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越勇,导游大叔成网红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姜永旗登上央视《越战越勇》舞台,向全国的电视观众秀英语,他自学英语成为导游的经历,以及退休后创业的故事感动了很多观众,人们觉得这个可爱的老汉活出了自我,祝愿他以后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自学英语,带团出国游
  姜永旗是山东烟台人,今年63岁。当年,因为家贫,姜永旗上了6年学就回家务农了。姜永旗脑子灵光,又爱钻研,通过自学,他成了烟台工艺美术厂的一名木工。
  改革开放后,姜永旗从收音机里听到了学英语的节目,就动了自学英语的念头。此后,他雷打不动跟着收音机收听英语,并给自己规定每天记10个单词。收音机里每天播放3次的学英语节目,成了姜永旗最大的乐趣。
  在一拨又一拨的英语爱好者放弃学习之后,每天三班倒的姜永旗凭着毅力坚持了下来。在锯木头的案子旁学,在土炕上偎着被子学,用扁担挑水的时候依然在学,姜永旗的坚持与努力终于为他赢来了机会。
  20世纪80年代,烟台港驶来一艘叫金奥赛德号的国际游轮,500多名金发碧眼的欧美游客随船莅临烟台,一下子来这么多外国人,当时烟台也没有旅行社、导游,都是外事办公室负责接待。外宾太多,翻译太少,只能临时抽调在大学里教英语的老师当翻译,姜永旗得知这个消息后,大着胆子毛遂自荐,和外宾进行了一番流利对话后,外事部门聘用了他,这是姜永旗第一次接触外国人,也是他第一次用自学的英语对话外宾。从此,他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自此,烟台每年都要迎来数十批海外游客,每一次来姜永旗都要请假去当翻译。两年后,烟台成立国际旅行社,负责人问姜永旗愿不愿意当专职导游,姜永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4年,姜永旗作为海外团导。他带着渐渐富起来的同胞们满世界游玩,累并快乐着。2014年夏天,姜永旗带团到马来西亚,因为紧张劳累,突发心梗。姜永住了几天院,回国后做了手术。虽身体渐渐恢复,却再也不能“跑团”了,只得和导游职业说“再见”。
  自学手艺,卖起工艺品
  从导游位置上退休后,姜永旗闲不下来。年轻时,他就想过,将来当不成导游了,就在烟台山下摆个地摊儿。退休后,姜永旗实现了当年的愿望。
  起初,姜永旗摆摊卖的是旧门票,20余年当导游,他攒下了三编织袋的门票。然而,摆摊没半个月,姜永旗家里遭遇了变故,这场变故让他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姜永旗是个从不言败的人,他决定从头来过。经过考察,姜永旗想跟人学做铝制工艺品,没想到借钱交了学费,“师傅”却卷款人间蒸发了。屋漏偏逢连阴雨,姜永旗并没有灰心。他想,自己靠自学当上了木工,又靠自学当上了导游,这个铝制工艺品也能靠自学拿下。此后,姜永旗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每天对着买来的工艺品琢磨,两个月后,姜永旗的铝制品终于做得像模像样了。
  从此,姜永旗的时间被分成了两半,晚上做工艺品,白天摆摊。无论是当导游,还是卖工艺品,姜永旗总有自己的一套,就是利用语言方面的优势来吸引顾客。姜永旗不但英语说得溜,还会说点泰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法语,国内各地方言也会说一些。他擅长创作顺口溜、绕口令,而且风趣幽默。
  改卖工艺品后,姜永旗更是把自己的语言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有女士光顾工艺品摊,姜永旗会这样推销:“这位女士,你看我的这个铝艺自行车有什么不同?它的车轮内是个梅花,但却没有心,这象征着老公不花心。”女顾客被他幽默风趣的语言逗乐了,往往会照顾他的生意。不同样式的工艺品,姜永旗都有着不同的说辞,有从上海来的游客,姜永旗会操着惟妙惟肖的上海话来推销,令人捧腹。
  自导自演,打造网红打卡地
  烟台是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外国游客很多,姜永旗发挥他的语言优势,用英语为他们指路,还为一些外国游客当导游,日子过得轻松又简单。
  有一次,澳大利亚来的一对父女找姜永旗问路,姜永旗用流利的英语耐心而细致地做了回答。他们看到姜永旗为人热情,英语流利,问能不能带他们父女转转?姜永旗爽快地答应了,带着那对父女转了两天,澳洲游客非常满意,圣诞节还给姜永旗寄来贺卡,说将来到中国还会找他,姜永旗热情地回了信。
  姜永旗还把自己的邻居吴老太发展成了自己的“经纪人”,吴老太年逾八旬,却思路清晰,脑子灵光,人也很和善。那年春节,姜永旗给吴老太拜年,吴老太给姜永旗的“摆摊事业”出谋划策,姜永旗顺势邀请她出山助自己一臂之力,吴老太慨然应允,就这样,姜永旗每天出摊时,都有吴老太相陪。姜永旗对顾客笑称吴老太是自己的“经纪人”,是他事业上的“partner”(合伙人)。一晃,姜永旗和吴老太合作了3年,物品的价格、东西的摆放都由吴老太作主,姜永旗主要的任务是“推销”。
