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镜联合治疗黑斑息肉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斑息肉综合征,又称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syndrome,PJS),具有皮肤黏膜色素斑、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显性遗传3大特点,其主要并发症为肠套叠、肠梗阻和便血。现将我院消化内科和外科三镜联合实施治疗P—J综合征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术(MRCP)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反流性食管炎(RE) 丙氨酸转氨酶(ALT)
肝胆管结石的处理至今仍是胆道外科的难题之一,常需行多次手术。胆道镜下取石虽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但对于肝胆管难取性结石(如某些肝内胆管铸型结石、肝门部或胆总管远端嵌顿结石)的处理仍较为棘手。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我科采用腹腔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了28例胆囊结石合并难取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并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和总结。
胃镜在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有不少患者因恐惧普通胃镜检查而延误病情。超细胃镜(直径〈6mm)的推广,有利于改善此种状况。本研究采用超细胃镜经鼻、经口及麻醉下经口3种检查方式,旨在探讨超细胃镜不同检查方式下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一种通过胃镜介导放置胃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且无需外科手术及全身麻醉的胃造瘘术。利用PEG进行胃造瘘管饲营养,是解决不能经口进食而胃肠功能良好患者营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肠内营养方法。我院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对9例具有适应证的患者采用Introducer法行PEG,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
结肠癌的死亡率在西方国家的位居第2位,男性中仅次于肺癌,女性中仅次于乳腺癌,其死亡率约1/3。早期结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结肠癌多数是由结肠腺瘤发展而来的,而结肠腺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40%。当前,常规结肠镜是筛查结肠癌的最佳手段,它能对检出的腺瘤及时行切除术,从而使结肠癌的发病率降低了90%。但因结肠镜检查疼痛,经常需麻醉,故其在结肠癌筛查患者中的依从性低于25%。随着小肠胶囊内镜
患者男,34岁。因上腹部疼痛2个月行电子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灰白色,血管纹理模糊,距门齿30~34cm黏膜见大小不等黄色颗粒或斑块,最大不超过0.4cm×0.4cm,其表毛糙感,呈纵行走向,散在分布或紧密聚集(图1),取活体组织3快送病理检查;胃体黏膜呈橘红色;胃角拱形存在,黏膜光滑;胃窦部黏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幽门圆形;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呈绒毛状。胃镜诊断:慢性胃炎,食管黄色瘤。食
目的探讨抑郁症伴功能性食管病患者采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抑郁症伴功能性食管病患者(观察组)进行帕罗西丁治疗,动态监测治疗前24h食管pH值以及治疗前后食管动力的变化,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正常人组结果进行对照。根据临床症状评定治疗前后消化系统评分,并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前24h食管pH值酸暴露6项指标与高萍等的正常国人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
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疼痛15h来我院行胃镜检查。胃镜示:胃窦幽门前区小弯侧(距幽门管约1.0cm)见一条块状棕黑色异物刺入胃窦壁,胃内暴露部分长约2.0cm,刺入处少量出血(图1);异物另一端经幽门前区插入十二指肠球腔,露出部分长约1.2cm(图2)。胃镜下用异物钳钳住幽门前区处异物游离端,尽量使异物长轴与镜身处在同一直线上,沿镜身方向取出异物。
放射性粒子定向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对于胆管癌等导管肿瘤定向植入放射性粒子非常困难,为此,我科发明了可承载放射性粒子的塑料支架。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扫查不同大小十二指肠隆起性病变时频率的选择。方法对常规胃镜发现的201例患者210个十二指肠隆起性病灶,根据病灶特征和超声图像清晰度,选择不同扫查频率进行超声胃镜或者微型探头扫查。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对病灶进行相应的病理检查,并将病理检查结果与EUS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EUS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81.4%(22/27)。低频扫描易于显示病灶全貌,对扫查直径≥1.5cm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