山的地理生存环境有着直接关系。而我国由2008年的汶川地震开始才真正意识到防灾抗险的重要性,在对培养孩子防灾抗险的意识方面依然薄弱。
  四、通过与日本教育观的对比,对我国教育观的思考
  虽然我国自普及义务教育以来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通过上文中与日本教育观念的对比研究,因国情和社会形势的不同,我国教育理念尚有很多有待改进之处:一是经济发展与教育目标的契合不明显;二是对孩子的道德、礼仪教育相对薄弱,我国是礼仪之邦,灿烂的礼仪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流淌了千年,理应被学习和铭记;三是素质教育落实力度不够,小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社会创造力低下。虽然我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社会风气依然还是注重成绩,素质教育的成果并不显著。针对以上三点,现阶段我国教育理念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需着重强调教育乃是整个社会的需求,将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挂钩,突出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孩子真正轻松快乐起来,也让孩子真正独立起来,成长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五、结语
  从上文中我分析的种种中日两国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的差异不难看出:一种是以社会需求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种是以孩子本身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所以这其中的差异表现林林总总都刚好凸显了中国的弱势和日本的优势。毛主席曾说:“孩子是八九点钟的太阳。”邓小平爷爷也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可如今我们的“太阳”并没有焕发出他应有的朝气,我们的“娃娃教育”也过于死板和“功利”。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我崇洋媚外的为了鼓吹日本的教育有多好多先进,而是希望可以为了祖国教育未来更好更长足的发展,尽一点我的绵薄之力。希望我们的素质教育可以真正大力地实行起来,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真正轻松快乐地焕发出属于他们独特的蓬勃朝气。
  参考文献:
  [1]橋本健夫,南部广芳.日本教师教育的现状和挑战[J].北京教育(著教版),2007,(10):16-17.
  [2]关松林.日本大学考试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J].日本问题研究,1997,(01):65-69.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外语系
其他文献
摘 要:儿童作为设计目标对象的特殊人群,儿童的相关设计都旨在以儿童的心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为基本出发点,达到儿童健康愉悦地成长目标。那么,儿童家具的设计也不例外。通过对国内外儿童家具设计现状的分析,以2016年Circu儿童家具设计为例,探析儿童家具造型、材料、色彩设计的趣味性,旨在阐示儿童家具设计应着重体现对于儿童心理趣味、智力趣味的关爱,才能更有效地展现儿童家具的独特生命力,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期刊
摘 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艺术自发地发展并壮大起来,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作品的诞生又不完全是照搬生活的产物,艺术作品更像是一种现实与艺术的折中融合。这种折中融合的方式赋予艺术作品更加打动人心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建立在情感与社会生活之上又用艺术的手段加以加工和改造之后的艺术作品,是与时俱进的艺术作品,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新
期刊
摘 要:植物在商业空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商业空间中植物种类的分析,认识植物在室内外垂直空间上的运用方法,并结合商业空间垂直绿化的功能分析探讨出植物在商业空间中的多样性表现,结合合肥1912历史街区案例分析论证植物多样性对商业空间的影响。  关键词:商业空间;植物多样性;墙体绿化  一、引言  城市化促进了现代商业的快速发展,商业活动为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消费驱动力。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
期刊
摘 要:古风音乐是21世纪新出现的一种音乐风格,是当下比较受年轻人推崇的音乐种类。其不同于摇滚音乐的金属感和古典音乐的厚重感,自有独特的中国式美感。而网络游戏也逐渐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其中近几年迅速发展火热的古风网游《剑侠情缘》,因其精美的画面、宏伟的场景和具有中国风的背景音乐而闻名。《剑侠情缘》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背景音乐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古风音乐;网络游戏;中国风;民族器乐;《剑侠情
期刊
摘 要:婚事乃喜事,喜事即婚事,这是古今中外的共识。然而在我国的土家族的婚嫁中,哭声却成为了主流。看似纷繁复杂的土家族婚嫁过程,却饱含了多少民族文化特有的气息。  关键词:以歌为媒;媒人;访亲;议婚;哭嫁  一、以歌为媒到访亲议亲  “改土归流”之前,土家族儿女的婚姻大事是自由的,也是自己作主的。土家族后生和姑娘到了十五六岁,便开始以山歌(即情歌)为媒,吐露情思,挑选伴侣。流传至今的不少山歌就反映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之下,影视插曲的英译尤其是国产古装剧插曲的英译则显得有点边缘化,关于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也稍显不足。本文将以古装剧《琅琊榜》海外版的插曲《红颜旧》为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入手,试图探讨国产古装剧插曲英译的特点和翻译策略,力求推动该议题研究,促进国产古装影片歌词字幕英译的发展。  关键词:国产古装剧;琅琊榜;红颜旧;顺应论 
期刊
摘 要:从建国以来,出镜新闻播音主持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语态样态模式。新形势的变化,为当今时代电视新闻主持趣味性样式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文章主要以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主播朱广权为例,对当今时代新闻主播趣味性播音优缺点与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闻播音主持;趣味性  一、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概览  (一)电视新闻播音主持  对电视播音主持的研究,从吴郁《播音学简明教程》[1],到张颂《朗读
期刊
摘 要: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是当代乡土文学代表,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生活变化为依据,对我国农村发展与变革进行叙述。基于此,结合《湖光山色》小说故事梗概内容,着重从小说人物设定、写作背景、小说结构以及主题思想几方面,对小说内涵中的家园的想象与守望方面进行剖析,以达到深刻解析小说主题,彰显生活与理想之间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家园的想象与守望;周大新;《湖光山色》  文学作品是社会物质结构、状
期刊
摘 要:史家论曰:“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宋有范仲淹,无愧乎此。”范仲淹以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和诚心;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忧后乐精神和忧患意识;以为政期间为国为民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而彪炳史册。范仲淹可谓是忧患意识的优秀代表,其忧患精神之中包含了担当精神、进取精神和人文精神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范仲淹;忧患意识;
期刊
摘 要: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两者互为补助、相辅相成。科学使艺术创新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艺术为科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科学和艺术发展。科学是研究普遍性的真理,而真理又是和谐的,和谐便是美的,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科学最高的境界便是艺术的。  关键词:科学;艺术;理性思维;感性思维;创造力  科学和艺术有着共同基础,那便是创造力。只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手法,去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