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山《清史大纲》两度更名原因蠡测

来源 :史学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一山,名桂森,号非宇,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享誉学界的清史专家。1920年至192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期间,以一人之力著成《清代通史》上卷,由此奠定了他在清史学界的地位,被誉为“清史研究第一人”。此后,除继续撰写《清代通史》中、下卷外,萧一山新著迭出,《民族之路》、《曾国藩传》、《清史大纲》、《非宇馆文存》等等陆续出版印行,成为名噪一时学术大家。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顾栋高花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并藉众贤之力,著成《春秋大事表》。从内容上说,此书不但对春秋学进行了重新探讨和总结,而且重地理;从体例上说,表、图与论相结合,且许多表具有浓厚的纪
循环水管道在火电厂机组运行中承担着为机组提供绝大部分冷却水的任务,也是火力发电厂补水量最大的系统。循环水管道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机组的稳定。而钢制循环水
极端寒冷气候条件引起的输电线路覆冰会导致严重的线路过载,短路等现象,造成断线、大面积停电、杆塔倒塌、限电等电网部分或全网停运的事故,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输电线路的直流融
汪藻字彦章,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卒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徽州人,居德兴(今属江西)。
建筑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巴渝地区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利用山形地势特征,取自然之乡土材料,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山地建筑形
锲而不舍的学术追求———访陈振教授许殿才1998年5月8日,我们在北京访问了宋史研究专家陈振教授。陈振先生江苏海门人,1931年1月出生。建国前夕参加工作,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59年毕业。曾任
《刘大年来往书信选》收入的信从1946年到1999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积累了这么多来往信件,真了不起。保存的不只是信,甚至有黄炎培参加一个会议要早退写的一张便条。认真细心,实在
元史研究的力作———评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八卷屈文军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研究,各种史学著作层出不穷,史著的体裁也丰富多采。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