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辅助断层检查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诊断应用中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cat1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PET)/计算机辅助断层(CT)检查在葡萄膜黑色素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经眼球摘除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2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9.8±12.3)岁。均为单眼,右眼11只,左眼12只。经眼球摘除病理组织证实诊断15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部B型超声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诊断8例。经眼球摘除组织病理学证实诊断的15例患者中,混合细胞型7例,梭形细胞型6例,上皮细胞型2例。以混合细胞型与上皮样细胞型为影响预后因素的高危型,梭形细胞型为低危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计算标准摄取值(SUV)。以最大SUV(SUVmax)≥2.5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CT观察肿瘤形状、位置,并测量肿瘤基底最大径及隆起高度。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SUVmax与肿瘤基底最大径、隆起高度的相关性。对比分析18F-FDG PET/CT对影响预后因素的高危型和低危型患者的检出率。

结果

所有患者CT像均见眼内异常高密度影。其中,半球形8例,扁平形7例,蘑菇形4例,类圆形3例,弥漫形1例。肿瘤位于后极部9例,颞侧赤道部5例,鼻侧赤道部4例,上方赤道部、颞侧睫状体、下方睫状体、颞侧虹膜、鼻侧虹膜睫状体各1例。患者SUVmax为1.1~7.8。其中,SUVmax≥2.5者9例,占39.13%;SUVmax<2.5者14例,占60.87%。SUVmax≥2.5的9例患者,平均肿瘤基底最大径(17.53±3.48) mm,平均肿瘤隆起高度(11.37±3.85) mm。SUVmax<2.5的14例患者,平均肿瘤基底最大径(10.66±3.25) mm,平均肿瘤隆起高度(5.33±2.23) mm。SUVmax≥2.5者平均肿瘤基底最大径及平均隆起高度均大于SUVmax<2.5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5、4.786,P<0.01)。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显示,SUVmax与肿瘤基底最大径、隆起高度均呈正相关(r=0.881、0.809,P<0.01)。经眼球摘除病理组织证实诊断的15例患者中,SUVmax≥2.5者8例,包括混合细胞型6例、上皮样细胞型1例、梭形细胞型1例。18F-FDG PET/CT对高危型、低危型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7.78%、16.67%。18F-FDG PET/CT高危型检出率较低危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2,P<0.05)。

结论

18F-FDG PET-CT能显示体积较大的葡萄膜黑色素瘤,并可能协助进行手术前预后评估;但对较小病灶显示不足。不推荐其作为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常规辅助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近视对豚鼠视盘和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4~5周龄普通级豚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豚鼠右眼建立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时间持续4周。对照组豚鼠正常开放饲养4周,双眼不进行任何干预。形觉剥夺前和形觉剥夺4周后,采用带状光检影验光测量屈光度;A型超声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盘沿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Tum5重组基因对高糖刺激下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细胞)增生、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方法构建空载体病毒rAd-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携带Tum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rAd-Tum5)。分别感染RF/6A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细胞感染48 h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um5重组基因体外表达。将RF/6A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探讨热休克蛋白(HSP)47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2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眼玻璃体组织与视网膜前增生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临床确诊为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48例48只眼及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50例50只眼纳入研究。同时纳入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20例20只眼作为对照。收集患眼玻璃体及PVR、PDR患眼视网膜前增生膜、IMH患眼內界膜组织。采用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S)患者眼底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及其与患者自觉眼部症状、全身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获得知情同意并接受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及OCT等眼部检查的PIHS患者132例26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0例,子痫前期(轻度)29例,子痫前期(重度)82例,子痫11例。自觉有视物模糊、眼花、视觉疲劳等眼部症状者91例180只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血管成像技术(OCTA)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新型血管成像技术。可实现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分层成像,量化病灶血流面积和指定区域血流指数;同时避免了眼底血管造影等有创检查的潜在风险。应用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脉络膜新生血管、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及视神经炎等眼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访,在分层显示视网膜各层血管及其血流状态方面表现出独具特色的优势。但OCTA扫描范围有限、对患者配
每天晚饭后,我们一家三口常常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闲谈一会儿享受温馨。可是今天的晚饭后……唉!  夜晚,月亮孤零零地挂在天空中,时不时被黑云遮盖,微弱的月光洒向脸颊,令人感到一股说不清的悲凉。我一进门,便想笑着与父母分享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但映入眼帘的却是父母脸上那严肃中还隐隐带有怒气的神情,屋中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向我涌来。我那份喜悦一下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隐隐的不安。  一顿饭下来,四周鸦雀无
期刊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性脱髓鞘性疾病。视觉传导通路是CNS的重要组成部分,MS发生于CNS的病理损伤同样累及视觉系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不仅可以直观反映视网膜形态改变,还能定量测量视网膜各层厚度及容积。以视网膜作为窗口,通过OCT检查,评估MS导致的视觉系统结构与功能损伤,进而探讨MS的病理机制、神经损伤与修复,减轻MS视觉系统损伤的危害及评估CNS预后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