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所有学生成功”:法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及其运行特征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法国为提升教育质量,以“保证所有学生成功”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明确教育质量评估主体与对象的基础上,通过建构学生核心素养、制定教师专业能力和发展学校增值评估,进一步规范和结构化评估标准.法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运行特征是:强调评估目标的整体性与明确性,关注评估主体的独立性与配合性,突出评估标准的渐进性与发展性,注重评估方式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其他文献
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师范生的学习有其内在的机理,是学习者在工作场域中学习、在实践共同体中学习、在反思中学习.西南大学“师元班”坚持全程化协同培养的教育模式,实现了教育实践的全程化、课程实践的全程化和教师指导的全程化,有效激发了师范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了师范生的实践智慧.
教师强压力转嫁、教师的支持性行为不足引发学习心理焦虑以及教师的特定教学行为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情境焦虑,它也可以称为师源性学习焦虑.应对师源性学习焦虑,需要教师渗透参与式学习理念,满足学生学习的动机性支持和伦理性支持;创设能够包容教师高认知歧义的学习空间与评价方式.只有如此才可降低师源性学习焦虑的发生.
习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是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可以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唤醒经验,激活写作源泉,积累写作素材,让习作言之有物;拓展思维,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多视角创造性表达,在习作中体验美,让习作言之有法;多元评价,关注过程,指导写法,完善表达,让习作言之有品.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还有利于增强体育教学的互动性,同时突破体育训练的时间限制,丰富体育训练的内容.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要设计合理的体育移动学习资源,开展多层面的体育教学交互活动,加强体育训练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切实提升体育训练效果,充分发挥学校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核心素养教学倾向是教师生成核心素养教学行为的前提,对学生最终习得核心素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通过分析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和人地协调观教学行为的关系模型.通过对地域分布广泛的60位地理教师样本进行人地协调观教学行为、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及各影响因素水平测评,分析结果证实,地理教师的人地协调观教学倾向受人地协调观教学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影响,同时又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师的人地协调观教学行为.教师要有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教学态度;要加强教师人地协
在双语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有益尝试,而构建双语教学案例库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双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应以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际案例为主线,依托理论基础知识体系,整合双语案例资源,涵盖多种应用方向.双语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不仅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更优质的案例,而且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需求,也给高校外语专业及其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目标定位不精准,课程设置单一、个体差异性关注不够,师资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新工科理念下,加快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专业人才,应科学确定外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突出课程设置的弹性化和综合化,强化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Q: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优势是什么?rnA:实验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世界首个 “从地震破裂过程到工程结构响应” 全链条设计、唯一针对大陆型强震进行系统研究的地震科学重大基础设施.实验场工程选定在川滇地区,沿活动地块边界,按 “一带五区” 布局,建设地质、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震工程等多学科综合观测网,引入量子重力、光纤传感器、深井等前沿观测技术,绿色主动震源、北斗等新型探查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等先进应用技术,对区域地震孕育、破裂、成灾过程进行实时监测
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管理可有效提升地方应急管理能力与城市韧性.基于中国城市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统计数据集,采用实证分析、GIS综合叠置与非参数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避难场所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与成因分析,并结合新形势要求与国内外实践经验给出发展提升对策.结果表明:我国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工作存在“重政策,轻效能”、“重专项,轻统筹”、“重体量,轻标准”、“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经与灾害背景与承灾体统计数据对比,可根据“统筹工作组织体制”、“规范规划建设机制”、“创新运营管理模
地震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是计算地震发生概率的基础.利用我国历史地震目录资料,统计分析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归一化区域复发间隔,分析发现中国大陆中强地震活动兼具周期性和丛集性特点.采用对数正态分布与指数分布构建混合概率分布模型,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混合概率分布函数的最优参数.拟合结果的误差分析表明,混合概率分布模型更加符合中国大陆中强地震的活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