  工作之余拍短视频也是姜永旗的另一个爱好,他和吴老太用英语拍的短视频在抖音大受欢迎,他的手工艺品生意也随之火爆起来。很多游客知道了烟台山下有位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摆摊大爷,把与姜永旗的合影,写进游记攻略里,来烟台旅游时,都会来会一会这位当地网紅,求购他的工艺品。姜永旗还会用合录段子的方式回报远道而来的粉丝。
其他文献
人到老年,常常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忍不住抱怨、唠叨,看不惯新事物。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不过在全年人有意识地疏导下,婆婆心中的負面情绪得到稀释,使她成为一个心境豁达、开朗健康的“阳光老人”!  年过七旬的婆婆前几年,从县城搬到了农村老家居住。然而曾经羡慕乡村生活的她,却一度无法融入乡村。她不是嫌弃农村环境“脏乱差”,就是抱怨文化生活贫乏。节假日,我们去看婆婆时,总能听到无休无止埋怨。由于心情恶劣
期刊
转眼,母亲离开人世十年了。那年秋天,草木开始衰败枯黄之时,父亲的风湿病蓦地发作起来。日子推移,父亲先前暴烈的脾气也在消减。我发现,没有母亲的日子里,父亲过得郁郁寡欢。他不仅要做庄稼,要养猪养鸡操持家务,还要像个老妇一般戴着老花镜缝缝补补……  父亲以前是多么阳刚,多么强势,现在却变得这么琐碎。他独自承受着生活的折腾,有时无事可做,却还显得那么恍惚……我心里有了一种小小的恻隐,还有着几分幸灾乐祸,要
期刊
受疫情影响,人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生活习惯和理念,培养更健康、更科学的用餐习惯,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公筷公勺”倡议近来尤为被人们关注,我不禁想起父亲在60年前倡导的“私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估计没有几人有过“抄书”的生活经历.我年轻时就曾抄过书,而且还“抄”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姻缘.rn少年时代,生在乡村的我求知欲很旺盛,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真像高尔基说的那
期刊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以祁红茶叶驰宇海内外,境内植被丰茂、群山逶迤、溪涧纵横。在群山叠翠、千峰竞秀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门县牯牛降主峰之下,有座始建于南唐距今千余年的神秘古村历溪,盛产祁术、白芨等中药材,悬壶济世的杏林国士辈出,蕴藏着雄厚的中医文化。  暮春一日,笔者翻山越岭始进历溪,踏上密布青苔的舜溪古桥,视野尽皆满目葱翠的茶山。桥下发源于牯牛降大历山巅的舜溪河潺潺流过,成群的野生石斑
期刊
字野石,号蜗牛堂主人,职业书画家。 Word wild stone, number snail hall owner, professional calligrapher.
期刊
母亲有一块“金疙瘩”,是母亲结婚时从娘家带过来的贵重嫁妆.rn从记事时起,这件事就成了家里的一桩公开的秘密:家人都知道母亲娘家陪送的那块“金疙瘩”有茶盅那么大,就放在
期刊
2019年冬初,我应邀来三亚参加海南国际银青双创家庭事业工作会议。自1988年4月13日,国家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以来,连同这次会议我已不下十多次到过海南,一次比一次感受到这里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印象在强烈地加深着:海南岛,一个永远是春天的地方,一个美丽可爱的海岛,一个让人为之感动和倾倒的地方!那么,它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  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海南,它的陆地
期刊
近日,有着“中国北方第一高岛”之称的山东灵山岛,迎来大批慕名前来参观的中外艺术家,因为岛上有一个贝壳楼,在全球绝无仅有,而且已经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一座由百万枚来自全球各地的各种贝壳建造的壮观贝壳楼,五彩斑斓的珍奇贝壳,令人大开眼界。一位退役老兵,是如何用30余年时光创造这一奇迹,将小岛变成旅游景区带领乡亲们致富的?  异想天开,要在小岛上建贝壳楼  今年58岁的肖永生,出生在山东灵山岛一个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