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那么如何在40分钟的一节课中,既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增长能力的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师生共赢呢?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结合《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并查找了相关高效美术教学的书籍资料。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我认真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制定出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在2012年5月,我参加了“高效课堂青年教师大赛”活动,进行了一堂展示课——小学美术一年级《好吃的水果》。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
  教师出示小猴子。
  师:这只小猴子叫甜甜。甜甜特别勤劳,它种植了一处果园。今年果园大丰收。(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简笔画水果造型)
  生:……
  师:“甜甜”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水果,(教师出示水果实物)今天我们就来仔细感受一番这些“好吃的水果”。
  【教学思路:神秘嘉宾的出现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直观感知是获得对事物印象认知的有效途径。同时创设水果果园的情境,通过直观的欣赏,让学生对物体的形状初步形成表象,为学习新课打下基础。】
  二、教授部分
  1. 初步感知
  师:你喜欢哪种水果?为什么?
  生:……
  师:那你能用语文课学的知识,如用“……像……”来描述一下你喜欢的水果吗?
  师:我最喜欢苹果,它圆圆的,有红有绿,特别是粉里透着红的,像同学们红扑扑的小脸蛋。
  生:我喜欢……
  2. 深入观察
  (1)游戏:猜一猜。
  师:课件出示谜语。
  A.身穿黄衣裳,弯弯像月亮,撕开黄外衣,肉白甜又蜜。
  B.皮儿有红又有黄,身子圆圆好模样,连皮带肉一起吃,味道甜甜有营养。
  生:香蕉、苹果。
  师:谜语里从哪些方面描述这种水果的?
  生:形状、颜色、味道……
  (2)课件展示水果。
  师:我们来欣赏图片,谁能够说出这种水果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自编水果谜语,其他同学来猜测。
  【教学思路:通过猜谜语游戏让学生开动脑筋根据描述进行猜测,启发学生思考、联想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使他们对平日里常吃的水果外形有了具体的认知,了解到对事物的描述要紧抓特征。】
  3. 真切感受
  (1)师示范品尝水果。
  (2)生表演: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你吃水果的样子?
  师:谁来描述一下他吃水果的样子,动作是什么样?他的表情告诉你什么?
  (3)学生集体品尝水果,观察自己和别人的吃相?
  师:请大家在吃的时候对照镜子仔细观察,看谁的神态最能证明水果好吃!
  【教学思路:大家一起在课堂上品尝美味的水果是很少见的,更何况有老师带头,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仔细观察了对方吃水果的样子,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学生描述,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相互促进交流,为完整构成一幅画面,拓展学生表现能力增色不少。】
  4. 欣赏
  (1)课件展示学生作品:《西瓜女孩》
  师:从这幅作品中你能看到什么?她为什么会在西瓜里?
  (2)其他同学是怎样表现好吃的水果的?你能看出他们爱吃什么水果吗?
  【教学思路:由于一年级孩子年龄较小,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对孩子们自己创作有很大帮助,孩子们会推陈出新,创作出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同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三、激情创作(作画时配乐)
  (1)师:把你吃水果的样子表现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看你吃水果的作品,分享你吃水果的快乐!
  (2)学生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议升华
  1. 评价他人
  师:这么多作品中,你喜欢哪幅画?
  2. 评价不足的画
  师:你认为哪些作品稍加改动就会变得更好看?
  3. 自我评价
  师:你觉得甜甜会不会喜欢你的画呢?为什么?
  【教学思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反思与评价”,采用比以往更为感性和直接的办法,让学生自由欣赏和评论绘画作品,对自己及自己认为喜欢和需要改动的作品给予评价,在评价中反思自己和他人的创作,获得新的感悟和提升。】
  五、激情延伸
  (1)师:面对善良、勤劳的甜甜,你最想对它说些什么?
  (2)师:甜甜也有一句话给大家。
  课件出示:会观察、会想象,再加上爱劳动,就能创造美!
  (3)课后拓展。
  师: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这个内容?
