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区域震及远震波形得到中国溧阳1974和1979年地震的断裂机制——在以断层为界的盆地下构造逆转的证据

来源 :世界地震译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部1974年和1979年溧阳地震是两次中强地震,但属破坏性地震。第一次地震于1974年4月22日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区,第二次地震于1979年7月9日几乎在同一地区发生。两地震震中位于两断层的交汇附近,在晚中生代到晚三纪的沉积拉张盆地内。本文利用2°和90°之间的长周期P波、SH波及短周期远震PD波波形,确定两次地震具有逆冲分量的走滑震源机制。这一机制与较早用P波初动解得到的结果有明显不同。后
其他文献
随着4G网络的大规模商用,考虑到成本和室内覆盖问题,运营商采用家庭基站来完成室内4G网络的覆盖。但是家庭基站的大量随机部署,会造成家庭基站间覆盖区域重叠,导致出现同频干扰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各行企业逐渐认识到管理信息化规划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针对管理信息化各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出于资源利用最大化地考虑,绝大多数企业都会同时开展
<正> 引言预测地震危险性方法的发展必然需要多学科的方法,需要能综合现行的模拟地震场地响应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震源和场地特征的地质方法、分析多种大厦及基础设施结构的
社交网络环境下的绿色传播实践必须重视视觉传播领域,图像传播成为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绿色图像问题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探讨绿色新闻发展的
<正> 1000年前,犹太哲人写道:“学者间的争论可增进智慧”。与之相比,Schweig等人要求对选择与他们在新马德里地震带(NMSZ)高危险性模型不同的模型要十分谨慎。我们发现这有
指出建立发电厂DCS系统可靠性评价平台的必要性。定义系统边界结构及功能结构实现模型功能,建立全系统和子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分析DCS系统结构及工作过程,为可靠指标提供依据
针对污水处理站的工艺和控制要求,系统采用工控机(IPC)配套组态软件作为上位主控设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可编程序PID调节仪等组成下位设备,构成IPC+PLC+智能仪表的中型DCS集散控
引言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大洋和海底。这些地震基本上都是由大量地面地震台站记录下来的。然而,从60年代就开始不断尝试用各种海底地震仪进行短期,有时是长期的地震记录(1985,1986)。积累的经验说明了海底记录条件与地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