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大型石油施工项目经常以PC、EPC总承包模式出现,材料费用占到工程费用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材料费用中,钢材用量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受施工周期、流动资金及仓储能力的影响,企业不可能一次性采购工程所有的用料,分批分时采购必然导致采购价格有所差别,特别是当遇到价格波动比较大的情况下,施工项目最初的成本控制目标很难实现。业主为了规避风险,目前许多合同签订的都是封闭合同,材料调价的可能几乎为零,如果签订的是开放式的合同,当价格超出一定得范围后,业主也可能拒绝调价。双方可能会进入漫长的谈判过程,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最终双方都可能承担部分价格上涨带来的损失。公司承担的独山子乙烯工程和广西的1000万吨炼油项目就是很好的例证,2007年是两个工程项目的施工高峰期,而2007年年末与年初相比螺纹钢和线材的涨幅分别达到了48.7%和45.1%,造成了两个项目材料成本的激增,由于业主受投资额的控制,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施工单位的损失索赔一直持续到现在。
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规避钢材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成本风险呢?我认为充分利用钢材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有效的规避这种成本风险。
一、套期保值交易的简要介绍
1.套期保值的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买入(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未来一时期内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入)合约来补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简单的说,套期保值就是“担心什么做什么”,如果担心现货价格下跌,就通过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如果担心现货价格上涨,就买入期货合约。透过以上操作,使现货的价格风险得以规避。
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是为了规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现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而形成的远期合同的交易行为,企业通过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买了保险,保证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套期保值的原理
期货保值功能能够实现,基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的价格趋于一致的基础之上。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走势在相同因素的影响下,二者的波动方向趋于一致;并且两个市场价格随着期货合约的临近价格趋向一致。
二、钢材期货的推出
我国于1993年推出了钢材期货,由于全国兴起了一轮投资建设,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导致钢材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增速很快,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发育不成熟,相关法规制度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投机现象,致使国家于1994年暂停了钢材期货交易。
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造成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拉动了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对钢材的需求,为了防止钢材现货市场价格增速过快产生的不利影响,国家与2009年3月27日重新启动了钢材期货,从而达到对经济“既拉又控”的目标。由于市场规则进一步的完善;参与者心态、经验进一步的成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钢材期货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投机得到了有效地避免,钢材期货的启动无疑给施工企业提供了一个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的场所。
三、施工企业引入钢材期货可行性分析
1.法律可行性分析
期货管理法规规定国有企业如果要参与期货交易,除了遵循期货交易的一般法律法规外,另外还规定:国有企业进行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进行交易的品种限于其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者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2)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3)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
根据以上法规,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参与期货交易套期保值是可行的。
2.操作可行性案例模型分析
(1)案例模型一
某施工企业于2009年3月1日中标某大型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安排,需要于6月1日购入10000吨螺纹钢用于工程项目,3月1日现货螺纹钢市场价为3600元/吨,该企业认为螺纹钢到九月份会保持一种上涨态势,于是在当日购买了10000手期货合约,成交价为3650元/手,到6月1日企业买入10000吨螺纹钢用于施工,市场价为4000元/吨,同时卖出10000手期货合约,成交价为4100元/手。
通过上述案例表明,如果企业不购买期货,在6月份买入钢材现货与3月份相比会增加成本400万元,如果在3月份买入了期货,在六月份买钢材现货时卖掉期货,企业不仅规避了钢材价格上涨带来的增加400万的成本风险,锁定了未来生产成本,还给企业带来了50万元的超额盈利。
(2)案例模型二
