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震惊湖南的征兵舞弊案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22920779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2年,中国的全面抗战已是第6个年头,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也是最艰难的时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节节失利,兵员损失惨重。为了支持旷日持久的战争,急需加大兵员征集力度。然而,由于国民党政治腐败,“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现象层出不穷,一批国民党官员利用兵员征集之机,敲诈勒索,鱼肉人民,中饱私囊。
  这一年,湖南攸县出现了县、乡两级官员相互勾结,敲诈勒索人民的特大征兵舞弊案,震惊了全省乃至国民党中央上层。
  1942年12月,负责兵员征集的攸县团管区司令部下达了下年度攸县征兵任务。为完成任务,县政府会同县国民兵团、国民党攸县党部联合召开年度征兵会议,与会者有各乡(镇)保长、县兵役协会委员、优待委员会委员、常备队队长、预备队队长及县政府有关官员。
  会上,团管区司令部派员到会讲解兵役法令,县长谭友谷宣布各乡镇应征任务,并要求各乡镇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倍人员为预备役。
  会后,为督促任务完成,县政府派出14名人员分赴全县各乡镇督征。为首者是县国民兵团的三名团副李济寰、李剑锋、文明初,县政府军事科科长周后济。督导员握有应征对象缓征或免征之大权。
  然而,刚下乡没几日,县政府军事科科员兼夏泉乡督导员谭梅源就遇到一件蹊跷事,夏泉乡乡长肖白生硬塞给他一个红包,打开一看,竟是14400元法币,并附上一张应征对象免征或缓征名单。谭梅源是一位良心未泯的热血青年,当即严词训斥了肖白生,随后向茶醴师管区司令部检举了肖白生的贿赂行为。谭梅源的这一举动,竟牵出了一桩骇人听闻的惊天大案。
  谭梅源的举报,引起了茶醴师管区司令部的重视。经初步查证,参与征兵的官员几乎都有受贿索贿的嫌疑。这可是件非同小可的大事件!于是,师管区司令部将案件上报至湖南省军管区司令部。面对抗战的严峻形势,在各界的关注与压力下,军管区司令部要求彻查此案,并组成专案组来攸县查办。
  查出来的结果令人瞠目结舌:全县21个乡镇,居然有11个乡存在受贿索贿现象,县政府派出的14名督导员,有9人参与受贿索贿。县国民兵团团副文明初勒购平价米8758斛,转手倒卖后获巨额暴利;县国民兵团团副李剑锋在枫仙乡督查期间,对顶替壮丁行为不予追究,得贿赂万余元;县政府军事科科长周后济勒索32000元;县政府指导员陈虞韶在大沧乡、明月乡任督导员审核壮丁时,在无证者名单上分别加以圆圈、墨点疑问等符号,壮丁不明其意,惶恐万状,遂各自在保、甲长的引荐下,以伕马费名义行贿,希图缓征或免征,于是陈虞韶在短短的几天内受贿39600元;县政府指导员易树滋在鸾山乡收取贿赂13600元;县政府科员贺明月任龙翔乡督导员,他伙同该乡乡长陈持生先后向3人索贿4500元。
  上行下效,县政府官员收取贿赂如此明目张胆,乡一级官员则更加变本加厉,肆无忌惮。他们挖空心思,巧立名目,榨取钱财。渌田乡乡长王甲荣于1942年农历八月四日,拘留村民单蔡民,认为其非独子而属应征对象,索款900元;中秋节晚,他率人突然冲到村民袁万生家,将袁万生绑至乡公所,声言其弟是逃兵,勒索1000元;9月以购置1100顶国民兵军帽为名,强令全乡164甲,每甲交款100元;10月,以为本乡制警服15套为由,侵吞公款1970元。11月发国民身份证,以第八保免役壮丁陈腊仔迟到为由将其捆绑,责令交1000元,经再三哀求,最后出560元了事。
  渌田乡保国民小学校长蔡时瑞行为更是令人发指。他充任乡公所督征员,1942年农历十月,先后两次率人将聋哑人蔡伯华、蔡雪文抓至乡公所,要求两人分别交3000元和1000元,否则去当兵。两个残疾人本就贫困潦倒,哪有钱打点。于是,两人一直被蔡时瑞关押,最后在监所死亡。
  经查,除王甲荣外,夏泉乡乡长肖白生、云蒸乡乡长易茂松、马鞍乡乡长刘奉先、新江乡乡长刘镇亚、枫仙乡乡长刘希杜、龙翔乡乡长陈持生、鸾山乡乡长吴大中、明月乡乡长龙图献、大沧乡乡长陈茂林、大同乡乡长尹德强均有受贿索贿行为。
  至此,案件似乎真相大白。于是,茶醴师管区司令部密令攸县政府,将涉案人员拘押至师管区司令部听候审判。然而,攸县县长谭友谷却迟迟按兵不动,致使泄密。县军事科科长周后济、国民兵团团附文明初、县兵役督导员罗培源、夏泉乡乡长肖白生、云蒸乡乡长易茂松、马鞍乡乡长刘奉先、新江乡乡长刘镇亚、枫仙乡乡长刘希杜等8人闻讯后畏罪潜逃,国民兵团团副李剑锋被关押在茶醴师管区司令部,关押期间畏罪自杀。
  1943年6月,湖南省军管区司令部、湖南省保安司令部组成合议审判庭,对攸县征兵舞弊案进行宣判。判处渌田乡乡长王甲荣死刑,剥夺公权终身,追缴赃款12870元;判处县政府指导员易树滋无期徒刑,剥夺公权终身,没收赃谷50担;判处县政府指导员陈虞韶无期徒刑,剥夺公权终身,追缴赃款39600元;判处渌田乡保国民小学校长蔡时瑞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权5年;判处龙翔乡乡长陈持生有期徒刑7年,剥夺公权5年;判处枫仙乡乡公所户籍员陈德芳有期徒刑5年,剥夺公权2年,追缴赃款500元;没收夏泉乡乡长肖白生贿赂款19400元。
  这些罪犯受到刑事处罚,实在是罪有应得。但是,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攸县县长谭友谷,却仅仅是被免职。1943年11月,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長于右任签发通报,认定谭友谷有违抗命令、纵放犯案人员脱逃且有串通舞弊之责任,决定追究其违反公务员惩戒法之责任。
  然而奇怪的是,刚刚在攸县被免职的谭友谷,不知打通了什么关节,不久居然又坐在了益阳县县长的宝座上。一桩震惊湖南的兵役舞弊案,竟以大多案犯潜逃、主要责任人不被追究的结果而收场。
  (责任编辑:亚闻)
其他文献
