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少年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之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1991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题记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对灾难后孩子们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辅导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于儿童之间的年龄相仿,经历相似,容易相互理解,并且彼此之间可能有长期的联系或陪伴,所以对儿童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危机干预方式。以下几个灾后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都在四川灾区进行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方案设计一
  
   辅导对象
  6-10岁儿童,人数在6-12人之间。基本情况为:经历此次大地震,虽然自己和家人平安,但是目睹了地震造成的惨烈情景,受到强刺激而造成创伤。
  设计理念
   由强烈刺激所引起的创伤性问题,需要使儿童回到这一个点上,即“重回此点”,回忆当时的经历和自己的感受。一定要让儿童表达出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有一个适宜的宣泄渠道。同时,给予他们支持,不单单是辅导人员给予支持,更重要的是儿童团体其他成员的给予,让孩子感觉到踏实、安全,感到其他小朋友和社会对他的支持。
  设计目的
  让儿童有机会获得充分关注,获得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机会,同时感受到团队其他成员给予他的支持和温暖,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
  辅导者
  一名主讲,两名助手。
  道具
  白色的纸、水彩笔或油画棒、糖果、小凳子。
   辅导过程与步骤
  选择周围干扰比较少的空地或者在教室内,让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坐下来。
  1.介绍自己,互相认识。
  从年龄最小的孩子开始,让他站起来对其他小朋友简单介绍自己:“我叫……,我来自……,今年……岁。”说完以后要依次跟其他小朋友击掌一次,然后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要求击掌时竖起手,拍出声音。对于内向的孩子,主讲要不断给予鼓励和安慰。
  (这个活动通过自我介绍和击掌,能够让每个孩子感到形成了一个团体,自己已成为这个团体中的一员,从而有利于下面活动的开展。)
  2.主讲开始提问,引导孩子们回忆大地震的时候他们的经历和感受。
  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但是要注意语言委婉,语气温和,节奏放慢。例如:“小朋友们还记得前阵子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情吗?” “地震发生的时候,你们都在哪里呢?你们正在做什么?” “地震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周围的人有哪些?他们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做的?” “小朋友们哭了吗?老师呢?你哭了吗?” “逃出来以后你在想什么?害怕吗?”……
  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故事,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选择性提问。主讲要给予发言的孩子充分的关注和共情,而助手要做好陪护工作,注意观察其他孩子的表情、神态和活动,给予主讲提醒。可以给发言的孩子一些糖果作为鼓励。
  3.通过上一轮的提问和讲述,发现重点辅导对象。
  主讲注意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情绪情感,如果说不出来,可以使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让他画一幅画,然后向大家解释自己画的是什么?里面的人物是谁?在做什么?
  4. 在重点辅导的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以后,其他孩子轮流对他提一个建议、出出主意或者说一句祝福的话。要求每个孩子说话时双手要握住这个孩子的手,眼睛注视着他的眼睛。这个孩子听完以后也要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说:“谢谢你!”这样依次轮流进行,最后全团队的人的手叠放在一起,说出祝福的话。
