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建筑的美学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kolxsb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是通过人类的造物活动把思维和意识物质化的过程。马克思说,人不仅按照客观规律来创造,而且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建筑就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活动,因此,建筑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会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里去。由此可见,建筑是人类按照客观规律和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活动。所以说建筑史也是人类心灵的发展史,每个时代的建筑就是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尺。
  【关键词】:建筑意;美学;审美
  1932年,梁思成、林徽因在《平郊建筑杂录》中第一次提出了“建筑意”的思想。他们说:“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审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异的感觉,在‘诗意’和‘画意’之外,还使他感觉到一种‘建筑意’的愉快。”简单来说,“建筑意”可以理解为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艺术化了的技术,是以技术为基础的艺术。建筑具有本身独特的物质属性,远远超出了诗和画的形象。“建筑意”的具备不仅仅取决于科学技术与艺术这两种因素,建筑文化意蕴还来自哲学、科学、社会学、美学、历史学等多种文化的综合,“建筑意”离不开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是由审美意境升华而成的,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是建筑意象和建筑意境的合二为一。“建筑意”能给人精神上的文化熏陶与濡染,只有经过一定的艺术和工艺,将一系列文化信息和素质蕴含于建筑之中,使建筑具有一定的文化与精神,才能构成建筑意的形式。当审美主体进行审美时,需要将人的一定情感投射到被审美的对象之中,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心理现象,也就是审美移情。只有那些融合了一定的审美情趣与意义的建筑形象,才能给予建筑意象的联想与意境的构建。同时,观赏主体的内在感受力与知识的素养也成为“建筑意”产生的制约因素。对建筑师而言,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将生命和灵魂融入到建筑创作之中。对观赏者而言,懂得审美方式,才会在建筑审美中将自己的情绪释放开来,真正的感受到“建筑意”。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变迁,建筑的建筑意经受了时间的洗礼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与转换。一座城市、宫殿、陵墓,建造之初它的建筑意在于表现王权的显赫之类,然而数千年之后却转换成为了建筑文化的名胜古迹,最初的建筑意也相对削弱甚至转变了。譬如,中国传统园林的建造之初,其“意”主要运用在军事、生产生活等方面。经过时间的流逝渐渐成为皇权贵族争奇斗富、文人墨客躲避世俗、隐逸的地方。
  建筑的美是丰富的,它给审美者带来的美感是非常特殊的,是形式之美、精神之美和人文之美等融汇成的美之源泉。从古到今,对各个门类艺术的意境和对意境本身的美学内涵的探索和研究浩浩烟海,但是,梁思成是第一次从建筑学的角度来阐述它。在“建筑意”里,建筑是一种人造的意境,是艺术化了的自然环境,而这种自然是指建筑艺术所产生的意境,一种很特殊的艺术意境,同时还指审美者和建筑的精神契合和交融。在建筑意这个概念中,梁思成并没有涉及到什么技术和科学等理性词语,而是将建筑从实用物体还原到它给人的第一印象上,初次的目睹,建筑并不是作为居所或使用的事物呈现在观赏者眼前的,它给人最初的感受,是无以伦比的美丽外形,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美感,非常感性的形状。在梁思成心中,真正的建筑审美是忘我而高尚的,真正的建筑美感是超然而庄严的,建筑美是整体性的。这种将单座建筑物和整个环境联系起来欣赏的审美方式,正是后来被广泛认可的环境艺术观念。建筑本身是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同时这个艺术品又可以自然地与它周围的天然环境融为一体,而不是唐突地独立在环境的中央。建筑是和谐的,不仅是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外形和谐优美,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令周围的环境显的更加的高雅和富有美感。当建筑物能与周围的环境相契合,能与天自然融为一体的时候,它的美才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建筑的美在于它可以引起人的精神愉悦。中国建筑作为一种美的艺术,它的存在就是美。但它的美同时也是深深的包含在它所具备的精神之中,它能引起审美主体至善至美的感觉和想象。更进一步的描述建筑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建筑可以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人文底蕴是建筑的根基。
  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相互交融渗透,成就了艺术的意境。意境理论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具有多层次性,常常成为衡量艺术水准高低的依据。景以境出,园林艺术有机地摄纳了书画艺术的独特意境,以景观的变化多端和意境的深远来显现出化有限为无穷的审美特点。探求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意”,实际也就是在探寻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意。中国古典园林在各类建筑中是最少功利性,而最具艺术性的。它是中国人情感上的寄托,心灵的归宿。中国园林又称为“文人园”,园林之筑出于文思和画意。古人诗文和山水画中的美妙意境,成为园林造景的题材。如果说山水诗画是人化的自然,中国园林则是自然的人化。山水诗画是自然风景的缩影,诗人将自己的心灵移情于自然山水,中国园林微缩了自然风景,把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感悟现实化。园林是一种精神创造,是人的精神物化的产物,是一种生命意象的升华,是一种感悟自然的精神折射。置身于中国园林中,足不出户便可以与自然山水亲近,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心灵的净化。想要真正读懂中国古典园林,就应该了解这些文人墨客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如何,命运遭际如何。他们在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等方面有审美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中间出现了隐逸文化这一现象。中国文人墨客的骨子里都有一种悖逆的情愫,显现出了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性:既受儒教影响,渴望“达则兼济天下”,建功立业,又深得庄禅精神的浸渗。“穷则独善其身”,往往徘徊于似隐非隐之间,于是有了“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抉择。
