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箱底的“金疙瘩”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ku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有一块“金疙瘩”,是母亲结婚时从娘家带过来的贵重嫁妆.rn从记事时起,这件事就成了家里的一桩公开的秘密:家人都知道母亲娘家陪送的那块“金疙瘩”有茶盅那么大,就放在箱底的包里,很值钱.
其他文献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表面上是不爱我的。  父亲从来没有抱过孩子,甚至没有抱过襁褓中婴儿。这是我们长大成人后,一次母亲在餐桌上半开玩笑半逼问父亲:“你可抱过,你可抱过一次孩子?”那时父亲已经六七十岁了,他红着脸,支支吾吾地应付着,看上去,也真有点难为他了。  一个巴掌  父亲为人严肃,他不太跟我们说笑。有一次我在老街上淘气,父亲夹着文件包下班从街那头走来,我脸上“啪”地挨了父亲的一巴掌。  这一巴掌就
期刊
很多人在和老人沟通的过程中,会发现和老人沟通起来非常困难,有时候很多事情还没说到两三句,关系就一下闹得很僵,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和老人有效地沟通。  1.不要指责老人的儿女。如果想要和老人有效地沟通,不要指责老人的儿女,老人的儿女真的有什么事情做错了,此时千万不要在老人面前非常直白地说出来,如果非要说,最起码在语言方面表达得委婉一些,如果非常直白在老人面前指责他的儿女,有些敏感的老人
期刊
这个周末和老房子邻居相聚,阿毛喜滋滋地对我说:“昨天电视台播放了人参萝卜在南京路食品店热销的新闻你看了吗?你应该写写你父亲当年制作人参萝卜的事儿.”的确,父亲那家酱
期刊
人到老年,常常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忍不住抱怨、唠叨,看不惯新事物。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不过在全年人有意识地疏导下,婆婆心中的負面情绪得到稀释,使她成为一个心境豁达、开朗健康的“阳光老人”!  年过七旬的婆婆前几年,从县城搬到了农村老家居住。然而曾经羡慕乡村生活的她,却一度无法融入乡村。她不是嫌弃农村环境“脏乱差”,就是抱怨文化生活贫乏。节假日,我们去看婆婆时,总能听到无休无止埋怨。由于心情恶劣
期刊
转眼,母亲离开人世十年了。那年秋天,草木开始衰败枯黄之时,父亲的风湿病蓦地发作起来。日子推移,父亲先前暴烈的脾气也在消减。我发现,没有母亲的日子里,父亲过得郁郁寡欢。他不仅要做庄稼,要养猪养鸡操持家务,还要像个老妇一般戴着老花镜缝缝补补……  父亲以前是多么阳刚,多么强势,现在却变得这么琐碎。他独自承受着生活的折腾,有时无事可做,却还显得那么恍惚……我心里有了一种小小的恻隐,还有着几分幸灾乐祸,要
期刊
受疫情影响,人们重新审视以往的生活习惯和理念,培养更健康、更科学的用餐习惯,正在成为人们的共识,“公筷公勺”倡议近来尤为被人们关注,我不禁想起父亲在60年前倡导的“私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估计没有几人有过“抄书”的生活经历.我年轻时就曾抄过书,而且还“抄”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姻缘.rn少年时代,生在乡村的我求知欲很旺盛,对书有着特殊的感情,真像高尔基说的那
期刊
安徽黄山市祁门县以祁红茶叶驰宇海内外,境内植被丰茂、群山逶迤、溪涧纵横。在群山叠翠、千峰竞秀的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祁门县牯牛降主峰之下,有座始建于南唐距今千余年的神秘古村历溪,盛产祁术、白芨等中药材,悬壶济世的杏林国士辈出,蕴藏着雄厚的中医文化。  暮春一日,笔者翻山越岭始进历溪,踏上密布青苔的舜溪古桥,视野尽皆满目葱翠的茶山。桥下发源于牯牛降大历山巅的舜溪河潺潺流过,成群的野生石斑
期刊
字野石,号蜗牛堂主人,职业书画家。 Word wild stone, number snail hall owner, professional calligraph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