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野生葡萄与栽培品种杂交效果初步研究

来源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超藤×刺葡萄、巨峰×燕山葡萄、巨峰×沙地葡萄、水晶×华东葡萄、白香蕉×华东葡萄及玫瑰蜜×华东葡萄6个杂交组合为试材、各母本自然授粉果实及种子为对照,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杂交组合坐果率,分别为44.44%、46.00%、41.67%、22.22%、12.00%、10.00%。与对照相比,6个杂交组合的果实重量和大小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上升;果皮颜色、形状、果肉质地及果肉颜色变化不大;种子千粒重差异较大,水晶×华东葡萄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现行成熟采茶机采摘一芽一叶及其以上嫩度的特等茶青的采摘效果,针对不同茶树品种,利用单人采荼机在不同试验茶园中进行了以特等茶青为采摘目标的机采试验。结果表明:在
秦岭生态保护区地表径流众多,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因而孕育了种类丰富的野生鱼类。实地鱼类资源考察、检视鱼类标本以及参考鱼类分类、分布的文献表明,区内现有野生鱼类共7目16
对仙茅(C.orchioides)的醇提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3个苯酚类化合物,经理化和波谱分析鉴定为:间甲氧基苯酚(Ⅰ),对羟基苯甲醛(Ⅱ)和2-羟基-6-甲氧基苯甲酸(Ⅲ)
在对茂兰保护区石漠化土地的现状、分布和成因调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石漠化分布的特点、成因以及石漠化的危害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提出了茂兰保护区石漠化土地
DmrtCdoublesexandmab一3relatatedtranscriptionfactors,Dmrt)基因家族是在动物中发现的一类编码转录因子,该家族成员的共同特征是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DM结构域,其能识别特异DNA序
以镰刀菌为对象,对其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的液体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秸秆粉末为最佳碳源,NaNO3为最佳氮源,且碳源∶氮源(C∶N)为6∶1时酶活力最大;不同的无机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