   5.主持人总结和引导,希望这些孩子能够从此结为好朋友,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每一个小朋友都理解和支持其他小朋友。
   6.小游戏:松鼠和大树。
  游戏规则:三个人为一组合,两个人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扮大树。圈内站一个小朋友扮松鼠。三个三个组合好以后,单独出一个人来扮松鼠。主讲人喊口令“大树松开”时,拉手的人把手放开,里面的小松鼠跑出来跑到其它地方去。当主讲人喊口令“大树合上”时,拉手的人再次拉上围成一个圈,小松鼠们便找一个圈钻进去。一个圈里面只能钻一个小松鼠,所以就有一个松鼠落单,那么这个孩子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玩四轮左右,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扮演松鼠和大树的机会。
  (通过这个游戏调节一下团队的气氛,也让孩子们增强彼此的感情和熟悉度。表演节目的环节不管孩子表演的如何,其他团队成员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方案设计二
  
  辅导对象
  9-13岁儿童,人数在6-10人。基本情况:经历此次大地震,有些孩子的家人在身边,但家园被毁;有些孩子的亲属中有个别人因地震死亡或者至今联系不上,下落不明。
  设计理念
  在辅导之前,要先对孩子们所受的危机的情况做一个评估,包括性质评估、程度评估和后果评估。性质评估需要判断是什么性质的危机,是丧失危机还是目击造成的创伤问题。这个团体里面有一些是创伤性问题,有一些则是丧失危机,因此是一个异质团体。主讲人需要顾及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但是共同点是他们都需要充分的安全感,需要得到支持、理解、包容和建立信任。因此所有活动要围绕这个共同需要来选择和进行。
  设计目的
  1.给儿童创造情感表达的机会,包括愤怒、悲伤和恐惧等;
  2.对儿童所表达的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3.引导他述说与亲人在一起的经历;
  4.建立团队信任感。
   辅导者
  一名主讲,两名助手。
   道具
   帽子或布条、高低不同的椅子凳子、白色的纸、水彩笔、录音机、放松训练专用音乐。
  辅导过程与步骤
  选择周围干扰比较少的空地或者在比较大的空教室内,让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坐下来。
  1.通过“名字串联”的活动作自我介绍。
  活动规则:从最小的孩子开始,先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李晓云”,第二个孩子就要先重复第一个孩子的名字,然后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李晓云,许自强”;第三个孩子就要先重复前两个孩子的名字,最后说出自己的名字,如“李晓云,许自强,江洪涛”……这样依次下来,每个孩子要边听边用脑子记,轮到自己的时候先依次说出之前全部人的名字,最后说自己。
  (这个活动很有趣,适合年级较高的孩子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记住团队每个人的名字。)
  2.小游戏“故事接龙”。
  游戏规则:主讲人先提供一句话(最好是与地震的情景相关的),然后从一名孩子开始,接着这句话往下讲一句话,下一个孩子再接下去讲一句,使这个故事不断扩大延伸。限时10分钟,最后要给这个故事设计一个结局。
  (这个游戏看似与主题无关,但其实是一个投射游戏,孩子们在讲故事的时候会把自己的部分经历投射进去。考虑到这个团辅的针对性,最好限定第一句话为与地震相关的情景,以免偏离主题,例如“那天我在教室里,突然,大地开始晃动”,再由孩子们往下接。这个游戏一方面可以活跃团队气氛,另一方面能通过孩子的讲述和对他们的观察,发现需要重点辅导的儿童。)
   3.活动“谈谈你的故事”。
   (1)在上一轮中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比如亲人丧失、目睹惨状、明显情绪不安等等,请他们来发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2)对不善言辞的孩子,主讲人可以通过多提问来引导他说。对于亲人丧失的孩子,请他(她)回忆与亲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
   (3)鼓励孩子们宣泄自己的情绪,给他们创造流泪的机会。如果说不出来,也不能流泪,可以使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
   (4)说出自己的故事后,其他孩子要给予支持鼓励。