某施工企业2009年8月份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以4500元的价购入10000吨螺纹钢作为仓库备料,企业根据钢材价格的走势研判下半年螺纹钢价格有下降的趋势,于当日在期货市场卖出10000手钢材期货合约,成交价为4400元,到10月份,仓库备货消耗完毕,现货市场价为4200元/吨,此时买入10000手期货合约平仓,成交价为4100元/手。
通过上述案例表明,企业通过对已入库钢材进行套期保值后,成功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3.施工企业管理模式对引入钢材期货可行性分析
目前,大型的施工企业都实现了或者正在实现物资的集中统一管理,纷纷开始推行集中采购,物资统一调配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大批量的钢材采购及更为准确的钢材需求计划为推行钢材期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施工企业推行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也为推行钢材期货提供了可靠地资金保证。因此施工企业的目前管理模式使得引入钢材期货更加可行。
四、影响套期保值效果的几个因素
1.鋼材价格趋势研判
在使用钢材期货的交易中,钢材价格趋势的分析判断非常重要,如果分析趋势出现错误,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上述案例1中,企业分析判断钢材出现上涨的趋势,买入了期货,如果在6月份钢材价格出现了下跌的情况,现货市场出现的因价格下跌购买成本的降低,就会被期货市场6月份期货交易价格下跌交割期货带来的期货损失所冲销。尽管如此,企业还是能够实现稳定钢材购入成本的目标。因此,如果在对钢材价格趋势分析很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或者放弃钢材期货交易。如果对钢材价格趋势存在不确定的,选择钢材期货,还是能够起到很好的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
2.基差的影响
基差是指某一时刻、同一地点、同一品种的现货价与期货价的差。基差的变化对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到结束套期保值之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就可能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但在现实中由于影响钢材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因素不完全相同,两者的变化幅度也不会完全一致,基差又时为正,有时为负,正偏差不仅实现保值还会有一定的盈利,负偏差就不能实现完全的保值出现一定的亏损。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现货和期货的品质、数量是否一致或者接近;现货的交货地点和期货的交割地点是否一致或者接近;现货的交货时间和期货的交割时间是否一致或接近。尽量使得基差偏差减小,充分实现套期保值效果。
3.锁利润还是锁风险
当工程项目中标还未开始实施时,可能钢材的价格已经超过了目标成本,企业将面临保值还是不保值、锁利润还是锁亏损的困境。在研判趋势的基础上,锁亏损也是一种保值,是对未来风险的最大规避。
五、施工企业在推行钢材期货实际操作中的几点建议
然而钢材期货对施工企业来说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能够在施工企业中得以较为顺利的推行,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引进期货投资人才到施工企业发展,保证施工企业期货人才储备。
2.与期货公司能够取得有效合作,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普及期货的相关知识,并实现期货公司和企业之间广泛的人才流通。
3.成立专门从事期货管理研究的相关部门,统一制定期货管理制度及期货操作及控制预案。
4.施工企业可以先找部分工程项目小规模的进行钢材期货尝试,通过试点研究,找出一条合理的期货套保发展套路。
六、结束语
全球500强企业中,目前有93%的企业已经应用到了套期保值,期货中的套期保值作用会越来越被更多企业所认可和实践。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型施工企业利用套期保值来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不仅是可行的,也是急需施工企业学习和利用的。
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规避钢材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成本风险呢?我认为充分利用钢材期货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有效的规避这种成本风险。
一、套期保值交易的简要介绍
1.套期保值的概念
套期保值是指买入(卖出)与现货市场数量相当、但交易相反的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未来一时期内某一时间通过卖出(买入)合约来补偿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简单的说,套期保值就是“担心什么做什么”,如果担心现货价格下跌,就通过期货市场卖出期货合约,如果担心现货价格上涨,就买入期货合约。透过以上操作,使现货的价格风险得以规避。
套期保值是期货市场产生的原动力,是为了规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现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而形成的远期合同的交易行为,企业通过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买了保险,保证了生产经营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2.套期保值的原理
期货保值功能能够实现,基于期货现货两个市场的价格趋于一致的基础之上。一般情况下两个市场的价格走势在相同因素的影响下,二者的波动方向趋于一致;并且两个市场价格随着期货合约的临近价格趋向一致。
二、钢材期货的推出
我国于1993年推出了钢材期货,由于全国兴起了一轮投资建设,建设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导致钢材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增速很快,由于国内期货市场发育不成熟,相关法规制度滞后,期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投机现象,致使国家于1994年暂停了钢材期货交易。
