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Pilon骨折23例疗效回顾分析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tin65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Pilon骨折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胫骨Pilon骨折2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中医撬拨复位2组,其中有限切开复位组15例,中医撬拨复位8例。平均随访1.2年(7个月至2年半),对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其中有限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84.7%,中医撬拨复位优良率为57%,治疗效果优良率平均75.1%,有限切开复位复位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良高于中医撬拨复位组。术后并发症有浅表感染3例,创口裂开皮肤坏死延期愈合0例,中医撬拨复位组骨延迟愈合2例,创伤性关节炎3例。[结论]影响Pilon骨折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是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复位质量。I型骨折两种治疗方法复位均满意;Ⅱ、Ⅲ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能获得优良疗效,Ⅳ型骨折两种治疗方法均难以达到解剖复位,部分Ⅳ型骨折伴软组织严重损伤者宜选择外固定器治疗。
  【关键词】 Pilon骨折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 中医撬拨复位
  Pilon骨折一词首先是由Destot 1911 年用来描述胫骨下端累计关节面的压缩骨折,Pilon 是法语锤子的意思,而这个“锤子”指的就是距骨。Pilon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但治疗难度较高,且并发症较多。对这类损伤早在1911年Destet 就有认识,长期以来报告的处理方法颇多,包括: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跟骨牵引外固定、经皮穿针或小切口拉力螺钉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初期关节融合甚至截肢。然而,临床处理方法不一,治疗棘手,并发症多,病废率高,至今仍是骨科极具挑战性难题之一。笔者回顾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胫骨Pilon骨折2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中医撬拨复位2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推荐了一些治疗原则。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中,I型骨折例共计8例,Ⅱ、Ⅲ型骨折15例,Ⅳ型骨折伴软组织严重损伤者0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9.4岁。伤因:坠落伤15例,交通伤8例.全部患者获得上踝正恻位、左右斜位X线片检查,伤侧CT扫描21例,其中三维重建14例。
  1.2 骨折分型
  笔者根据胫骨骨折粉碎、移位程度及胫骨下关节面嵌压面积,将骨折分为4型,I型:劈裂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关节面嵌压面积<1/5,8例;Ⅱ型:大块骨折明显移位,关节面嵌压面积<1/5~1/4,7例;Ⅲ型:粉碎骨折移位嵌压,干骺端缺损,关节面嵌压1/4~1/3,8例;Ⅳ型:严重粉碎型骨折,关节面嵌压≥1/3,24例。
  1.3 治疗方法
  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15例,行关节面精确复位重建,用钢板螺钉、克氏针、钢丝及可吸收螺钉可靠地内固定,植骨11例。彻底冲洗关节腔,修复关节囊及韧带,负压引流。中医撬拨复位治疗方法组8例。
  1.4 复位质量与疗效评价
  骨折撬拨复位后摄X线片,CT检查,依据踝关节移位程度,距骨移位倾斜,踝穴间隙,将骨折复位质量分为优、良、可、差;最终随访客观、主观评价治疗效果分优、良、可、差。客观评价:优者踝关节、跟距关节活动不少于健侧75%,胫距关节正常,无胫骨短缩,踝关节无肿胀,足旋前旋后正常,无马蹄内翻和仰趾外翻畸形。良者踝关节、跟距关节活动度为健侧50%-75%,胫距关节正常、胫骨无短缩,踝轻微慢性肿胀,足旋前旋后正常,无马蹄内翻和仰趾外翻畸形。尚可踝关节、跟距关节活动度是健侧的25%-50%,足内翻外翻或反屈<5°,胫骨短缩<1.0cm,踝关节中度肿胀,足旋前旋后中度受限,无马蹄内翻和仰趾外翻畸形。差着踝关节、跟距关节活动度为健侧25%或0°,外翻内翻成角>5°或反屈畸形,胫骨短缩>1.0cm,踝肿胀严重,旋前旋后活动明显受限,马蹄内翻、仰趾外翻畸形。主观评价:优者无痛,恢复受伤前工作,继续正常工作,行走不受限,不用止痛药,无跛行。良者激烈运动后轻微疼痛,恢复伤前工作,承担轻微缓和的文娱活动,不用止痛药,行走不受限,不跛行。尚可者正常工作时稍有疼痛,需调换工作,活动明显改变,行走受限,不用麻醉止痛是疼痛,跛行。差者意味着病人每步都疼痛,不能工作,行走严重受限,需麻醉止痛,跛行。
  1.5 资料分析
  采用SAS8.1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随机设计的卡房检验或确切概率法。不同等级资料间的率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 趋势检验。所有的检验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平a=0.05
  2 结果
  基于骨折类型、治疗方法、复位质量,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胫骨Pilon骨折23例,根据治疗方法分成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和中医撬拨复位2组,其中有限切开复位组15例,中医撬拨复位8例。平均随访1.2年(7个月至2年半),对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客观评价总优良率为75.1%,其中有限切开复位组优良率为84.7%,中医撬拨复位优良率为57%(P<0.01)。主观评价总优良率为78.9%(P<0.01)。较中医撬拨复位组而言,有限切开复位固定组明显高于中医撬拨复位组。
  3 讨论
