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ixi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已经覆盖到了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方方面面。高校大学生是网络时代忠实的“接触体”,互联网正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网络的多元化与开放性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然在新时期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针对大学生特点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本论文讨论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互联网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与普及正在改变与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模式,网络教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自己突出的特点——多元化与开放化。
  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有着自己的行为模式与心理特点,网络教育更能促进他们内心的释放。但网络对教育环境的影响是双面性的,在看到网络给教育带来好处和便利的同时,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也危害着大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改变着大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网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相关探索,以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健全大学生的思想与人格。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更大程度地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全心理健康调节机制,从而针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1.资源信息的传播与共享
  互联网时代,资源和信息存在网络式的传播与发展,这些资源与信息无论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丰富多样,能够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学生现在上网比较方便,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了解到世界范围内的文字、图书与视频等资源。此外,大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均可以对资源进行编辑与传播,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大学生可以通过远程连接的形式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线上交流,大学生可以更多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心理教育模式的范畴与内涵。
  2.有利于心理健康模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不注重人本教育思想,且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比较单一,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与开放化的教育环境。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心理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型与前瞻性也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整体的发展。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多种模式,例如教育论坛、专家在线咨询、心理健康视频讲解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此外,这些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会受到时间、空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有助于快速、便捷地发现并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当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和差异化的教育方法。大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与心理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与资源进行线上的相互交流与学习。另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避开大学生对自己自尊心、自信等因素干扰,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3.突破时空等因素的限制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平台是互联网,基于互联网开放性与共享性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变得时时存在、刻刻存在。这种不受限制于时空因素的教育模式彻底摒除了传统心理教育的缺点,更符合时代的特点,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心理健康专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灵活。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资源有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从大学生角度讲,不同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取的方法应不同,学生的基数又很大,要实现一对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显然要克服很多困难,操作起来非常不便利。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都比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意义。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有着学科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科的发展规模,并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创新,才可以达到目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差异性原则
  大学生在每个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即便同一个体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心理、思想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这一发展规律,重视这种特点开展差异性的健康教育,依据不同的个体、不同成长阶段选择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在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多进行内容上、方法上的灵活运用,注重“人本”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即意味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要嘗试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从业者正确看待网络资源与工具,将其视为一种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工具而非目的,在现有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丰富化与多样化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形式,满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
  3.人文性原则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服务对象,要关注“大学生”这一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看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过程性,要从深层次挖掘实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要融入多种教育元素,加入人文主义情怀,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和谐良好的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概念,在倡导这一教育过程的时候,注重与围绕学生主体,挖掘精神方面的内涵,努力提升大学生群体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
  三、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对策
  1.更新健康教育理念,开辟网络平台
  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自己的内涵,如人本理念、教育主体主导对象互动理念等。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努力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平台与资源,如开展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网站专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子板块,这些行为都可以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提供引导。高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更丰富的多媒体手段,以促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学生可以养成正确调节心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网路教育观念,正确使用互联网,减少互联网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2.有效开展大学生网络健康教育调研
  有效开展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可以引导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依赖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预测与防治,更顺利地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3.创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应依托于学生主体进行,增强互动交流与情感体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要传输给学生正确的心理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上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中而并非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应综合运用文字、视频、图像与动画等形式让学生压抑的心理得到释放,释放心理的不愉快。
  4.传统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各有优点,在现实生活中,不应仅仅使用一种方式,要结合两者的优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使得学生更加主动、自觉与大胆地开展相关内容,但其目前仍处于研究的初级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可以作为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与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沈晓梅.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心理能量正向转化的教育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7)
  [2]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11)
  [3]邓立.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才智.2010(04)
  [4]王丽梅.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14)
  [5]崔浩.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31)
  [6]储璧茜,郭峰,沙莹.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价值工程.2014(03)
  [7]李金芳.網络环境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探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2(03).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维吾尔族舞蹈作为众多民族民间舞蹈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在自己民族特色基础上不断的与古西域乐舞相融合,并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独特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本文以《桥涵施工技术为例》,进行动态分层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实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手段。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动态分层;桥涵施工;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40-01
系统地介绍了通用查询的设计原理,并对其进行了编程实现。该工具的实现,对于实现软件代码的重用,增强了应用系统灵活性具有重要作用。
公开透明是对整个政府服务的一个要求。财政在这方面更要做到领先,因为它涉及到钱的问题。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履行了多少政府的职能,这些方面的透明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预算按
摘 要:随着新理念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更新。数学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如今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随之出现的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提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思考、相互启发式教与学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还是缺乏研究实践性,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能力的发展
对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分公司加氢精制装置循环氢压缩机采用的两种密封形式的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使用效果进行了详细论述.
本文通过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及内容的探讨,指出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
一.我国农民工收入较低现状据《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正在城镇务工和返乡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500至800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占3.58%,300至500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