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新闻对强化民族意识的作用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ryduan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意识源于“共同的想象”
  美国学者B·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曾告诉我们,现代媒介通过对现实的建构及传播,创造出了“虚拟的现实空间”,成为共同体的共同的认知领域,这个领域中的一切则如同纽带使得处于不同地域的共同体中的个体在想象中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则是民族意识的根本。新闻作为大众媒介向受众传播的主要信息内容,在强化民族意识方面的作用自是不可小觑。
  灾难新闻报道强化了民族意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而灾难作为一种特殊的力量,却能够更加强化民族意识,增强认同感,使民族各个阶层更加具有凝聚力。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是十分典型的事例。
  议程设置——共同关注的产生。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M·E·麦库姆斯和肖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议程设置的假设。该理论认为,在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与传播媒介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对应的关系,即传播媒介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中;传播媒介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灾害。地震发生后,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投入到对这场灾难的报道中,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台,从新华网到新浪网等主要新闻网站都在第一时间推出四川地震专题,24小时滚动报道。一时间,从救灾的应急速度,到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从灾难之下政府应急水平的提升,到国民概念和公民意识的改变;消息、通讯、特写、评论、博客、短信等,媒体借助一切可能的信息传播方式,从更广阔的视野、更深的角度报道了灾难事件。
  在汶川地震后不到1个小时,中新网发布了一条新闻《四川汶川地震重庆山西陕西湖北北京等地有震感》。虽然只是短短几十字的纯粹事实的新闻报道,但在体现新闻价值接近性原则的同时,不言而喻地向受众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无论是四川、山西,还是北京,我们是一个整体,共同遭遇了这样一场浩劫,这无形中增强了身处“五湖四海”的受众的“共同关注”。尽管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地震并未对他们造成实质上的影响,但他们触目可及的各种传播渠道都被“地震”所占据,“地震”在他们心目中空前重要起来。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建构的场景,使全体中国人在心理上超越了现实中地理的限制,产生了一个概念上的共同空间。这就像是“中华民族大家园”的缩影,承载了无数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寄托。
  及时跟踪报道——共同时间的营造。灾难救援工作的前72小时被称为“黄金救援时间”,“时间”在人们心中变得异常重要起来,在生命接力紧张进行的过程中,灾难新闻报道的分秒必争也比其他报道更增加了一份动人心魄和独特的吸引力。2010年5月12日晚,笔者通过中新网搜索“青海玉树”,共找到约2406篇相关的新闻报道,平均每天关于青海玉树地震的相关报道达800余篇,几乎每两分钟就有一篇新闻报道。在地震灾难报道中,这些高密度的、及时的新闻报道将灾难发生后的时间“串联”起来。时间成为一个纽带,媒体正是借助这个纽带营造了一个虚拟的全国统一的时间观,将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结在一起,让每个人都在关注着时间的推移。在这种同质的时间的关注中,民族的想象产生了,身处各地的人们心中都有一个中华民族的存在,有一个共同的民族共同体。这种对民族的想象能够激发起人们对民族的共同关注,民族认同感也油然而生。
  事实板块——共同经历的创造。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青海玉树地震,从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国内外媒体就各显其能,力求以最快的速度、最真切的文字,向外界传递灾情的发展变化。通过百度新闻搜索“汶川地震”,可以找到相关新闻约1,370,000篇。搜索“青海玉树地震”,可以找到相关新闻约291,000篇。这些新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板块:政府的有效救援、官兵的英勇表现、救援情况的展现、受灾群众的坚强、全国人民的支持、其他方面等。虽然大多数中国人不能亲临救灾现场,但是众多新闻媒体的全方位、立体式报道为人们真实再现了灾难现场的一幕幕场景,让每个中国人都如同亲身参与了救灾工作,亲自感受了那令人震撼的场面。
  网络媒介对大众的聚合——共同感受的放大。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在灾难发生时,网络成为传播的重要媒介,其互动性特点则使得受众对于灾难关注的“共同感受”进一步放大。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内各大网站,在与传统媒体共同进行救灾报道的同时,还利用网络传播优势,纷纷建立大地震网上纪念馆,供网友为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献花、留言和撰写诗文寄托哀思,以深切哀悼遇难同胞。许多网友在网上留言,“汶川不哭”、“汶川挺住”、“玉树常青”、“玉树,我们与你同在”,这些感人至深的朴实之语成为灾难时期中国人的共同感受。在网络上,每个人的感受都在和他人交换、分享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放大,这些感受越来越占据了他们感情的主体,对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不论是对国家救援的赞扬、对媒体报道的争议,还是对丑恶现象的贬斥,抑或是对受灾人民的祝福,其实都是媒介通过新闻或者其他方式在构建着我们生活的社会,营造着我们共同想象的家园,强化着我们的民族意识。
  (作者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9级传播学硕士生)
  编校:赵 亮
其他文献
行政事业单位是以服务大众为己任的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资金做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前提条件,也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与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所以,会计管理工作在高校当中的重要性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断层带附近采动影响下支承压力的变化规律.研究认为,随着工作面与断层距离缩小,工作面前方的煤岩体应力集中系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冲击危险性
在论述晚清至五四时期的书写语言变革,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的问题上,学者们多从语言的现代性、建立现代民族国家需要以及现代语言学视角进行研究,但却忽视了近代传媒在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至于五四时期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书写语言后,胡适还认为“它成熟得如此之快,倒是我意料之外的”①。其实令胡适感到意外的就是晚清大量出现的近代传媒尤其是白话报刊在促进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过程中所起的核心
书法批评应该具备历史文化的总体观照。与书法艺术辉煌的发展历程相比之下,我们的书法批评是何等的不协调。基于建立时代书风、弘扬民族文化的时代呼声,我们必须创立书法批
去年以来,长治市城区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四宜’城区、促进转型跨越”这一中心,
虽说音响系统中的全数字HDMI接口越来越普及,但不可否认,许多传统的两声道音频传输终究还得依靠模拟线材作为信号传递的桥梁。而且优质线材对于系统音质的影响十分明显,往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发展中国的数学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以及全民的综合素养,而数学文化教育是发展数学教育的源头.数学文化最重要的是内容、思想、方法以及语言四个方面,相互之间通过融合、
行书天马赋卷《行书天马赋卷》,书写年代不详。绢本。长卷。五四·七×一○五·四厘米。行书。刊于日本版《中国书迹大观》南京博物院卷,现藏南京博物院。此卷尾有所谓董其
和声搜索具有不需要初始值,利用随机搜索代替梯度搜索,而无需更多信息的优点.以和声搜索算法为工具,建立管网优化的数学模型,以费用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对配水系统管网设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