  (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儿童进一步宣泄自己的情绪,在“故事接龙”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其中引导他说出与亲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目的在于重新建构他与亲人之间的心理联结。)
  4.简单的放松训练和此时此地技术。
  进行放松的基本步骤是:播放放松训练的专用音乐,让他们选一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森林中,天上挂着美丽的彩虹,有阳光照在自己身上,小鸟在身边唱着歌,小松鼠在脚边睡着了,远处传来滴答滴答的水声……然后依次放松自己的头部、肩部、手臂、手指、背部、腰部、大腿、小腿、双脚,感觉自己越来越沉重,每一个部位都沉重下来,都放松下来。多重复几次。配合着有规律的呼吸,慢慢地吸气,吸满,腹部鼓起来,再全部呼出去……一起一伏,一起一伏。(指导语和具体步骤可以查阅放松训练的相关专业资料)
  (这个活动的意图在于控制孩子们的情绪不要过分外溢。在上面的环节中给予孩子们宣泄情感的机会,但是如果不加控制、过度宣泄,可能会造成二次创伤。通过使用放松的方法,让孩子们的情绪平复下来。然后主讲人进行引导,回到此时此地。大家一起讨论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如何帮助别人等。)
  5.小游戏“信任行走”。
  游戏规则:先选择一条线路,然后使用高低不同的凳子椅子在路上设置障碍物,也可以让团队中的小朋友来扮演障碍物,他们可以做出各种姿势固定不动,也可以手拉手形成一扇小门或一座小桥。然后一个小朋友被布条或帽子蒙住眼睛,另一个小朋友扶着他跨越所有的障碍物,走完全程到达终点才算胜利。带路的小朋友只能用语言来引导,不能拉着他走。到达终点后,全体队员欢呼鼓掌以示鼓励。活动时要注意安全性,障碍难度不能设置太高。
  每一个孩子都要体验当“盲人”和 “指路人”的感觉,游戏结束后请每个人谈一下感受。主讲人总结发言,强调 “信任”的重要性,并希望团队中的小朋友能够成为朋友,在困难的时候互帮互助,互相支持鼓励。让他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度过生命中的每一次难关。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信任感,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在困难的时候能够相信别人的帮助和集体的力量,也愿意帮助他人,从而减少孤单感、无助感。)
  
  方案设计三
  
  辅导对象
  6-12岁儿童,人数在8-12人。基本情况:经历此次大地震,因为地震而失去了父母成为孤儿;或者与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内的许多亲人失去了联系,亲人下落不明。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高度丧失的团体,所有的孩子都失去了父母或者和亲人们失去了联系,而被集中在一起接受照料和教育。可以说是灾后儿童中心理创伤最大、危机程度最重的群体。对这类孩子的团体心理辅导首先要注意顾及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敏感话题不能随便轻易触碰,语言要特别小心,避免对孩子造成伤害。所开展的活动既要给他们有情感表露的机会,也不能表露过度造成新的创伤,要把握好度,并且注意流泪孩子们的安抚陪伴工作。另外,孤儿群体容易产生自杀倾向,对此要高度敏感,最好是通过活动让他们能够达成一项生命承诺。
  设计目的
  1.给儿童创造情感表露的机会,但要把握度;
  2.对儿童所表达的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
  3.体验到团队的支持感;
  4.表达思念、使用终结仪式来完结悲伤;
  5.对亲人达成生命承诺。
   辅导者
  一名主讲,两名助手。
  道具
  帽子多顶、白色的纸、彩色的信纸一叠、水彩笔或蜡笔多套、签字笔多只、玩偶小公仔多只、塑料桶一只、黄土一桶、订书机、唤起悲伤体验的音乐、录音机。
   辅导过程与步骤
  选择周围干扰比较少的空地或者在比较大的空教室内,让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圈,然后坐下来。
   1.自我介绍。小游戏“耳朵鼻子谁是谁?”
  游戏规则:先选三名小朋友站成一排,当主讲人说口令“鼻子!”的时候,就要用手指耳朵,说口令“耳朵!”的时候,就要用手指鼻子。其他人负责观察谁做错了,做错的和做的最慢的要出来作一下自我介绍,如“我叫柳青,我来自……,今年……岁。”然后其他人一起大声说“柳青,你好!”并一起鼓掌欢迎他加入团体。依次进行,如果最后剩的人多就要加大难度,口令“一只手耳朵!”时就要用两只手指鼻子。
  (这个游戏首先起到“暖场”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自我介绍增强成员的熟悉度和团体感,为后面的活动做准备。)
  2.团体活动“玩偶故事秀”。
