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bFG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44526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bFGF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方法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收集6例因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骨髓,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hBMSCs,流式细胞术分析评估其纯度。选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实验组用含10 ng/ml bFGF的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用常规F12培养基培养;培养第1、3、5、7天,CCK8检测hBMSCs增殖能力并制作细胞生长曲线图;实验组bFGF连续培养72 h后进行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其衰老状况,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Real-time PCR检测干性基因Nanog、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CDK2和CDK4的相对表达量;数据采用非配对t检验或者ANOVASNK)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组hBMSCs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bFGF连续培养72 h后,细胞衰老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72.67%)明显低于对照组(81.69%),而S期比例增高,二者分别为11.94%和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衰老细胞比例[(19.64±1.47)%]较对照组[(60.8±0.73)%]明显减少(P<0.05)。Real-time PCR检测显示实验组干性基因Nanog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D1、CDK2、CDK4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FGF能上调干性基因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进展,延缓细胞衰老,且不改变细胞的免疫表型。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肝癌中的关键基因,并预测其在肝癌发生中的潜在分子机制及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3个肝癌微阵列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并取其交集。利用DAVID数据库对18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DEG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及筛选关键基因。利用GEPIA、GSCALite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耐奥沙利铂(L-OHP)的结肠癌细胞株HT-29/L-OHP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结肠癌细胞株HT-29、耐药细胞株HT-29/L-OHP。噻唑蓝(MTT)法检测0~72 h细胞活性。以5 μmol/L的薯蓣皂苷处理细胞后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4295靶向调控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到2020年4月经手术切除的120例脑胶质瘤及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4295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在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建立miR-4295沉默细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渐进性变性死亡从而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受损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帕金森病的治疗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但两种方法均有效果的局限及治疗的不良反应,且无法达到根治。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可在损伤组织内进行神经再生与修复,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深入探索各类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应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有望为该病带来治愈的希望。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在腺性肥大乳房乳腺组织和上皮细胞中的定位和表达,探讨其在腺性乳房肥大症病因学上的意义。方法对10例腺性乳房肥大症患者和正常体积乳房乳腺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IFHC)对乳腺组织的病理学特点进行观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及细胞中ERα蛋白的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ERα表达
目的观察炎症环境下微小RNA(miRNA,miR)-613在CHON-001细胞中的变化及其对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CHON-1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研究分实验1、2,实验1分为白细胞介素(IL)-1β刺激前0 h组、刺激后3 h组、6 h组、12 h组及24 h组,各组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CHON-001细胞内miR-613的表达。实验2分对照组(不做任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是PD治疗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该药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以舞蹈样动作为主的运动障碍,即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LID的认识尚不完全,人们认为其发生发展与患者固有的黑质纹状体病变及后期药物的脉冲式刺激有关,涉及多种神经信号通路与脑网络电生理活动的改变,且不同类型的LID发生机制也存在差异。目前对LID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8月-2017年2月,对41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即刻或二期应用游离联体双侧血管蒂DIEP行乳房重建,患者年龄27~49(34.5±2.7)岁。22例为一期乳腺癌术中即刻乳房再造,19例为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术后规律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本组共切取移植41例游离双侧血管蒂DIEP,包括12例外
目的探讨削薄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LTP)修复手部外伤术后瘢痕挛缩畸形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3月至2019年8月,应用削薄ALTP修复手部外伤术后挛缩瘢痕12例。先行手部挛缩瘢痕组织彻底切除,恢复手部正常的骨性结构及力线,手部缺损创面为5.0 cm×6.0 cm~8.0 cm×10.0 cm;遗留创面于大腿外侧设计ALTP修复,皮瓣I期显微修薄,皮瓣均不携带阔筋膜。供区直接拉
目的探讨臂丛多节段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臂丛多节段损伤患者2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d~7个月。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受伤情况、手术方式等,采用肌力分级标准对术后进行评价及疗效分析。结果24例均获得持续随访时间3.1~7.2(平均4.3)年,机器牵拉伤占比最高58.3%;83.3%有合并伤,合并同侧肢体骨折达62.5%;多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