  生:橡皮泥、剪贴画……
  师:那大家可以下课后去尝试一下用其他材料和方法创作。
  下课。
  【教学思路: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要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事物不要自己独自享受,要与大家一同分享,共同体会其中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富含很多想象与创造,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这堂展示课,我认真自评、反思,认为一节生动有趣又充实高效的课堂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包豪斯体系认为:“如果期望学生表现情感的话,必须先唤起学生的情感,非得使这种情感能遍及并渗透到胳膊、手指和全身不可。”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创设情境,将学生情感体验的感知、丰富、深化融于一体,能更好地打开话题,丰富学生的想象。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猴子甜甜“带来的水果园”环节,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引入学习内容,能使他们感到亲近,兴致极高!这样,学生会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而知识又用于生活;艺术美化生活,艺术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2. 精心设计问题,处理好预设与生成
  预设要以教学目的为依据,在课前对课堂教学流程进行预见性的设计。而生成是师生与生生在合作、对话、碰撞中当时现场产生的超出教师预想的新情况和新思路。美术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本节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适当安排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适合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这对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同时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因为教师表述问题的清晰度和明确性,将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和一致性。在美术课堂上,由于美术专业问题的学科性特征,教师提出问题时要措辞精练、具体明了,一次只提一个问题,尽量避免复杂、模棱两可、含有歧义的问题。鉴于美术学科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需要把握问题答案的动态性、开放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本课中的谜语环节,让学生在谜语里找一找老师是“从哪些方面描述这种水果的?”这一问题(学生总结出从物体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在出谜语时一定要紧紧抓住事物的特征。然而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进行介绍,描述模糊不清,很难猜测。这时,教师可以让他直接先说出谜底,或者将谜底悄悄告诉身旁的同学,大家一起帮助这位学生完善谜面,更好地勾勒这一事物。
  3. 引导学生体现高效的主体实践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发现、探究等活动凸现出来,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要改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去发现、去观察,自己去寻求答案,不是告诉他们该如何,而是让他们乐意主动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4. 教学评价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在传统的美术评价中,美术教师具有绝对的评价权威,是唯一的评价主体,他们掌握着打分的“标准”,所以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美术新课程标准》专门提出了评价建议:改变过去的评价由教师一人定论、学生处于被评为地位的评价形式,构成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的整体多边评价,引导大家通过合作式的互评发现亮点,揭示问题与不足,促使评价更为全面、科学、客观地发展。通过多元评价,能让学生为自己的成绩而自豪,同时能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激发他们内在的向着更高目标的动力。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我采取了生生互评与自我评价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生生互评让学生们获得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顺应了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判断,再创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直到这一问题真正地解决。自我评价能力是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学力的标志。
  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完成高效课堂的关键。通过这次的教学展示,使我对高效课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对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会将高效课堂一直坚持不懈地实践下去,更好地让学生在40分钟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
  (西安市新城区通济坊小学)
其他文献
我平素身体很好,极少生病。印象中最难忘的,是几年前住在乡下时的一次小病了。  那晚,心头烦闷不安,愁绪驱之不去,便独自在寒露的清月下徘徊了半个晚上。第二天一醒来,眼冒金星,头昏沉沉的。乡亲们纷纷前来嘘寒问暖,有的烧姜汤,有的劝我去看郎中。  给我看病的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老中医,他采用的是望闻问切的老法子。当他伸出两个指头,拈花般搭到我脉搏上,调整脉息,侧耳谛听,我忽然感到一种静若渊峙的宁静,有一
面对越来越多的词汇与语法,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学习英语时情感障碍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意志力,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当一个学生由于批评和抱怨,屡遭打击缺乏尊严和安全感时,是无法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思考,展示自我的。在学习过程中,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障碍的作用。忽视和淡化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注重情感教育并力求解决的策略,势在必
很意外发现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经典书籍,决定将它慢慢品味。这本书少了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生涩,多了那份亲切与共鸣。我深深地被斯宾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为他奇妙的开创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为一百多年前他那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惊讶。它好像一位睿智的良师益友,时刻帮助你在智力上,道德上,意志品质上以最好的方式培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文明地成长。我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娓娓叙说,不断充实着已近枯竭的心灵,不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动漫领域的就业需求对中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  关键词:就业需求;动画制作;创新能力    动漫行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行业要迅速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人士的加入,为行业的迅速成长注入新鲜的血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中职教育根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中职计算机教
摘 要:创新是当代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源泉,也是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源源不竭的动力。新课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创新,它不仅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培养创新精神主阵地在课堂教学,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创新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教学过程;创新;主动参与;个性  新课改实施以来,专家学者或者在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对于课堂的创新教学的观点论著有很多,从不同的方面对于新课改中
提 要:从1570年开始,澳门与长崎就成为大航海时代葡萄牙与日本贸易的重要航线。应该说,明代早期葡日贸易的发展是顺利的,几乎每年都有葡萄牙黑船抵达日本进行贸易。葡日双方在这一航线中都有获利,同时也给澳门带来巨额利润。然而在17世纪初却出现了两起不愉快的事件,一是1608年日本朱印船漂抵澳门后发生的日本人骚乱并遭屠杀事件,二是1610年葡萄牙大黑船往长崎贸易遭日本人报复船毁人亡事件。从而致使1610
宁做水桶,不做饭桶   人如桶,有短板有长板,修补短板难度极大,收效甚微,甚至弱化长板,得不偿失。    同样的一个“桶”,为什么有人宁做水桶不做饭桶?“能”做什么决定你可以做到什么位置,而不是你单方面的“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人生的智慧就是经营你的长处,扬长避短。    对自己,要有锦上添花的仁慈而不是自暴自弃的苛刻;对他人,要习惯表扬,其实就是纵容、助长其长处,而
〔摘要〕使用MBTI量表对高一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其与各学科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除政治外,其余学科的成绩均与T呈显著正相关,与F呈显著负相关;数学、物理、化学成绩与S呈显著负相关,物理成绩与N呈显著正相关;化学、历史成绩与E呈显著负相关,历史成绩与I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得出结论:高中学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数理化不只是对数据信息的表层加工,还涉及对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整合;
暮春,草木如火如荼地生长着,战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新四军某部接到命令攻打连云港。这天,一名战士在海边日军的炮楼下,看到一位瑟瑟发抖的女孩蜷缩在炮楼的楼梯下。女孩齐耳短发,大眼睛,白色的连衣裙,看上去像个学生。  小战士同她讲话,她不懂,惶惑地直打手势,小战士也听不懂她讲话,找来翻译。原来女孩叫颜子,是一名日本的大学生,她是来东北看望当铁路段长的父亲,然后又来连云港看望当日军队长的表哥,没想到表哥
摘 要:磨课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解决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个人精品课的提升。磨课的内容有许多方面,文章着重从教学目标、教案、学生、教学方法、情感教学等方面论述磨课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教学目标;学生;情感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和教研活动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教研模式:磨课。所谓磨课,是由一位或多位教师执教,备课组人人参与、相互协助,解决教学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上课、议课、再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