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如何对付小人的

来源 :凤凰资讯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19820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葛亮的《心书》既是一部兵书,也是一部识人用人的权略之书。在书中,诸葛亮列举了于国于军有害的五种人,这五种人,现在通俗的说法叫“小人”,也就是卑鄙猥琐上不了台面的人。原文是这样的: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不论是治军还是理国,有五种人是需要时时注意的,他们是国家、军队发生混乱的祸根。这五种人是: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德人的人;在衣服上奢侈、浪费,穿戴与众不同的帽子、服饰,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不切实际地夸大盅感民众人,制造谣言欺诈视听的人;专门搬弄是非,为了一己私利而兴师动众的人;非常在意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敌人勾结在一起的人。这五种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他们只能远离而不可亲近。
  诸葛亮所列举的,其实是五种小人的行为做派,诸葛先生称之为“五害”,犹如当年韩非子所论的五蠹,这五种人,便是“军国之弊”的根源。人其实是最难搞懂的,因为人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而这种思维又是随机的、动态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小人的所为,是既要做又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其行径往往倏忽多变、防不胜防。
  一、小人的危害 小人的行为,会影响到核心的决策,会让权力的重心失去平衡。比如那些搞小团体的人,通过一定的手段,譬如一起吃吃喝喝,共享低级趣味等等,在微醺烂醉或是意乱情迷中称兄道弟,看着挺热闹,其实不过是为了某种共同利益而进行的暂时结盟。然而这是很危险的,因为这样无形中便在领导核心之外,产生出另外一个小圈子,而在这个小圈子里,也会诞生一个小的核心所在。久而久之,这个小核心就会影响到大核心,甚至会挑战大核心的权威,从而让大圈子的能量失衡,核心的轨道也就随之偏离,领导的权威就会淡化甚至失去。
  小人是权力磁场中的游离态。他们离不开核心,却又在磁场中冲突碰撞,极大的影响着中心的磁力。小人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嫉贤妒能。自己没啥本事,却又容不下别人的好,不想看到别人受重用,不想看到别人比他强。于是就使些下三滥的手段,通过歪门邪道的方式来突出自己,大吹大擂、夸夸其谈,甚至会搬弄是非、妖言惑众,以此混淆大众的视听。他们总是千方百计给别人设置障碍、制造麻烦,似有着强迫性的心理变态,看到别人倒霉了,他才舒坦。小人的心思全都用在了这上面。
  二、小人的特征 小人,是相对于君子而言的。我们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行事总是偷偷摸摸,让人觉得可怜可鄙又可笑。如果小人既行小人之事,表面上还要做出坦荡的样子,当属小人中的极品,是真小人。这种人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分辨起来很困难,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小人的功夫全在嘴上,因为他们没有实际能力,只能做口头上的巨人。诸葛先生还说到小人的一个外在特征:追求另类,喜欢铺张,浪费无节制,爱穿不一样的奇装异服。当然这是说的古代,古代礼仪严格,穿衣打扮等小节,也很讲究,不能太过分。搁现在则是时尚、超前。时代在发展,也不可一律不分青红皂白的混为一谈,不能说现在那些另类个性的新新人类就是小人。
  但这最起码也说出了小人的一个特征,就是他们都喜欢炫耀自己,專门择人之不为而为之,是自私和虚荣心的一种体现。永远把自己摆在第一位的人,会为了一己私利,做出任何有损集体的事情。同样,一个虚荣心极强的人,你也不要指望他对集体有什么贡献。因为虚荣心是与责任心成反比的,虚荣心越重,责任心就会越差,对工作也越不在意。
  三、如何对付小人 对于拥有权力的核心人物,谁都想靠得近些。领导的周围,既有真诚的君子,也就会有虚伪的小人。在某种程度上,小人在领导身上下的功夫会更多,因为他们要利用领导的力量去排斥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私利。他们往往表现的异常乖张,上蹿下跳,看着比谁都忙乎,比谁都有热心。但这只是表象,是蒙蔽他人的障眼法。所以对待小人,只能“可远而不可亲也”,否则便会当局者迷。
  其实类似的话,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说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两个鲜明的对比,也道出了小人的危害性。其实不光两汉,历代的兴衰,也都莫过于此。职场犹如江湖,本就鱼龙混杂。况且,权力是没有感情的,自然也就没有分辨力,能判断谁是君子谁是小人。有这个能力的,是掌控权力的人。
  这其实说的是领导素质问题。一个成功的领导,不仅是一个掌权者,还是一个用权者,要有识人用人的本领。识人用人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好却很难。小人总是深藏不漏的,小人二字也没有写在脸上,这就让人们在判断上难免会有偏差。而诸葛先生的一席话,犹如一盏指明灯,为我们照亮了方向。苍蝇叮不了无缝的蛋,只要大家心里对小人有了防范,适时远离他们,那些小人自然也就无计可施了。