闲读《千字文》,读到“雁门紫塞,鸡田赤城”,看了注释,才知紫塞是指长城。那么,长城缘何称紫塞呢?   我们先来看塞。塞是个会意兼形声字,本意是堵住器物的塞子。塞做四声读时,用以指边界上险要的地方。汉语里有许多词汇跟塞有关,像关塞、塞外、边塞等。成语里有一个塞翁失马,这个塞翁可不是指一个姓塞的老者,而是指住在关塞的老头。长城始建于西周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举全国之力,修缮连接秦、赵、燕三国
期刊
在野史里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皇帝吃饭,再爱的菜都不能夹第三筷子。”其实这个说法出自清代宫女回忆录《宫女谈往录》,该书记载:慈禧太后每天吃饭时,只要她朝哪个菜看一眼,太监就把哪个菜挪到慈禧近前,慈禧吃了两勺子后,太监就把菜撤掉,绝不叫慈禧吃第三勺子。以慈禧的话说,这是“老祖宗早就留下的家法”,为的是防止有人下毒。不过,《宫女谈往录》的说法只是孤证。单看清朝帝王,虽然康熙皇帝也有过“各人所不宜之物
期刊
百年前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风雨飘摇。军阀的纷争,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和侵略,使得战乱不止,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彼时的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仁人志士,他们为救亡图存而抗争,为笼罩在黑暗中的国家向何处去苦苦找寻出路。爱国:“青年是国民之一,自然应该负救国的责任”  1921年1月,23岁的周恩来赴欧洲求学3个月后,在伦敦给表兄陈式周写了一封信:  “弟之思想,在今日本未大定,且既来欧洲猎取
期刊
随着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日益临近,中国的冰雪运动空前高涨,这也使得与冰雪运动相辅相成的冰雪装备产业备受关注。近年来,全国各地均大力发展冰雪装备产业,黑龙江省作为
近年极端行为已成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大阻碍,解决大学生耐挫力不良问题是改善与预防极端行为事故产生的关键。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现有大学生耐挫力干预成果进行探讨后提出:运用积极体育教学干预解决大学生耐挫力问题。研究运用建模法,构建出一个以耐挫力应激路径为依据,由干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三个板块共同构成大学生耐挫力积极体育干预模型,并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研究所构建的模型具有促进大学生耐挫力呈积极发展的作用,但仍存在进一步改进提高的发展空间。
在中華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交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对外交往增加,秦汉时的人们说起天下,明显比前人广阔。  与历代相比,秦时交通结构完整,出现了秦直道、秦驰道等,且交通管理更加完善,主要特点是管理方式一致化,采用统一的法律,这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始皇、秦二世曾周游天下,论速度,秦二世更快,说明道路条件更好。  事实上,秦人祖先便以善走、善驭闻名,造父作为周穆王驭手,传说西征到了欧洲中部的华沙大
期刊
1935年6月2日,中央红军主力渡过天险大渡河后,根据中共中央 “向北走雪山草地,避开人烟稠密地区”的决定,昼夜突进北上。随后中央红军接连翻过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等数座大雪山。每爬一座雪山就增长一分经验,等到爬海拔5000多米的打鼓山时,已经验十足了,不但不感觉雪山险恶可怕,甚至还有心情欣赏雪景。  打鼓山是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前翻越的最后一座大雪山。时任红军干部团团长的陈赓登上打鼓山顶,眺
期刊
互联网既是各方主体分享优秀资源与作品的平台,亦是各类网络版权侵权纠纷的重灾区。在平台化成为主要趋势的时代,对迎来新型角色转型与升级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置了更多的义务。传统技术背景之下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版权保护采用的事后规制模式已然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型版权纠纷,应当顺应互联网时代技术革新与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对于特定版权场景下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定位,从主体类型之划分、履行义务类别之划分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版权保护义务的完善路径等角度出发,对其各自应承担的版权保护义务进行重新梳理与建构。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天有挂艾草、饮雄黄酒、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其中,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也称“龙舟竞渡”,这项活动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据说是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南北朝时期梁朝人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由此可见,在广袤的荆楚大地,龙舟竞
期刊
看到此题目,您可能要哑然失笑:“屈原可不就姓屈名原吗?”其实,还真不是.rn我们先看屈原的姓.笔者曾读过一篇小说,讲的是一名姓范的老师新到一个班级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