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联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联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单纯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单纯性牙周炎患者9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予以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阿莫西林+甲硝唑+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指标[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OP)、临床附着丧失(CAL)、前牙覆盖]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4(IL-14)]、淀粉蛋白A(SAA)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

结果

①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77.55%(3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牙周指标:治疗8周后观察组前牙覆盖、PD、BOP及CA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SAA及炎症因子:治疗8周后观察组血清IL-6、IL-14及SA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0%(7/50),对照组为8.16%(4/49),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⑤生活质量:治疗8周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莫西林与甲硝唑联合西吡氯铵含漱液可改善单纯性牙周炎患者炎症反应、牙周组织环境及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蒂来源的游离股内侧穿支皮瓣在颊黏膜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肿瘤整形外科应用不同血管蒂来源的游离股内侧穿支皮瓣对32例颊黏膜癌患者根治术后同期行口颊缺损修复。其中男27例,女5例;年龄36~71岁,平均45.2岁。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分期:T4N0M0 13例,T4N1M0 12例,T3N1M0 5例,T3N2M0 2例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并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经胸前入路行无注气内镜下择区性颈清扫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8年11月至2016年12月,1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T1-2N1bM0)患者经胸前入路行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清扫及颈侧择区淋巴清扫术。结果18例患者(男7例,女11例)均成功完成经胸前入路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清扫及颈部同侧Ⅱ~Ⅳ区淋巴清扫术,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术后病
期刊
目的回顾性分析累及咽峡区的颌面颈部静脉畸形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该类复杂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共收治累及咽峡区的颌面颈部静脉畸形患者143例。其中男70例,女73例,年龄1~52岁,中位年龄14.5岁。其中累及1个咽峡区亚解剖位者19例(孤立病变), 累及2个及以上亚解剖部位者124例(其中广泛累及3个及以上亚解剖部位者63例)。143例中合并面颈部病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组织中Fra-1(Fos related antigen-1)、HMG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基因的表达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反转录-聚和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
目的通过与改良Blair切口(MBI)比较,评价改良耳后发际切口(RAHI)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接受部分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良性腮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MBI组28例,RAHI组36例,比较RAHI和MBI两组间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手术时间,面神经麻痹和Frey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美容结果。结果RAHI组比MBI组有更高的平均满意度分数,显示更好的美容效果(P<0.
目的探讨绝经女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复发与骨密度及雌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38例绝经女性BPPV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自然绝经1年以上;患者均在眼震视图仪下行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后确诊为BPPV,并且反复发作至少2次及以上。选择同期49例正常绝经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受试者腰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