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魏书生的故事之五十三:用“好我”压倒“坏我”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3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8年秋季,盘锦市实验中学的又一届新生入学了。开学时还来了不少客人和家长,魏书生校长正忙着请副校长、主任分头接待。这时一个学生跑来报告:“魏校长,你们班的学生打架了!”
  教书这么些年,开学第一天学生就打架,这种事还是头一回遇上。
  魏校长把两位同学请到办公室。一位叫李世国,是出色的运动员,跑跳投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同学威信高,在同年组男同学中说一不二。另一位叫梁强,膀大腰圆,为人坦率、直爽,学习成绩不好,为了进魏校长的班级,设法跳级办了学籍。
  魏校长起初很生气,想狠狠批评他们一顿,但看到他们知错和害怕的样子,心想,生气和过火的批评并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于是,他暗自嘱咐自己要心平气和,要启发他们自己战胜自己。
  魏校长出乎意料地说:“你们别紧张,听说你们打架了,重点打的哪几个部位呀?现在还疼不疼呀?需要不需要到医院看看?”
  他们听魏校长这么一说,原来紧张的神经立刻松弛下来了,准备挨训和对抗的戒备心理解除了不少,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不用,没事,没事。”
  魏校长放心地说:“没大事就好了,大家就都轻松了。你们是不是也感觉轻松了?倘若打伤了,打残了,打胜的,打败的,是不是都要吃苦头?”
  “那自然。”他们不好意思地对视了一下。
  “我知道你们本来不想打。”他们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感觉老师理解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们真不想打架。”
  “为什么不想打架?”
  他俩你一句我一句抢着说:
  “打架的时候提心吊胆,怕别人打伤了自己。”
  “打轻了,怕吓唬不住对方。”
  “打重了,打到要害处,打伤了,打残了,把祸闯大了,对人对己都不好。”
  “打败了,怕被同学看不起,丢面子。”
  “打赢了呢,也害怕,走在路上,或走黑道提心吊胆,总怕对方再勾结别人报复,搞突然袭击。”
  “打完架,在学校怕老师批评,怕学校处分;有时还不敢回家,怕爸爸打。”
  魏校长听他们说出了一系列不想打架的原因,便给以充分的肯定:“这确实是你们的心里话,但这只是你们心中好的方面。如果全是这个‘好我’当家的话,你们的架还能打起来吗?”
  “我们要总这么想就打不起来了。”
  “这说明,你们脑子里还有一个坏的自我,想打的自我,是吧?那坏的自我是怎样想的呢?”
  李世国说:“外校的同学过去和梁强不和,说梁强背后讲我的坏话,还说我不敢打梁强。我想逞能,下午就找梁强的麻烦。”
  梁强说:“他找我的麻烦,我想自己也不是好惹的,决不能让着他,头脑一热,什么纪律不纪律的,全不顾了。”
  他们又谈了自己内心深处一些不好的想法。
  魏校长请他们各写一份心理活动说明书,题目便是《两个自我》。
  李世国写《两个李世国》,梁强写《两个梁强》,都写各自的心灵深处在打架这个问题上怎样想,怎样辩论,今后采取什么具体办法,使自己的“好我”强大起来,进一步压倒“坏我”。
  从此以后,直至毕业,这两位同学相处得很好,再也没打过架,并且都为班级做了大量的好事。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一、运用多媒体弄清文章篇章结构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