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的博物馆线上运营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387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线上展示成了博物馆展示的唯一方式,从实物到二维、三维的展示方式,由可选性转变为唯一性。大范围推广移动终端的博物馆线上体验,使博物馆在特殊时期顺应形势,为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博物馆建设、完善博物馆线上运营、增强观众的线上参观体验带来更多的启示。
  关键词:特殊时期;新冠肺炎疫情;博物馆建设;线上运营
  2019年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措手不及,一种新的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在我国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染开来。正值鼠年春节,原本是中国人民传统的最盛大的节日,“封城”与“隔离”替代了以往的“热闹”与“团圆”。
  在疫情暴发后,我国5000多家博物馆在各地政府的指导下,令行闭馆。春节过后,学校延期开学,企业延期开工,为了抑制疫情的蔓延,全民皆兵,作为普通民众,“宅在家、不出门,就是为国家做贡献”成了广为流传的口号。那么作为博物馆人,我们应该如何使特殊时期的博物馆在闭馆期间“正常运营”呢?
  1 特殊时期的博物馆线上公共服务
  微信公众号是目前博物馆线上公共服务最广泛的媒介,除此之外还有官网手机客户端、数字博物馆线上体验等,不仅可以拉近公共社交平台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还可以让文化信息更易理解。在线上博物馆的服务中,博物馆可推行多结构的知识点,观众可以自行选取感兴趣的知识点,用实事、热点、网络流行与博物馆文化相结合的文案內容来吸引公众的关注。在当前的特殊时期,可以对观众最关心的疫情情况进行解释,从官方渠道搜集信息,利用博物馆服务平台进行传播,使平台内容多元化。对于观众对线上博物馆宣传的意见和建议要积极采纳,对咨询的问题及时予以正面回应,由此不仅可以促进博物馆的线上发展,而且使更多观众接纳线上博物馆文化体验,实现文化传播的高效性。
  1.1 智慧服务与线上展示
  利用自媒体进行展示,利用数据库管理用户,智能化运营、智慧化管理、数字化产品、在线化营销是博物馆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在2020年的这次疫情中,国家文物局发文,要求全国各地博物馆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的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以实际行动响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号召。文件下发后,我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以最快的速度整合数字资源,创新传播方式,通过门户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等载体,搭建云展览和网上博物馆,实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文物知识等内容的数字化、创新化、可视化。
  1.2 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信息多样化推送
  中国博物馆协会微信公众号“弘博网”在疫情期间,除了每天推送疫情相关信息,还将各大博物馆内容要点总结并及时推送给观众,并推送“科普战疫情,居家答题赢大奖”等活动。截至2020年2月底,国家文物局已分五批推出200多个线上展览,把全国各地以省为单位的线上展览进行总结,方便观众阅览。济南市博物馆线上征集抗“疫”作品,提高青少年面对疫情乐观积极的健康心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举办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手抄报线上作品征集活动。敦煌研究院推出云游“数字敦煌”,语音、图、文相结合,观众可自主选择莫高窟的洞窟欣赏……诸多博物馆及时性、热点性推出特色线上公共服务,结合当下疫情,既迎合大众的口味,也拉进了与大众的距离,最重要的是传播正能量,稳定民心,减少疫情给民众带来的恐慌。博物馆人在疫情当前的时刻,虽然不能像医生那样冲在一线,但我们可以尽微薄之力,在后方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滴的贡献。
  1.3 大数据环境中的公共服务
  新媒体时代是各种信息互通交融的时代,数据产生、分享、交换、应用、积累,从而促进革新、完善和发展。大数据时代也是博物馆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
  在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中极重要的一项就是互动服务,大数据环境下更能增强观众的线上互动性。尤其在抗击疫情“宅”在家的状态下,观众刷手机的频率大大提高,博物馆线上体验既有展示又有互动,很多博物馆推出了线上答题、互动直播、有奖竞答等形式的互动服务。这种充分利用线上手机端渠道增加和公众的交流互动,不仅有效稳定了文物爱好者和粉丝群,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观众数据库,在线覆盖面广,操作便捷,具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博物馆在此次突发疫情事件中,充分提高服务意识,延伸服务内容,借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更新最新情况,安抚公众情绪,和各行各业共同渡过难关。
  2 公共平台的提升
  2.1 设置专门的宣传机构
  线上宣传和线下宣传的方式和方向有所不同,线上宣传需要更专业的人来设计宣传文案,对于素材的挖掘、整理和提炼,根据自媒体的特点,有了更专业的要求。
  2.2 认准受众群体目标,使传播更有效率
  由于自媒体更新量大的特点,用户可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标题、图文不足够吸引眼球,就会被“刷”走。但也不能不求实际,一味夸大其词,哗众取宠,文案设计人员要抓住受众群体的需求,从性别、年龄、学历、职业等角度,有针对性地传播,可精准冲击,可诙谐幽默,可欲说还休。
  2.3 分门别类,重点策划
  从“人”的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结合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宣传;从“物”的角度出发,如馆藏文物的内容延伸,找准切入点;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有深度地研究,将前期的知识累积有的放矢,传播的内容经得起推敲,尽量做到无争议;从“时事”角度出发,对目前人们所关心的时事、政治要闻做好归纳,准确而真实地传播,明确自身的立场。
  2.4 分享的重要性
  线上宣传内容的分享是扩大阅读量最重要的方式,设置个性的分享图片、文字、标题,使内容生动有趣,可增加被分享的可能性,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3 结语
  故宫学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说:“在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优秀群体,应当进一步将社会服务意识上升为使命,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质量,通过体制改革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博物馆事业,同时提高博物馆的资源使用效率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博物馆文化产品和服务。”当人们正沉迷于现有博物馆运营模式的时候,博物馆“互联网+”时代来得猝不及防,促使博物馆发展脚步的加快,建立高效的新媒体平台运营机制,将线下博物馆没有发挥出来的价值,通过线上新媒体平台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加有效地传承历史、弘扬中国文化、发扬世界文化、提升观众的服务体验。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艰难时期,在特殊的国难时期,博物馆人用智慧开拓博物馆建设,和祖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参考文献
  [1]陈启祥.二维码在博物馆线上文化传播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7(4):51.