  Pilon骨折是强大暴力引起胫骨远端粉碎移位、关节面的嵌压,常伴有腓骨远端骨折,踝部软组织严重损伤,对这类损伤无论何种方法治疗都有很多的并发症。术后感染率的发生,可能与骨折的类型及合并软组织损伤的程度相关。也可能与内固定手术者技术、内固定方法、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关。手术入路对皮肤软组织的血液供应是潜在的医源性损伤。患者是否适合切开内固定,以及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应该认真选择。
  4 推荐治疗方法
  I型骨折移位嵌压轻,除开放骨折外,尽可能采用中医撬拨复位闭合治疗。Ⅱ型骨折明显移位嵌压,切开复位和中医撬拨复位,均能提高复位质量,提高临床治疗优良率。Ⅲ型骨折粉碎关节面嵌压,几乎全部需要支持钢板和植骨,关节面重建,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能获得优良疗效。中医撬拨复位效果较差,容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可能。Ⅳ型关节面严重嵌压甚至游离,往往伴有踝部软组织严重损伤,无论何种方法早期均难达到解剖复位,少数患者选择内固定,早期清创使污染伤口变成清洁伤口,配合抗生素、外固定治疗、随之软组织修复,创造条件最后内固定;多数可选择跟骨牵引外固定、经皮穿针或小切口拉力螺钉固定、经皮穿针或小切口拉力螺钉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可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黄洪、杨立民、刘富华.踝关节爆裂性骨折(Pilon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6:543-551.
  [2]黄洪,储辉,邹吉林.胫骨Pilon骨折胫骨关节面重建[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10:845-846.
  [3]季滢瑶,胡广,林昌孝.手术治疗Pilon骨折82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3:243-244.
  [4]张健,王满宜,龚晓峰.后外侧入路治疗后方Pilon骨折[J].中国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4):16-19.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64排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既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50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对其分別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及64排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后,以冠状动脉造影为诊断“金”标准,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并探寻64排多层螺旋CT应用价值。结果:50例疑似冠状动脉
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为我们提供了解读林译小说“增减改”翻译策略的新视角。以读者关照为主旨,从文化视野、文学视野的角度举例论证林译小说中的部分有意“误译”本质是
目的:研究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治疗的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综合
【摘 要】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收治的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疗法。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疗效和心电图表现明显优于对比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中西医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医学界对该疾病的治疗进行了大力的探索,本
清代文献浩繁,不少曲家剧作资料十分琐碎,导致今人对其基本的时代、生平等情况不甚明了,制约了宏观整体地研究清代戏曲。从各类文献中爬梳排比,对李玠、王学渟、周良劭、张韶
人权与主权关系理论在不断演变,从开始的“主权高于人权论”转变为“人权高于主权论”,再发展至“人权和主权平等保护论”,都对人权的保护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权保护也逐渐由
从行业背景高校校长和交通运输工程专家的视角,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重庆交通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后,新形势下行业背景高校
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是促进政府强化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以公众评议政府的社会评议制为实践基础,通过对其科学扬弃而构建的党委、人大和公众“三位一体”的政府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详细分析其临床特点,通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选取的7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患者共分离出7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51株(66.2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6株(33.77%)甲
【摘 要】 目的:探讨以湿性敷料治疗皮肤II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9月-2015年9月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II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创面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24例,患者以湿性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22例,患者以纱布覆盖创面,比较两种创面处理方法下患者的疼痛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治疗后6-15天,平均愈合时间(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