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的踪迹--与德里达一道解构海德格尔的"精神"

来源 :江苏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co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是西方思想与哲学的一个基本语词。海德格尔在其思想历程中对精神进行了多重解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氏一方面避免使用传统的精神概念,另一方面又对它进行改写,并用改写后的精神指引Dasein的实际生存活动或时间性。在《校长就职演说》和《形而上学导论》中,海氏则视精神为世界和历史的本原,并据此提出了他对于世界和历史的理解。德里达在其《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中对海氏整个的精神之思进行了梳理和解构。本文即是试图在德里达有关工作的基础上对海氏的上述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Spirit” is a basic term in Western thought and philosophy. Heidegger has carried on the multiple deconstruction to the spirit in his thought process. In Presence and Time, Hai avoids the use of traditional spiritual concepts on the one hand, and rewrites it on the other hand, and directs Dasein’s actual living activities or temporality in a rewritten spirit. In “The Principal’s Inaugural Address” and “The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Hai takes the spirit as the origin of the world and history, and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and history. In his “On Spirit - Heidegger and Problems”, Derrida combs and deconstructs the entire spirit of Heidegger.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further discuss the above thought of Haida on the basis of Derrida’s work.
其他文献
虞弘墓中石椁图像具有古代波斯祆教文化特征近年来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这些特征如何分析和解读,却见仁见智.本文认为,墓主人与随葬品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虞弘的宗教身
罗尔斯的差别原则与按劳分配、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的中国现实政策正好对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吐鲁番出土的古代回鹘文写本中,属于《兔王本生》的有三件,内容比较完整.本文首先对文献全文进行了转写与译释,进而探讨该文献的重要价值.通过回鹘文、巴利文和汉文文献对
本文对刘一明丹道理论中的精气神三宝从先天和后天两个层次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其先后天二重化的世界观框架进行评析。
哲学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为自己确立一个位置。对哲学之终结的不断宣告和哲学的日趋文学化、文化化的趋向,使得学院的和非学院的哲学家都在思考哲学的定位问题。一门
“慎”,是中国古代贤人推崇的基本德性之一。从道德修养的角度来分析,慎德有两个重要的维度,即:慎微与慎独。慎德的这两个重要维度,既存在着共同点,又各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功能
本文重新清理了有关古典儒家与道家之间关系上的一些混淆,以为实际的情况是:在儒家和老庄学说之间尚存在着一种未被揭示的共通性,并较之二者的差异性更为根本与重要.通过借助
在历史哲学的层面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包含着对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一种两阶段划分形式.以交往从有限的地域性交往发展为普遍的世界性交往为标志,人类历史进入了"世界
藏传佛教微型雕塑"嚓嚓"原为古印度佛教艺术品,在佛教传入藏区的过程中,以其直观、真实的形象冲破语言、文字障碍,对佛教教义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整个藏区使其类
人们认为跨文化的哲学对话能够促进国家间的交流,因为哲学对话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此作者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文化差异”这个观念将很快过时。在他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