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造成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拉动了新一轮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对钢材的需求,为了防止钢材现货市场价格增速过快产生的不利影响,国家与2009年3月27日重新启动了钢材期货,从而达到对经济“既拉又控”的目标。由于市场规则进一步的完善;参与者心态、经验进一步的成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钢材期货再次出现大规模的投机得到了有效地避免,钢材期货的启动无疑给施工企业提供了一个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的场所。
三、施工企业引入钢材期货可行性分析
1.法律可行性分析
期货管理法规规定国有企业如果要参与期货交易,除了遵循期货交易的一般法律法规外,另外还规定:国有企业进行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进行交易的品种限于其生产经营的产品或者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2)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总量相适应;(3)中国证监会的其他规定。
根据以上法规,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参与期货交易套期保值是可行的。
2.操作可行性案例模型分析
(1)案例模型一
某施工企业于2009年3月1日中标某大型工程项目,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安排,需要于6月1日购入10000吨螺纹钢用于工程项目,3月1日现货螺纹钢市场价为3600元/吨,该企业认为螺纹钢到九月份会保持一种上涨态势,于是在当日购买了10000手期货合约,成交价为3650元/手,到6月1日企业买入10000吨螺纹钢用于施工,市场价为4000元/吨,同时卖出10000手期货合约,成交价为4100元/手。
通过上述案例表明,如果企业不购买期货,在6月份买入钢材现货与3月份相比会增加成本400万元,如果在3月份买入了期货,在六月份买钢材现货时卖掉期货,企业不仅规避了钢材价格上涨带来的增加400万的成本风险,锁定了未来生产成本,还给企业带来了50万元的超额盈利。
(2)案例模型二
某施工企业2009年8月份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以4500元的价购入10000吨螺纹钢作为仓库备料,企业根据钢材价格的走势研判下半年螺纹钢价格有下降的趋势,于当日在期货市场卖出10000手钢材期货合约,成交价为4400元,到10月份,仓库备货消耗完毕,现货市场价为4200元/吨,此时买入10000手期货合约平仓,成交价为4100元/手。
通过上述案例表明,企业通过对已入库钢材进行套期保值后,成功规避了现货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
3.施工企业管理模式对引入钢材期货可行性分析
目前,大型的施工企业都实现了或者正在实现物资的集中统一管理,纷纷开始推行集中采购,物资统一调配等先进的管理手段,大批量的钢材采购及更为准确的钢材需求计划为推行钢材期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施工企业推行的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也为推行钢材期货提供了可靠地资金保证。因此施工企业的目前管理模式使得引入钢材期货更加可行。
四、影响套期保值效果的几个因素
1.鋼材价格趋势研判
在使用钢材期货的交易中,钢材价格趋势的分析判断非常重要,如果分析趋势出现错误,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比如上述案例1中,企业分析判断钢材出现上涨的趋势,买入了期货,如果在6月份钢材价格出现了下跌的情况,现货市场出现的因价格下跌购买成本的降低,就会被期货市场6月份期货交易价格下跌交割期货带来的期货损失所冲销。尽管如此,企业还是能够实现稳定钢材购入成本的目标。因此,如果在对钢材价格趋势分析很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或者放弃钢材期货交易。如果对钢材价格趋势存在不确定的,选择钢材期货,还是能够起到很好的起到套期保值的作用。
2.基差的影响
基差是指某一时刻、同一地点、同一品种的现货价与期货价的差。基差的变化对套期保值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之初到结束套期保值之时基差没有发生变化,就可能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但在现实中由于影响钢材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因素不完全相同,两者的变化幅度也不会完全一致,基差又时为正,有时为负,正偏差不仅实现保值还会有一定的盈利,负偏差就不能实现完全的保值出现一定的亏损。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关注现货和期货的品质、数量是否一致或者接近;现货的交货地点和期货的交割地点是否一致或者接近;现货的交货时间和期货的交割时间是否一致或接近。尽量使得基差偏差减小,充分实现套期保值效果。
3.锁利润还是锁风险
当工程项目中标还未开始实施时,可能钢材的价格已经超过了目标成本,企业将面临保值还是不保值、锁利润还是锁亏损的困境。在研判趋势的基础上,锁亏损也是一种保值,是对未来风险的最大规避。
五、施工企业在推行钢材期货实际操作中的几点建议
然而钢材期货对施工企业来说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能够在施工企业中得以较为顺利的推行,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引进期货投资人才到施工企业发展,保证施工企业期货人才储备。
2.与期货公司能够取得有效合作,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普及期货的相关知识,并实现期货公司和企业之间广泛的人才流通。
3.成立专门从事期货管理研究的相关部门,统一制定期货管理制度及期货操作及控制预案。
4.施工企业可以先找部分工程项目小规模的进行钢材期货尝试,通过试点研究,找出一条合理的期货套保发展套路。
六、结束语
全球500强企业中,目前有93%的企业已经应用到了套期保值,期货中的套期保值作用会越来越被更多企业所认可和实践。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型施工企业利用套期保值来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不仅是可行的,也是急需施工企业学习和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