  [2]刘洁.论在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的运营宣传[J].中国民族博览,2019(11):223-224.
  [3]范巍娜.探究新媒体在博物馆展示传播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20(3):213.
  [4]陈杰.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革新[J].文传媒论坛,2019(14):110-112.
  [5]许冰彬.新媒体时代博物馆的线上展示与公共服务[J].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2015(6):261.
  [6]刘洋.熬出老汤新滋味 烹制文化自助餐[N].中国文物报,2020-01-21(006).
  [7]单霁翔.进入服务时代的博物馆管理[J].敦煌文物,2013(3):31-39.
其他文献
摘 要:长城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是展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窗口。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考察时指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一定要保护好。秦皇岛是全国长城资源的优势城市,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城保护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进长城保护与开发利用,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关键词:长城;保护;利用  长城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是展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窗口。2019年8月习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同时造成了一些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的破坏,导致城市记忆消失。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人文精神等,是一座城市的魂魄。文章主要就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进行探讨,并进行简单的评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南京长江路;发展;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是整个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城市的建设
期刊
摘 要:编钟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先秦时期延续至今,不同时期的编钟有不同的特点,但也都显示出其所代表的时代特点。中原地区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认识和研究古代灿烂的文明必须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列为重点。中原出土的众多青铜乐器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集中反映。乐器作为音乐借以存在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乐器既与一般器物一样具有年代、器形方面的鲜明特征,又具有发音、奏乐的特殊效用,其形
期刊
摘 要:重庆市万州区良公祠作为西部民办博物馆,现实存在着包括资金缺乏、国家政策法律支持力度不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文章对西部民辦博物馆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良公祠;民办博物馆;发展对策  博物馆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都是政府拨款支持其发展。国内存在着官办和民办两种博物馆形式。与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官办博物馆相比,民办博物馆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由于各方
期刊
摘 要:陈少梅作为近代美术界的一朵奇葩,除了他给我们留下的大量艺术真品以外,还有他对北宗山水的研究及对绘画教育的贡献。可惜他英年早逝,留给后人无限的惋惜和遗憾。  关键词:陈少梅;绘画;艺术  陈少梅(1909—1954),名云彰,又名云,字少梅,号季升,入“湖社”后号昇湖,以字行,祖籍湖南衡山。陈少梅幼年从父陈嘉言攻习诗文书法;稍长便随父到北京,住在宣武门外烂漫胡同湖南会馆。15岁加入由金城、陈
期刊
摘 要:经幢是一种介于建筑与石刻之间的佛教法器。它是佛教在与中国本土艺术文化融合当中的独创,之前没有出现过,之后也仅仅是在日本、韩国等汉文化圈覆盖的地区存在。它发于唐也盛于唐,历经五代、宋、辽、金依然流行,只是功能有所发展。在辽金时期,墓幢成为经幢的重中之重。元代以后,因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造幢的风气渐渐衰弱,但从未灭绝,民国时仍有经幢的建造。同时,日本、韩国等地都存在经幢,但是数量远远不及中国
期刊
摘 要:在古籍修复的诸多环节中,漂洗古籍书页对保护污染严重且纸质较好的古籍尤为重要。但是在选择古籍书页漂洗方法的过程中会出现选择不当的情况。文章以漂洗一册清末民国石印本《增像全图加批西游记》的书页为例,着重对古籍书页的漂洗方法、漂洗液的选择应用、漂洗液配比的方法、漂洗工具的使用进行深入探究,使漂洗方法在应用时变得更加科学、严谨。  关键词:古籍修复;修复原则;书页漂洗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籍的书页
期刊
摘 要:文物是我们读懂历史的一部史书,也是我们看清过去的一面镜子,任何一处(件)文物古迹都堪称不可复制的瑰宝。历史很神秘,我们想要探访古人的生活方式,但没有人能回到过去,文物便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条件。文章介绍了河北省蔚县关帝庙内的《百工图》壁画,并从中感受到清初蔚州地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特色。  关键词:蔚县;关帝庙;《百工图》  中国有一句古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见在古代便出现了众多行
期刊
摘 要:公众考古的形式有很多,如发行关于考古知识的通俗易懂的图书;考古文博类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的设置;考古工地的参观和实习;举办线下的考古讲座活动、电视、网络播出考古文博圈知名学者的讲座、论辩;电视、网络播出考古发掘的现场视频等。但由于形式上的不足,公众考古的效果不是很好。通过当下流行的真人秀节目形式与公众考古结合,推出考古真人秀的公众考古节目。考古真人秀可以寓教于乐,产生很好的公众考古的
期刊
摘 要:1997年,北京文物局批准成立的一批以古陶文明博物馆、观复博物馆为首的民办馆,是我国民营博物馆的伟大开端,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极大进步,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法律地位不明确、经营不合规范、运营资金短缺、教育功能缺位等。文章以作者在古陶文明博物馆的实习经历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全面系统地对古陶文明博物馆现处困境加以解读,并就应对策略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民营博物馆的经营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