   (1)首先在白纸上面画上小动物,如猴子、大象、熊猫、兔子、猫、狗、企鹅等等。用订书机钉在帽子上面。每顶帽子代表一种动物。
   (2)每个孩子都选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或者最喜欢的动物。
   (3)把所有的动物收集好,告诉他们来扮演这种小动物,假设它们就是你,那么请你讲讲它们的故事。主讲人做示范,跟小朋友们计划要如何说出自己的故事。
   (4)在玩偶秀要上演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戴上帽子,遮住眼睛,让他们假装自己在森林里面围着营火聊天。
   (5)每一个孩子都说出自己的故事,然后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6)主讲人鼓励动物们尽量把细节讲出来,并且说出他们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7)讨论一下让动物讲出自己故事的感觉,然后鼓励他们不借用动物来说出自己的故事,其他团队成员给予鼓励和支持。
  (这个活动主要用来让孩子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创伤故事,并且学习如何从其他团员中得到帮助,适用于创伤后或丧失后的儿童心理辅导。)
  3.活动“心手相牵”。
   (1)让孩子们平均分成两组,第一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作为内圈,第二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并把第一个圈围在里面,作为外圈。
   (2)内圈的小朋友向后转,面对外圈的一个小朋友。互相点头微笑。
   (3)按主讲人的口令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面对面的小朋友划拳,如果出的拳是一样的,就要互相拥抱一下;如果出的拳不一样,就互相双手紧握一下。
   (4)做完一遍后,内圈人顺时针走一步或外圈人逆时针走一步,再进行划拳。依次做5-8轮。
   (5)活动完成以后让几位小朋友说一下自己的感受。主讲人总结。
  (这个活动主要是通过肢体接触的方式,让每一个小朋友感受到团队的支持感和互相扶持、心心相依的温暖体验。)
  4.“此时此刻,你最想见的人……”
  孩子们回到座位坐好,主讲人提问:“孩子们,你们现在最想见的人是谁?为什么最想见他?”“你们是因为什么才分开的?”“你还记得那天发生了什么吗?后来呢?”如果团体人数不多,可以请每个孩子都谈一下。孩子们会有真情表露,如女孩子边说边流泪,刚提到爸爸妈妈就泣不成声,男孩子眼睛都是红红的。主讲人要尤其注意用词,少言语,多触摸,认真倾听,充分共情,做好安抚。
  (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给予儿童表达自己情感的机会,“此时此刻你最想见到的人”这一话题最能引起丧失性群体的情感表露。)
  5.活动“埋葬悲伤”。
   (1)发给每位小朋友一张彩色的信纸和几只水彩笔,告诉他们现在可以把最想对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说的话都写下来,给他们写一封信。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写好以后,还可以在纸上画一幅画,并记得签上自己的名字。
  (2)播放舒缓的有悲伤情绪的音乐,低低萦绕。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写写画画,辅导人员不做干扰。
   (3)写好后,告诉孩子们把它叠起来,可以叠成任何自己喜欢的形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4)等全部孩子都写完叠好以后,把装有干净的黄土的桶拎到中间来,告诉他们我们手中的信满载着我们对亲人深深的思念,现在我们要把它埋在泥土中,把这份思念和悲伤埋葬起来。每一位小朋友都要上来亲手埋,埋好后在桶边闭上眼睛许下一个愿望,然后归队。
  (这个活动是一种“终结仪式”,通过“埋葬”这样一种仪式化的行为,让孩子们把自己悲伤的情绪画一个句点,把对自己亲人的思念和悲痛做一种终结。如果有条件可以不用塑料桶,直接带领孩子们把信埋在大树下面。除了埋葬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比如放飞气球、漂流纸船、放飞机等等。这些活动必须由孩子们从头到尾亲手完成,不能替代。)
  6.活动“生命的承诺”。
  每个孩子发一个小公仔玩偶,告诉他们这就代表你最想见到的人,现在他来到了你的面前,请你想一想,这时候他会对你说些什么呢?可以让孩子们举手发言。
  总结孩子们的发言,然后让孩子们做出“我们”的承诺,对亲人的承诺,让亲人对我们放心。可以一起大声说一些话,比如:“我以后不会是一个人!” “我以后要和大家一起玩!” “我以后要和大家一起上学!” “我不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我要帮助别的小朋友!”“我们互相帮助!”“我们在一起!”
