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要有共赢思维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hod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赢”者,胜也、利也、赚也。所谓“双赢”、“共赢”,是近年来常说的口头语,常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或出现在利益关系的互动、谈判、协商中。其实,共赢就是双方或者多方都得到利益、得到好处,而不是一方亏了、一方赚了,更不是两败俱伤。
  
  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提出共赢的需求
  
  从历史上的国与国关系来说,安宁是暂时的,战争连绵不断。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直到抗日战争,很大程度上都是遭受外敌入侵和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在那个抗敌年代,当然只有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没有共赢可言。
  然而,时代总是发展、历史总是进步的,这种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准是: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到来、科学技术发达、人民生活安居、家园环境美好,“地球村”的概念已经出现,空间探测加快,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反对恐怖势力等问题上,国与国之间必须合作和协调。这种发展和进步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是,绝大多数人的理想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对话、不要对抗;要和谐、不要混乱。在发达国家的情况甚至是:要增加工资,不要暴力;要改善生活,不要革命;要增加议会席位,不要推翻现有政权。
  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我们的方针,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体现。我们党审时度势、权衡全局、放眼世界,胡锦涛于2005年4月22日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最早提出“和谐世界”理念。此后,他在出访俄罗斯、在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上、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都分别论述了“和谐世界”的问题。在此前后,中国领导人在各种国际场合也相继提出建设“和谐亚洲”、“和谐中东”、“和谐东北亚”等建议。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郑重指出:“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理论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交的总体指导思想,这一理念为今天所述的共赢思维、共赢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在这种客观实际需要的条件下,共赢的思维越来越强烈,共赢的活动越来越频繁。
  
  二、领导者务必要有共赢思维,顺应历史潮流
  
  从思维意识来说,领导者务必要有共赢思维,顺应历史潮流。无可否认的事实证明,树欲静而风不止,动与静是相对的,独占与共赢、竞争与协调、矛盾冲突与和谐平静也是相对的。如果领导者是领先一步、导引群体的佼佼者的话,那就应该以敏锐的目光审时度势、正视现实、判断未来,看到动与静同在、斗争与共赢并存,特别要看清在今后的经济社会活动中共赢更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在脑子中形成共赢的思维。思想先行,才能有真正的行动。只要我们放眼看看世界,那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维就将受到触动。以企业为例,国家经济活动的载体主要是企业,而企业经营的利润追逐不再是以搞垮对家为目的,而是希望双方盈利。李嘉诚是坚持共赢原则的杰出代表,他的名言是:“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只拿六分。”他精明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别人多赚两分,所以,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结果他多赚了未来,而双方、多方都赚得钵满盆满。稻盛和夫是日本屈指可数的企业家之一,他的经营哲学就是自利和利他。稻盛和夫认为,自利是人的本性,没有自利,人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同时,利他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没有利他,人生和事业就会失去平衡并最终导致失败。
  从领导职责来说,领航导向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求领导者十分关注国家外交和经济社会中的各种潮流的涌动与趋势,包括对各种明显的潮流和潜在的潮流的关注、思考和分辨。凡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和生存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就要顺应和推动。比如,在国与国的外交活动中,大家都公开地或默默地接受一个观点:“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多的矛盾双方都在寻求对话机制来解决争端,寻求共赢。在国家之间的项目合作中,如中俄、中哈(哈萨克)的石油合作开发,中国在缅甸铺设输油管道,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等等,都是建立在共赢基础之上的,都是以共赢为目标、以共赢为目的进行运作的。地方的招商引资更是如此,地方政府必须让利,并做好各种服务,投资方出资之后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回报,否则就将是“一锤子买卖”,甚至谈判破裂、无法合作。即使台湾问题的解决,我们的方针政策也变得越来越务实,主张“和平统一”,而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主张通过谈判实现两岸统一,时间上我们可以耐心地等待。这样做,实际也为了海峡两岸的双赢,最终实现祖国统一。
  与共赢的思维相反,就是以邻为壑的操作、坑蒙拐骗的行为、仗势凌人的欺诈。实际上,这种独吞赢利的做法只能得逞一时,损人未必能够利己,因为受害被坑的另一方都可以拿出反击的撒手锏。比如中国受到某些国家的反倾销、加税、人民币升值之类的经济压力,我们的反击措施之一,首先是“依据世贸规则对稀土出口实行有效管理”,进而成立稀土工业协会,掌握稀土的定价权,提高稀土出口税,等等。这一“出手”让某些国家不得不有所收敛。又如有的发达国家仗着财大气粗、科技进步,在非洲大肆砍伐森林,在海洋大量捕杀鲸鱼,似乎他们取得了一时的巨额效益,但最终结果是导致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严重破坏,直接影响气候恶化和海洋生物物种频危,实际上地球人类都受到了影响。上述例子说明,共赢才是出路,共赢才得人心,只顾自己利益,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领导者共赢思维导引下的社会实践
  
