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平凡”的数学课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g1993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掌握、学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数学课堂特有的教学规律,积极创设问知情境,创新提问技巧,评价语言恰当温暖,与学生一起构建实效的师生课堂共同体。
  关键词:兴趣 连环问题 淡化 肯定
  
  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期望越来越大,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提高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积累学习经验,每一节数学课堂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堂形象、生动,设计巧妙,有动人巧妙的情境,有幽默恰当的语言,数学知识的问题呈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编排设疑,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新知识的掌握和学习,通过对已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归纳迁移,让学生一步一步找到解决新问题的钥匙,从而学到新的知识。有数学专家就说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迁移的过程,由已知知识去得出未知知识,去类比,去整合,去探索……例如在数学素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中的环形跑道相遇问题”时,部分学生在应用的关键语言陈述中不知道如何解和怎样得出等量的核心关系式,导致无法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书本的实际应用变为现实的数学应用问题,通过设计微情景剧,让学生到操场上进行演示“环形行程相遇问题”,学生们的情绪被“真实的情境”所吸引,启发学生从实际情境一步一步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思考出多种解题思路,将自己的“发现”向老师和其他学生展示,并进行讨论交流。正如学生一周后的作文周记中记录到:“感谢教师,把数学课堂搬到了操场上,第一次感觉到数学应用题如此简单,第一次感到数学题真是如老师所说,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的身边。”
  二、“连环问题”引导学生
  课堂设计“连环问题”是引导学生解决数学新问题的钥匙,一个问题提出,通过课堂经过学生的参与会生成新的问题,问题会引导学生不断生成、不断转化问题,从而获得新知。新课标倡导,學生多讲,教师少讲,教师围绕知识重难点和根据课堂生成进行“连环提问”,把课堂的教授式学习转变为提问式学习,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在“师问、生问、自问”的牵引下,学生们会跟随问题不自觉地参与其中,去思考回答现有的数学问题,通过智慧碰撞又去提出新的数学疑问。数学课堂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进行思考排疑,对新的知识逐渐掌握的过程,与学生仪器归纳总结,领悟其中思想。数学课堂中,师生一起观察问题,让学生在“问”中转化问题,从学生已有知识中去解释“所问”。
  三、“淡化”不必要的课堂环节
  1.淡化不必要的引入
  引入情境需要符合当前形势,将之设置为图像、微视频、小故事等,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将数学问题抛出,但仅仅从“有趣”出发,不考虑“实例”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的统一性,盲目地为每节课都添加“无用”的问题或情境,不如直奔概念。数学的问题设计需要提炼,适合当时课堂情境的问题才是最好的。沪科版数学教材一般都是先提出实际问题,再引出概念、性质(定理、公式)、后例子、学生练习,这是一种“问题+性质+例子+练习”的模式。教师应做到使用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数学教师需要深挖教材内容,淬炼出核心知识点适应当前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发学生去思考他们可以接受的数学问题,去答疑纠错。
  2.淡化不必要的“死记硬背”
  数学的公式,定理的严谨性毋庸置疑,但重在理解应用,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教材上的黑体字叙述一字不差。
  3.淡化不必要的交流
  数学的一些知识点并不是所有的都要让学生去交流探索。例如一些基本的数学定义、公理就没有必要让学生交流;由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同,教师不需要把数学的每一个定义延伸太深,有的仅需达到“了解”层次。
  四、合理有效进行数学课堂评价
  “肯定学生”是数学课堂评价方式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课堂评价可起到激励学生,有效调整课堂节奏的作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回答后得到教师的肯定鼓励,接着又有教师对所问的“诱发式”沟通交流,数学课堂就会和谐流畅,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的中肯评价,学生可以认识自己的数学思维及能力,不断调整,改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认知能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要能够让学生感到恰到好处,学生的身心就会放松,思维也会变得发散、活跃;整个数学课堂气氛就会严谨而又“轻松”。在“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数学课堂氛围中,教师对于胆小内向的学生给予肯定的呵护;对于答非所问的学生给予启发的微笑;对于调皮好动的学生给予包容的制止。根据学生上课表现的不同情境,教师的评价要充分体现“民主、平等、合作”,做到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是真诚的就能够进入学生的“心田”。有这么一个真实教学案例:有一次数学课堂上,我让学生思考交流“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其内对角”的推理过程,当时问题提问出来后大部分学生们都还在思考,我通过微表情观察感觉一位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是会的,就微笑着请他给大家说一说,他起先不愿意,有点畏怯,我用特有的肢体语言给予他鼓励,让他自信表达所想所思,最后他的回答赢得学生们热烈的掌声。学生的课堂表现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掌握,更是学生对人生自信的增强。随着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课堂已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阵地,有时学生在某个想法中会比教师还要好。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友,“教学相长”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值得鼓励的。有时候学生的语言和思想就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的榜样和示范性经常能够让学生去模仿,而通过学生的行为常常又能给教师一定的启发和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去肯定学生,学生会投桃报李,和谐氛围会感染学生勤学善思,这样会构建和谐的师生数学的课堂共同体,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
  “平凡”的数学课就是要回归数学本真课堂,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为目标,做到减负增效。在数学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教学相长”:“恰”到实处就是好,“问”到点上就是理,“舍”掉鸡肋得实效,“肯定”鼓励会更“近”。一节“平凡”的数学课其实也可以让学生学得“不平凡”。
  参考文献:
  [1]潘小明.数学课堂教学本真性评价之省思[M].教育与教学研究,1997(2).
  [2]兰祝权.让数学课堂因提问而精彩——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方法[M].文理导航,2014(11).
  [3]孙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本真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文汇,2018(21).
  [4]丁强,王琳.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J].学周刊,2012(9).
其他文献
<正> 在俄罗斯那些总依据人民的心愿,日以继夜,争分夺秒地从事创作的著名油画家行列里,载有米哈伊尔&#183;亚历山大洛维奇&#183;符鲁别尔的名字。他同样具有在身世艰难的生涯
摘要:由于小学生阅历有限,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时难以理解教材的理论知识,从而影响到今后的发展。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理论的背景下,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开始布置出合作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并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借助团队的力量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自我与团队的评价下克服存在的不足,以促进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口语交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     所谓口语交际,指的是口头语言的交往、交流,是人与人交流中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人际交往中最好的工具。因此,在初中语
<正> 我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教师张成九,于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二年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全国美术干部进修班”学习。工艺美术专业教师李振镛,于一九八○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性相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66所大中学校11 939名学生进行问
<正> “不该被人们遗忘”,它意味着一位本应跻身于国内著名雕塑家之列的人,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而被人们置诸脑后。在万众景仰、举世闻名的首都《人民英雄
目的:探讨经方薯蓣丸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窍鼻炎片组、辛芩颗粒组、经方薯蓣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
目的: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从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角度探索慢性前列腺炎辨证分型与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期望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作为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引导因素,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对体育教学的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 体育教学 有效性 策略     体育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把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研究体育课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尝试适合初中学生的教学方法。本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