  (这个活动,主要是通过孩子自己之口,说出失去的亲人们对他的希望,从而使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且明确自己以后要怎么去做。)
  7.最后,可以通过“松鼠和大树”等小游戏调节团队气氛,给孩子们自我展示和增强自信心的机会。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责任编辑王红曼
其他文献
“老师,您知道吗,我们以前的小组就像一个茶壶,它的名字就叫‘唯一’。如果没有了茶壶盖,就留不住茶香;如果没有了壶底,就不能再装水;如果没有了壶把儿,倒茶时就会烫手。所以我们小组成员缺一不可。老师,我们非常想回到以前的小组,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是亲密的一家人了!”  这是不久前班里调座位时,一个小组四名成员联名给我写的一段话。  那天,按惯例要调换座位。和往常一样,我根据本月学生小组合作及自身发展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孩子的青春发育已呈早龄化。有资料表明,在小学高年级有60%的男女生进入了青春期。青春期最大的特点是性器官发育成熟。面对这一巨大的身心变化,学生必定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也会带来种种莫名的困惑与烦恼。作为与青春同行的我们,一定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积极、有效地为他们排解困惑,让学生顺利、愉快地度过人生中这段最美好的时光!    一、把握青春动感节拍 
北京: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专家工作组会议召开    5月4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项目”专家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项目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指出,课程教材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德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要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  袁贵仁部长指出,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系列要求,坚持德
周建忠:特级教师,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全国科研兴校优秀校长,国家“211工程”名教师培养人选,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    榜样和榜样教育,勿庸置疑一直是古今中外通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孔融让梨,一直传承着谦让的美德;负荆请罪,千百年来承载着宽容的品质;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改变了神州大地的社会风气;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然而今天,榜样却渐渐地离我们远去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里,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也应寻求创新,才能有效地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中,网络资源应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优化英语阅读教学内容,提升阅读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因此,本文结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关内容,提出应用网络资源的方式。  【关键词】高中英语;网络资源;阅读;方式  【作者简介】韩达水,南靖县第四中学。  随着现阶段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传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上课了,我兴冲冲地走进教室。这节课内容较多,可不能耽误时间。见孩子们精神状态不错,我心里真高兴。  正讲着,眼前突然飞过一个纸团。我环顾四周,发现“调皮鬼”小明正一脸得意地盯着地上的纸团。当他意识到我正看他时,眼里掠过一丝慌乱,随即低下头去。刹那间又抬起来,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似的。这家伙,做了错事从来都这样死不认账。  我边讲课边走到他跟前,轻轻敲了敲课桌,又瞥了一眼不远处的纸团。他脸红了,有点不好
【摘要】随着新高考英语学科的改革实施,高中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在新的挑战和要求之下,分析高中英语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的困难,就其解决对策及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教育;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作者简介】毛婉婷,湖北工业大学。  一、新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师职业能力的新要求  我国新一轮高考英语改革的主要举措在于增加考试次数、实行社会化考试和进行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某校长说:“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就是教育!”紧接着,有论者撰文说“睡好觉不跳楼切中教育要害”,要成为教育目标,“应成为教育共识”。  怪论不时有,此论尤荒唐!  应该承认,学生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学得不轻松,不仅休息不好,睡不好觉,而且心理紧张,以至于跳楼轻生,这是任何一个有常识、有良知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为此,采取得力措施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是值得赞赏的。  然而,如果走向
“70后”班主任是中小学德育队伍中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发展和就业竞争的加剧,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倦怠”正悄然侵袭着他们的职业幸福。如何破解这种倦怠现象,引领班主任走向职业幸福,成为每所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倦怠类型聚焦  笔者所在的学校,“70后”班主任占全体班主任的78%。通过问卷、访谈、观察和工作记录等方式,笔者了解到,出现倦怠的“70后”班主任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激情消
以“动感、时尚、快乐”为代名词的动漫,似乎只属于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然而在深圳市一所创办不足五年的学校——宝安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宝中附小),小学生玩转动漫,让动漫之花在校园灿烂绽放。走进学校,但见教室、走廊,乃至楼梯间随处可见学生创作的动漫作品: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京剧脸谱方块人,身高2米的动漫模型“大黄蜂”, 学校虚拟代言形象——福宝,一个个琳琅满目的环保小制作,一部部精彩生动的3D动漫小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