其他文献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根据美国海军计划,下一代战略核潜艇“俄亥俄替代潜艇”首艇将在2031年开始服役。该潜艇服役后,其核反应堆在40年的整个服役期内都无需更换核燃料。这意味着,新一代潜艇核反应堆寿命比目前的美军潜艇核反应堆的寿命增加了7年。目前已经服役的“弗吉尼亞”级攻击型核潜艇时美国首款无需更换核燃料的核动力潜艇,其反应堆的寿命约为33年。  目前,美国国家核安全局正在纽约州诺尔原子能实验室
期刊
尽管俄罗斯在机载有源相控阵(AESA)火控雷达领域的发展稍稍滞后于欧美,但俄罗斯人自有其弥补办法——装在机翼前缘中的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于这种雷达,澳大利亚智库空中力量澳大利亚(APA)在其网站上发布有详细的评测文章。文章认为,提赫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院研制的这种雷达以及相关布局具有很强的战术价值,包括对隐身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对导弹实施中段制导;更有效地敌我识别,也可作为副监视雷达;对敌方数据链
期刊
在朝代更替之际,前朝臣子的选择不外乎三种:一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是隐姓埋名、远离政治;最后一种便是入仕新朝。就元明之际而言,入仕新朝的官员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清乾隆帝认为:“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而“其君之过”的一个方面,自然包括不知人、不善用。那元末贰臣的出现,究竟是谁之过呢?  仔细研究在入仕明朝的官员履历,不难发现半数以上的贰臣在元朝是中下级官员,可见贰臣
期刊
所谓“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的特权一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三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清代,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
期刊
在中国,许多家族千百年来累世的命运就是从事政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肩负家族的使命投入王朝的兴衰更替。他们创造历史,同时也被历史碾压而过。  历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族是陇西李氏。秦国大将李信是这个家族的佼佼者,之后这个家族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人才辈出,从未退出过历史的中心舞台。家族成员身上蕴藏着汉民族的勇气基因,李广、李敢、李陵祖孙三代名将,皆纵横塞北。陇西李氏在李渊和李世民时代终于达到辉煌顶点,建立
期刊
武则天利用的小人,必须是有才的小人,没有才能的小人,她是绝对不用的。什么是才呢?  一类是不讲道德,但有学问,会做事。李义府精通史学,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许敬宗人品不咋的,亲情淡薄,对儿女极其冷血,可他身兼两职而不怠,的确有些才能。  这都不是仅仅靠逢承拍马就行的,比如和珅被乾隆皇帝重用,也是他圆通世故,理財治政的本事高得很,才一路飘红。另一类是毫无品行,还没头脑,但有特殊技能的,如酷吏来俊臣、周兴
期刊
宦海生涯,官场浮沉,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圈子,需要你去选择是站队还是做人。站队的依据很大程度上是圈子实力的强弱,而实力是可以改变的,所以站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一时风光的背后可能就是终生的蹉跎。那么,什么是确定的呢?那就是做人,对每个圈子都不偏不倚正面对待,知恩图报而不是见利忘义,这样的做人原则或许不能让你骤历超擢,但足以让你在“风不定”的官场中做到“人初静”。  唐代中后期的官场就存在着两个泾渭分明
期刊
记者日前从总装装甲兵某研究所获悉,我军新一代炮射导弹通过定型试验,不久将列装部队。  “炮射导弹是利用坦克的火炮将装有制导装置的炮弹发射出去,并导向目标的特殊炮弹,是精确制导技术与常规坦克炮、反坦克炮系统的有机结合。”高级工程师石义群介绍说,为了突破炮射导弹相关技术瓶颈,科研人员连续多年深入科研试验一线,足迹遍布高原、戈壁、海岛。经过不懈努力,他们不仅研究攻克了炮弹发射时的过载难题,而且激光装置等
期刊
近年来,解放军地面部队注重利用科技装备强化夜战能力。  目前中国一个常规装甲坦克营可能配备220套不同的夜视器材,每辆坦克、后勤保障车、运输车和指挥车均配备至少1套夜视装置,可以在漆黑如墨的战场上作战。这些车载夜视仪包括热成像仪、侦察镜成像仪等。在配备夜视器材前,中国坦克驾驶员在夜间的视距仅为5至10米,如今他们能依托夜视仪看清上百米范围内的路况。在弱光环境下,中国坦克的炮手可借助夜视侦察仪识别数
期刊
在古代社会,宰相是仅次于皇帝的重要角色。历朝历代,宰相的称谓、职数、职权虽然不尽相同,但在宋代以前地位颇为尊荣。相对唐代而言,宋代的相权削弱很多,同时又出现过不少权相,这是值得深思的反常现象。  宋代的相权之所以被削弱,一方面是由于宋初宰相范质等人主动做出让步,另一方面是由于宋太祖热衷于集权。宋太祖、宋太宗都是有为君主,大包大揽无大碍。但是,他们的子孙后代世袭皇位,就未必称职。从真宗到仁宗、再到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