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成长培养“关键能力”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7011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在基础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提升初中教育水平,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重要载体。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初中学校必须丰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真正实现初中教育的内涵发展。
  【关键词】初中校本课程;课程体系;关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3
其他文献
·背景提示·  2004年,《江蘇教育》(11A)推出独家策划《行者无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题求解》。课改意味着旧的教育教学范式需要解构,新的范式需要重构。课改是一种教育追求,新旧交替中的“阵痛”也在所难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难题的求解,需要一代代教育人矢志不渝地求索,面对教育内部的排斥,更需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只有出发,才会到达,对课改难题的求解不因路远而踌躇。
【摘 要】在教育专业性的研究中,“物”的专业性是有较多实践而且是创造性的实践,也是研究和论述相对较少的一个领域,是较少从专业性的角度进行考察和论述的主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中“物”的专业性与“人”的专业性、“活动”的专业性,共同构成学校教育专业性的完整内涵,并作为人与活动的重要载体、方式和途径,与二者高度相关、联系密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育专业性;“物”的
【摘 要】统计知识的习得与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已成为当今社会每个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平均数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载体,它作为一种常用的统计量,其本质是它的代表性,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利用可观可感的生活情境,帮助他们触摸平均数的本质,感受平均数的基本特性,进而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   【关键词】平均数;整体水平;知识本质;数据分析观念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下,学校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打开、突破与构建,首先是思想打开,这是前提;第二是机制打开,这是保障;第三是课程打开,这是支持;第四是空间打开,这是要素;第五是关系打开,这是支撑;第六是生命打开,这是目标。最终以打开学校空间的方式创造生活与教育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打开学校;系统支持;真实浸润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以巩固整理、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为主要目标。除了使学生在复习中巩固、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外,教师还可以从HPM视角出发,让学生参与到创造性活动中去,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探究力,从而使复习课教学达到“无边界学习”的理想状态。  【关键词】复习课;探究力;HPM视角;“无边界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童年的发现》;和谐;幽默感  第一次接触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作品,就发现他是个有趣的人。再了解一些他的生平,越发觉得有写这篇文章的必要。“感受语言的幽默风趣”是《童年的发现》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而我更关注幽默风趣语言背后的智慧。学生肯定能读懂令人捧腹的故事,那怎样引导学生去感受幽默背后闪现的智慧呢?  恰逢杨九俊会长莅临学校指导教学,谈及《童年的发现》,他亦被文字感染,露
前不久,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无巧不成书,有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执教了同一篇课文——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中的第26课《水》。尽管教学的内容一致,但纵观学生的课堂表现,两节课却大相径庭。一堂课学生学习兴趣盎然,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另一堂课呢,课堂气氛沉闷而压抑,课堂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节课出现了如此大的差距呢?是学生的基础不同?还是教
【摘 要】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学校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在教育现代化之路上,紧密依靠其外语和艺术两大办学特色,不断拓展学校教育国际化的视野,进而加强校本建设,推动学校的优质发展。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特色发展;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47-04  【作者简介】武和平,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江
如果从题目来看,《灰椋鸟》应该是一篇状物类文章,而事实上它是一篇叙事写景类散文。文章描写了“我”和同伴去林场观察灰椋鸟归林、闹林的一次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林场工人植树造林,为鸟儿创造幸福的家园的赞美,说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这篇散文情真意切,情理相通,情趣盎然。它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在立意、构思、语言和情感等方面。选作小学语文教材,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谓“文质兼美,堪为模
【摘要】节日,是儿童习作的宝贵资源库。以节日为重要的教学平台构建儿童习作课程,对儿童的言语生命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写作与阅读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式,使课程的实施更为有效。  【关键词】儿童;节日;习作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13-02  【作者简介】倪潜梅,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