  领导者特殊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远见卓识、气量恢弘、深谋远虑,善于从时间的长远和空间的宽阔去考虑问题与处理问题,善于对客观世界进行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形成战略思维,从而更好地解决整体活动的目标、方向、未来、成败和根本性的问题。这种战略思维,主要包括系统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全局性思维和长远性思维。而今我们讲的共赢思维,都与上述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当今社会,领导者更应该站在全局和长远的高度,站在系统和辩证的角度,在共赢思维导引下开展领导活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其实,所谓共赢,就是处理好利益关系,包括处理好物质利益、精神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关系。作为领导者的共赢,主要体现在处理好以下关系:
  在共赢思维导引下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所谓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就是当好被领导者。为此,被领导者必须主动做好本职工作,以自己的精明能干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奠定与上级相处的基础;被领导者必须避免伤害与上级领导的感情,千万不要背后说三道四,损害上级领导的自尊;被领导者必须正确对待上级领导的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特别是不要当面当众顶撞、让对方难堪和羞辱;被领导者必须理解和宽容自己的上级,换个位置思考一下,对方也有对方的难处;必须给上级领导安全感,不要搞小动作、打小报告;上级领导也有困难的时候,应多一点雪中送炭、多一点支持和理解。
  在共赢思维导引下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是相对而言的。要做好一个上级领导者,面对下级被领导者必须在利益问题上公平公正,无私牵挂少,明理天地宽;必须在待人的问题上一视同仁,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必须在态度的问题上平等相待,好话一句三春暖,尽可能做到扬善于公庭,规劝于密室;必须在管理的问题上宽严适度,管而不死、放而不乱,恩威并治;必须在下级被领导者面前善于建树自己的威望,彰之以德、传之以情,示之以才、成之以绩,立之以威、警之以众;注意为被领导者谋利益,搭建其展示才华的平台,困难时多一点扶持和关心。
  在共赢思维导引下处理好与副职的关系。怎样当好一个正职领导?至少应该这样做:在领导班子中起核心作用,科学决策时起主导作用,干部群众面前起表率作用;对待副职充分授权不包揽,平等待人不霸道,积极鼓励不妒忌,全面了解不偏听,关心副职不冷漠;带头搞好班子团结,努力做到作风民主、公道正派、宽容大度、建章立制,尤其处理好两个同时存在的正职(如党政)之间的关系;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敢于负责而不优柔寡断,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完善班子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把握和处理好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制,在工作方法上做到“大事(集体)议了做,小事(责任人)做了说”。
  在共赢思维导引下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怎样当好一个副职领导?其实,副职总是多数,副职是踏上正职的阶梯,能当好一个副职才有可能当好一个正职。怎样当好一个副职领导?至少应该这样做:在位置上,要定准、定好自己的位置,不要越位、缺位、错位,而应该恰如其分地、适时适中地到位;在心理上,坦荡乐观、固守淡泊、随遇而安、能上能下,学会自我调适、自我安慰;在行为上,低调不张扬,有才不卖弄,支持、拥护正职领导在班子中的指挥地位和主导地位;在工作上,勇于负责自己分管的工作,恰到好处地发挥应有的领导作用,在班子中发挥助手作用、参谋作用、执行作用和协调作用;在对待正职的关系上,要尊重但不吹捧,要服从但不盲从,要到位但不越位,主动与正职沟通联系、及时请示汇报,维护正职的威信,尤其在公开场合万不可让正职难堪尴尬。
  在共赢思维导引下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品德高尚的人,至少应该从以下方面去把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强加于人、为难别人;坚持忠孝仁义的准则,对祖国忠诚、对父母孝心、对百姓仁慈、对朋友仗义;“敏于事而慎于言”,物质享受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低调做人、韬光养晦;注意个人的修身,慎其独也;防微杜渐不腐化,警钟长鸣告诫自己;以中庸之道修炼,不走极端不偏激;以诚信为本,“君子诚之为贵”;与人为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次,如何与人相处?至少应该从以下方面去把握:慎开口,给自己的嘴巴加把锁,不要信口开河、随意表态;少承诺,保证信誉、讲守信用、说话算数、落地有声;会赞美,赞美别人的业绩和成功,不要抱着酸溜溜的心态,不要放弃赞赏和鼓励别人的机会;不争论,探讨问题但不是争吵,坚持个人见解但不是逞能;勿造谣,不说三道四、不议人长短,不拉扯是非;忍流言,对别人的议论不计较,对流言蜚语别着急;解积怨,以直报怨,不结冤家,不要记仇;忌眼红,各有各的本事,不要嫉妒别人超过自己;报恩泽,知恩图报,饮井不忘掘井人。