  “建筑意”是结构形式和审美意识以及营造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有机结合。它既具有传统建筑意境的审美特点,又具有现代形式美的特征。同时还必须使建筑的形体、体量、形象、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使之具有统一变化的整体美。此外,“建筑意”还应该直观或者隐喻的反映出一定社会生活的的性质和精神,甚至是某些特定的思想内容,从而熏陶和感染人们的思想感情。“建筑意”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发展与变革,美的观念会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但是无论何时“建筑意”都是建筑审美的一个关键词,是建筑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点。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审美倾向泛滥,我们就更加应该在继承传统审美文化的精髓下不断的追逐“建筑意”,构建一种有生命的,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建筑观点。培养我们对历史作品的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我们在建筑创作中对“建筑意”的展现。
其他文献
【摘要】:Bionic design is based on the shape and internal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design powerful, vivid appearanc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design. Throughout history, mankind has continued to learn from
期刊
【摘要】:现代审美对音乐艺术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跨界音乐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就是根据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而产生,满足大众多样的审美要求,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本课题通过对跨界音乐的发展进行阐述,体现古典与现代音乐语言的交汇现象,并展示跨界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揭示其音乐现象背后的本质,即现代审美的多样性和融合性。  【关键词】:古典;现代;交融;跨界;多元  对于今天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来讲,想要
期刊
【摘要】:摄影术的诞生给西方绘画艺术的风格及流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摄影术出现之前,西方绘画是以“摹仿”为主流的古典写实主义的绘画,追求与自然逼真,画面造型严谨。摄影术出现之后,西方绘画主要以“表现“、“抽象”为主流,画面多以表现画家的主观情绪,画面的造型不完全以自然逼真为最终标准。摄影对近现代西方美术观念的嬗变与重建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光感;形式;关联性;欧洲绘画  一、摄影术
期刊
时间:东晋时期  人物: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45岁,以下简称父  王献之,王羲之之子,8岁,以下简称儿  王夫人,王羲之之妻,40岁,以下简称母  幕启:台上一桌二椅,后幕布为青葱竹林映衬的兰亭,案上放纸、砚台、毛笔,灯光打于后幕,前面无灯光。  (一)  【背景音乐: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倦。须臾十
期刊
【摘要】:油画作为一种绘画语言,从它产生之初就带有浓郁的欧洲人文色彩。当19世纪末20世纪初油画作为外来文化由留洋学生引入中国之后,这种外来文化不断地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本文以20世纪油画被引入后发展为主线,以写意性绘画作为契入点,列举国内成功将油画和中国绘画结合的油画家,以及他们创作出极具本土性的杰出画作,来解读绘画中写意性对于现当代油画发展的推动作用。  最后,说明中国绘画意性在绘画语言中所具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从油画的角度解读阿恩海姆的“表现”理论,分析构成的因素。意在深入研究“表现”的重要性,以期对以后的绘画创作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表现;阿恩海姆;歌德  进入研究生阶段有幸学习了阿恩海姆的一些理论,了解到阿恩海姆(鲁道夫·阿恩海姆) (1904—2007)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早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移居美国,后加入美国国籍,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他的要
期刊
【摘要】:中国当下有自己成熟绘画风格特点的女性油画家非常之多,在这里仅列举两位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女画家为例阎平和喻红,并以他们的绘画作品和语言风格进行阐述,首先从对其二人的绘画艺术理论的阐释中理解、分析一下油画的诗意化问题。再通过对其作品及其艺术理论的论述,进一步深化对于油画诗意化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女性画家;诗意化;女性形象;风格  谈到油画的诗意化,我们在题材上不得不提到女性形象。
期刊
【摘要】: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既充分体现艺术性又能体现实用性的视觉展现,中国悠悠五千年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在平面艺术设计中可以充分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其中汉字艺术就是可行的结合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汉字和平面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而在汉字艺术和平面设计艺术结合的尝试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平面艺术设计;汉字艺术;结合  文字是人们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出现代表着
期刊
【摘要】:禅宗美学思想一直以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禅宗思想提倡朴素、自然,这些元素被人们逐渐的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使得室内文化更加的多样化。本文以创新住宅文化为目标,探讨禅宗的美学思想在现代住宅室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希望为住宅室内设计形式和风格方面的创新提供更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禅宗美学思想;住宅室内设计;实际应用  佛教自从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不断与中
期刊
【摘要】:考古是通过工作者亲手挖掘,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在今人面前,帮助人们对当时生活,文化及艺术研究。真正的重大发现,当然包含相当数量的珍品,但其根本意义并不在此。重大的考古发现,应当对人们认识古代历史文化起重要影响,改变大家心中的一个时代,一种文化,乃至一个民族的历史面貌。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之所以震惊世界,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出土了历经两千多年而不朽的西汉女尸。与不朽女尸出土的3000多件(套)文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