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时代的飞速发展,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法和对策,以期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危机;对策
【作者简介】夏锦萍,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校级科研培育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改教材为例”(编号:QN201721);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指委教改项目“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研究:基于眼动仪的分析”(编号:2018CE3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第七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新视角”(编号:2019jgyb27)资助。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变化和危机
教育部2010年颁发《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包括“高职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许多高职院校围绕“要求”做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尤其在顺应信息化潮流中开展的慕课、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急剧发展的同时,问题和危机也相应出现了。
1.学生。从2009年起,第一批90后走进高校;2019年起,高校开始陆续迎来00后。这批年龄段的学生群体显示出他们特有的年龄段的独特特征。很多英语教师反映课难教,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状况屡禁不止。90后、00后的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口头传授、书本中的静态知识不满足,希望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当老师用信息化翻转课堂的教授方式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学生却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依旧倾向于课堂上听课。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学生过分依赖信息化技术和触屏手机。多样化、广阔又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觉得比课堂精彩有用,会从内心质疑教师的能力和学识。
2.教师方面。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不断挑战着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们面对信息化潮流也持不一样的态度。年轻教师过多依赖信息化,使传统的教师灌输式课堂变成由电脑视频灌输式课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制作视频。年纪大的老师对于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难以跟上信息化的脚步。信息化技术如果没有利用得当,会占据课堂成为主角,老师卖力的在台上讲例句、解释课文、展示课件,学生往往稀稀落落地坐在后面几排看智能手机,课堂中的老师成了自作多情的展示者,信息技术成了一种负累。
二、课堂危机下的反思
黄国君、夏纪梅分析本科院校英语课堂的危机,指出英语课堂危机有时代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主平等思想观念的不断深入,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思维方式,还是生活以及交际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阻止不了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90后学生对老师不再敬畏和依赖,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作为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理解是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思考解决方法,才能真正使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危机得到缓解。
三、我国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危机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师要把课堂或者学校实训室变成学生活动、实践的场所,并且模拟社会现实环境设置任务让学生用完成。教师应该布置可以供学生选择的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主动进行实践,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发现学生的个人倾向和能力,能帮助学生选择未来适合自己的职业。
1.教学模式方面的改进。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方面,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提供与其未来工作场景类似的语言环境,创建相关英语任务,开展课堂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和展示,培养学生未来在职场用英语进行的能力。光靠课堂上短暂的40分钟不够,教师应该把课堂的实践延展到课外,开设第二课堂。经过我们的实践,学生对于类似于求职面试、演讲等类型的第二课堂很感兴趣。
2.教学方法的改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机造成伤害。但是,很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将英语课上成了自我表演课。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采用交际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体验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互动和合作的快乐。这类教学法适合高职学生的特性,也与高职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
3.评价体系的改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对过去的一考定期末成绩的方法进行改进,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進步和任务完成的程度。可以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程度、对小组任务完成的贡献度设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小组成员互评的环节。
四、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因为时代和自身的原因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和教育家们也在改革和完善教法和模式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改革。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基于实用主义和建构主义,在当代职业教育都有其先进性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国君,夏纪梅.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2]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 (Wang Chengxu. Trans.)[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press,1990.
【关键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危机;对策
【作者简介】夏锦萍,广东省深圳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校级科研培育项目“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双重视角-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改教材为例”(编号:QN201721);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教指委教改项目“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研究:基于眼动仪的分析”(编号:2018CE33);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第七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新视角”(编号:2019jgyb27)资助。
一、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变化和危机
教育部2010年颁发《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包括“高职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和“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许多高职院校围绕“要求”做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尤其在顺应信息化潮流中开展的慕课、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急剧发展的同时,问题和危机也相应出现了。
1.学生。从2009年起,第一批90后走进高校;2019年起,高校开始陆续迎来00后。这批年龄段的学生群体显示出他们特有的年龄段的独特特征。很多英语教师反映课难教,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状况屡禁不止。90后、00后的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口头传授、书本中的静态知识不满足,希望教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当老师用信息化翻转课堂的教授方式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大部分学生却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依旧倾向于课堂上听课。信息技术的大量运用,学生过分依赖信息化技术和触屏手机。多样化、广阔又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觉得比课堂精彩有用,会从内心质疑教师的能力和学识。
2.教师方面。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不断挑战着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们面对信息化潮流也持不一样的态度。年轻教师过多依赖信息化,使传统的教师灌输式课堂变成由电脑视频灌输式课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制作视频。年纪大的老师对于信息化接受程度不高,难以跟上信息化的脚步。信息化技术如果没有利用得当,会占据课堂成为主角,老师卖力的在台上讲例句、解释课文、展示课件,学生往往稀稀落落地坐在后面几排看智能手机,课堂中的老师成了自作多情的展示者,信息技术成了一种负累。
二、课堂危机下的反思
黄国君、夏纪梅分析本科院校英语课堂的危机,指出英语课堂危机有时代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民主平等思想观念的不断深入,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思维方式,还是生活以及交际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阻止不了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90后学生对老师不再敬畏和依赖,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作为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理解是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思考解决方法,才能真正使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危机得到缓解。
三、我国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危机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师要把课堂或者学校实训室变成学生活动、实践的场所,并且模拟社会现实环境设置任务让学生用完成。教师应该布置可以供学生选择的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主动进行实践,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发现学生的个人倾向和能力,能帮助学生选择未来适合自己的职业。
1.教学模式方面的改进。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方面,英语教师应该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提供与其未来工作场景类似的语言环境,创建相关英语任务,开展课堂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和展示,培养学生未来在职场用英语进行的能力。光靠课堂上短暂的40分钟不够,教师应该把课堂的实践延展到课外,开设第二课堂。经过我们的实践,学生对于类似于求职面试、演讲等类型的第二课堂很感兴趣。
2.教学方法的改进。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机造成伤害。但是,很多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将英语课上成了自我表演课。教师应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采用交际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体验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互动和合作的快乐。这类教学法适合高职学生的特性,也与高职教学的目标不谋而合。
3.评价体系的改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该对过去的一考定期末成绩的方法进行改进,更加注重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進步和任务完成的程度。可以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步程度、对小组任务完成的贡献度设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小组成员互评的环节。
四、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教育因为时代和自身的原因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和教育家们也在改革和完善教法和模式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改革。杜威的职业教育理论基于实用主义和建构主义,在当代职业教育都有其先进性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国君,夏纪梅.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3).
[2]Dewey.Democracy and education (Wang Chengxu. Trans.)[M].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press,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