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yid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学生小学阶段学习成果的好坏,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学科的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因为语文学科有其基础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学生对于语文学科学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基础性;阅读技巧;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94-01
  对于语文科目的教学,阅读部分是重点,因为阅读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对于语文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涉及到学生自身的语感水平和情感体验能力的情况,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阅读技巧的讲授和培养十分重要,只有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才能充分的理解文章内容和寓意,才能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成绩。
  一、打好基础,增强阅读的准确性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还不高,所以对于学生阅读技巧方面的培养,必须从基本的语文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出发,只有学生完全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为具体的语文文章阅读做好准备,才能真正提高语文阅读时的准确性,而准确性恰恰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达到的要求,这样才能为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打好基础。比如,在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提前布置下对于本课的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自己预习的过程中,找出本课中出现的生僻字、词,并通过查字典等方式解决字词问题。其次,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示范性朗读,要求学生在自己朗读的过程中,检查自己的课前预习情况,并注意学习老师的语气和情感。在示范阅读完毕后,让学生举手说明自己有哪些还不会读或有不同异议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再次,让学生给本课文章标出自然段,然后在班级中选取不同同学进行分段落朗读,在学生阅读后,纠正学生阅读过程中发音错误和阅读不足之处,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自己的还应提高之处。最后,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易错地方的字、词、句子整理出来,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再次进行阅读强化,真正消除本课中出现的困难知识点,让学生对本课知识完全有效吸收和消化。
  二、调动感情,提高阅读的情感性
  阅读的准确性只是进行语文阅读技巧知识讲授的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情感调动和投入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理解阅读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并能产生强大的情感共鸣,只有这样,学生阅读出来的文章才具有感情,才具有吸引力和魅力。对于学生阅读情感性培养的这一过程,也是对于学生情感丰富性和阅读能力提高的锻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让学生解决掉字、词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依据自己对于文章的感受和理解,大胆的去阅读,从而锻炼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自信心。然后,教师要在课堂上对于本课文章内容、含义等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到课文中那种对于“五星红旗”的自豪感和作者寄寓的爱国热情。在讲解后,把班级学生按照人数的多少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阅读技巧和情感方面的讨论,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找到文章阅读的最佳方法,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最后,在每个学习小组之中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本课文章的阅读,其他同学在听取阅读后,说出他阅读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实践中,不断揣摩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达到最佳的情感投入状态,提高学生阅读的情感性。
  三、加强练习,强化阅读的理解力
  在语文学科的阅读中,会涉及到小说、文言文、古诗、现代诗、散文、现代文等多种阅读体裁,每种体裁的阅读要求也都是不一样,但是归根到底,无论对哪一种阅读体裁的阅读都以学生的理解力为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反复的阅读练习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达到快速理解文章涵义、准确把握文章情感的阶段,从而在阅读过程中避免“不知所云、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等问题的发生。
  比如,在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对本课文章进行认真的翻译讲授,让每个学生都能准确的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并能准确把握本篇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及人物形象。其次,在班级中让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对于这篇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并试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去阅读课文,对于阅读课文较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于还没有掌握阅读技巧的学生,要给予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情感方面的引导,并要求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反复的阅读,直到达到十分熟练,甚至可以背诵的程度。再次,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光光局限于这一篇之中,而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搜集到几种不同类型的文言文课文,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阅读和练习,使学生在多次的练习中,达到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的目的。最后,要给予学生布置课下阅读任务,让每个学生全面分析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根据自己的不足选取不同体裁的阅读作品进行强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生语文阅读技巧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现实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并选取适应教材内容和要求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阅读技巧的学习中得到提高。从语文基础知识、阅读情感投入和理解能力训练等多个方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力和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冯茹.小学生阅读能力纸笔测验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娄阿利.9~12岁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培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1.
  [3]陳良启.建构中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结构体系的设想[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这门学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而写作则是语文这门学科当中比较关键的环节,所以高中语文写作也受到很多学生、教师的重视,但是往往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有难度,在学习这一模块时出现一定的困难,教师也在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作文的学习,实现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当前语文写作教学现状的分析,介绍自主学习与写作教学的关系,进而提供了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的切实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及时调整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模式,并提出了建构策略,希冀能为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建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90-01  “诵读”,叶圣陶认为就是“熟读成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并且“必须理解在先”,然后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1]。诵读教学法就是以诵读为主,释义为辅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诵读,往往伴随着深刻的思考。朱熹“读书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吟咏,为有功耳。”[2
期刊
In urban or suburban areas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ccess points, four-lane undivided highways are prone to crashes due to left-tuing and through movements in a
能源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二十一世纪,能源不仅成为全球性、战略性的问题,对于国家基本经济单元——省(区)而言,也是关系其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问题。陕西省作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中职教育日渐成为了我国民众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作为传统的中职教育学科,英语教学对我国中职教育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主要教学模块之一,为全面提升当下中职教育中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应从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及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入手。本文主要就同伴评价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参考。  【
Probability-based seismic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in-service bridges has gained much attention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during the past decades.The nonline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仅是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家长的共识。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学生的阅读欲望浓厚,家长从物质方面的支持有力,这都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年龄的局限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书籍选择、阅读方法的掌握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将针对这一不足阐述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能有一定的启示
【摘要】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着语文教学的始终,体验式教学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课堂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不断的健全人格,发展自我个性。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体验应用到小学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小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摘要】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容易出现学生学习状况分化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中体验成功,发挥潜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达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目的。本文简要阐述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合作学习理论、成功教育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并在提问、课堂评价、背诵、作业、辅导和听写等教学环节中,如何进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