  上述都是讲关系的处理,实质上也是利益关系的沟通和协调。这种种关系理顺了,利益关系就和谐、和睦、和顺,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得到好处,实现双赢、共赢。
  作者: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学术顾问、广西领导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校教授
  (责编/于亚博)
其他文献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道出了民心向背、舆情民意对统治者的生死攸关。足“兵”、足“粮”,还必须足“信”;去“兵”、去“粮”,但不能去“信”,体现的是古代统治者对自身统治合法性的又一重自觉。金融危机背景下,温总理也强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充分肯定了社会心理和精神性的软要素在特殊时期所具有的抗风险、渡难关的超强效力。同样,社会心态之所以引起关注,并纳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视野
李家沟口是河北省平山县中部的一个小山村,是解放战争后期中央马列学院所在地。从1948年7月党中央决定创办马列学院到1949年3月移驻北京办学,中央马列学院卓有成效地展开工作,为党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理论干部和宣传干部,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大规模的党校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  1948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向华北局、华东局、西北局、东北局、中原局和晋绥分局发出建立高
2010年9月14日,执政的日本民主党举行了代表(党首)选举。菅直人以较大优势战胜了挑战者小泽一郎,组成了新的内阁和民主党的领导班子。日本国内政局经过这一轮变动之后,有些什么
2009年9月26日,国务院批转了发改委、工信部等10部委《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高层密集调研,似乎也是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做铺垫。产能过剩和结构调整,再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当前产能过剩的基本状况    目前,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传统行业的低端产品上:钢铁、水泥、玻璃和化工。例如,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为6.6亿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的一个很大变化是民营经济蓬勃兴起。现在全国拥有3400多万个体户和840多万家私营企业。中国人口按13.4亿计算,大约每30人就有一家民营企业在为其服务,中国的民营企业可谓星罗棋布。  星罗棋布的民营经济占用了全社会30%到40%的资源,包括信贷资源、金融资源、政府资源和自然资源。那么,民营企业上缴的税收是多少呢?现已占到了国家全部税收的50%到6
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入不敷出现象不仅是中国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世界性难题。在承认公共服务的国家化(福利国家)、市场化(福利经济)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福利社会),目的,是谋求在国家财富再分配过程中建设一个公共服务社会系统:构筑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系统,准确地定位和建构“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力量,具体地发展出一套面对个人的“福利权利”与“福利义务”关系。该系统强调每个人(包括农村人口
今年2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8点意见。其中第7条指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微博诞生两年来,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微博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特别是今年,从“郭美美网上炫富”到“7·23动车事故”,在一系列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都显示出强大的
文化市场是一柄双刃剑。健康的文化市场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鸣锣开道;不健康的文化市场阻碍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给社会进步和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荆棘。在文化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需要健康的文化市场。    一、什么是健康的文化市场    健康的文化市场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符合人类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市场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