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何从“政治家族”手中收权

来源 :凤凰资讯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许多家族千百年来累世的命运就是从事政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肩负家族的使命投入王朝的兴衰更替。他们创造历史,同时也被历史碾压而过。
  历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族是陇西李氏。秦国大将李信是这个家族的佼佼者,之后这个家族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人才辈出,从未退出过历史的中心舞台。家族成员身上蕴藏着汉民族的勇气基因,李广、李敢、李陵祖孙三代名将,皆纵横塞北。陇西李氏在李渊和李世民时代终于达到辉煌顶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大唐王朝。但同时盛极而衰,开始走向覆亡。以军功为传统的李氏家族的克星是一个女人(武则天),无数李氏皇族子孙死于其手。
  如果把世家理解为豪强,那就把他们看简单了。这些家族以政治为业,其教育传统、经济条件和礼法门风使得读书子弟成为治国人才,练武者跻身帝国主将。以各个世家大族为核心,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官僚派系。而在地方,宗族祠堂担负了比中世纪欧洲教堂更多的功能。包括慈善、信仰、司法、教育,甚至还有经济管理,深具社会自治的价值。世家的影响不但行于庙堂之上,也及于江湖之远。
  历史上强悍如陇西李氏、刚烈如新城王氏的家族不胜枚举,两汉、三国、两晋时期这些世家趁乱世成为历史的主角。晋皇族司马氏避难江东,就是因得到江东豪族顾氏和北方豪族王氏的支持,才能建立东晋政权。皇帝司马睿甚至真诚地拉着王导一起接受大臣的朝拜,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东汉刘秀能够统一天下,所依靠的最坚强后盾,正是通过联姻、乡谊而结为一体的南阳豪族集团。其所加封的“云台二十八将”中南阳人多达11人。
  如此强悍的世家大族既是皇权统治的支柱,也是其威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央和地方政治均为这些家族所把持。有些家族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归属。至于霸有天下而称帝的家族也不胜枚举。西汉就亡于外戚兼王氏家族的掌门人王莽。不过,也正是从东汉政权消灭王莽后,皇权开始了大规模的收权行动。
  在专制制度下,因为最高权力的唯一性,皇权与世家之间形成了死结。所谓死结就是不死不休的权力斗争。在皇权与世家大族的千年斗争中,除少数时期达到了两者的平衡外,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从西汉开始,凡掌权的人君必杀士族,而士族坐大也会架空皇权。一直到帝制灭亡,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总体上的趋势是:世家的力量不断趋向衰微,而皇权则逐步加强,直到全面专制的降临。
  这当然是历代皇室努力的结果。历史上皇权向政治世家收权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屠戮、科举、“秘书小组”。
  政治世家往往演变为家族式的结党营私,因此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严厉地防范政治家族的挑战。通常的情况下,皇帝不会孤军作战,而是寻找有力的奥援替代这些“专业治国”者。在缺乏自信的皇帝那里,宦官常常是最佳的选择。东汉士族在十常侍发起的党锢之祸中损失惨烈;明朝的东林党人也因与魏忠贤为敌而多罹灭族之祸。当然,宦官专权甚至比世家篡权为祸更烈,但为政治斗争计,皇帝就是离不开宦官。以宦官、外戚为工具对高级官员的杀戮和灭族,未尝间断。至于那些主动参与政治斗争的家族,必须在政治圈投下赌注,同时承担巨大的风险。雍正、乾隆时期文字狱兴起,吕留良等一代大儒及其家族都是受害者;因與政治走得太近,明清大族长洲申氏,太仓王氏,海宁陈氏、查氏,都在政治斗争中不断被绞杀。即使被传为美谈的“杯酒释兵权”也是以皇帝武力为后盾,并非哥们义气的结果。
  不过,真正造成士族没落的,还不是皇权借宦官或锦衣卫手起刀落,而是庶族借科举崛起。科举的本意就是皇帝借以培植自己的“专业治国”势力。无论是唐太宗说的“天下士皆入吾嗀中”,还是后来殿试制度形成的“天子门生”传统,都表明皇家要直接控制科举取士的态度。靠科举而不是裙带举荐而出仕的文官,冲破了以往士族垄断仕途、“专业治国”的局面,但他们随即又形成新的家族势力。清初禁止结社,人们更加依赖血缘纽带,科举家族为了自保,也多通过联姻巩固势力。康熙年间,科举文官集团开始结党,各拥皇子。兴盛一时的江南曹家,就因跟错了主子,被雍正目为八哥党而抄家。
  更直接的打击家族参政的方式是借“秘书小组”夺权。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都是以皇帝的秘书班子替代和削弱内阁大臣会议或八王议政,从满洲贵族、高级汉臣手中收回权力。皇帝借直接办事机构架空六部和地方的传统,甚至影响到了民国时期的党国政体。
其他文献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1月25日发表题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将观摩苏联时代的印度核心军力》的报道称,印度将在共和国日阅兵式上展示军力。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观看这场阅兵式很像是翻阅一本被世人遗忘的记录历史的相册。  奥巴马将与普拉纳布·慕克吉总统和纳伦德拉·莫迪总理一同登上观礼台。大批载有印度优良武器装备的军车将驶过新德里的国王大道。  印度空军届时将展示该国采购的美制先进装备,如新购的“海神”P-8I
期刊
1月28日,台湾“军方”在春节临近之际,组织媒体记者到部队进行采访报道,实地见证台军士兵的战备训练。活动中,台湾“军方”出动了“海军陆战队”在高雄港进行反突击实兵演练,表演了登陆、攻堅、狙击等科目。
期刊
一直以来,无人机都是美国军事技术领先的标志。然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扩散,它慢慢不再是美国独享的技术优势。在20世纪初,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以色列拥有制造和使用无人机的能力。而到现在,已经有70多个国家获得了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在稳居军用无人机领域“老大”多年后,美军又开始争夺反无人机领域的霸权。  美面临无人机威胁? 美国空军退役中将戴夫·德普拉图曾经提醒五角大楼,“要记住,在过去20年里,我们在空中占
期刊
日本财务省公布了2015财年预算案,将国防开支由2014财年的4.885万亿日元提高到4.981万亿日元,这表明日本为了颠覆战后秩序和争当军事大国,正在大力备战,重点提升自卫队的预警侦察监视能力、空中作战能力、水面作战能力、水下作战能力和两栖登陆作战能力。  2015财年,日本拨出巨资采购E-2D“先进鹰眼”预警机、RQ-4“全球鹰”无人侦察机和P-1反潜巡逻机,计划在2020年前采购4架E-2D
期刊
《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印度官员透露,美国将向印度转让兩项军事技术,其中包括美国“大鸦”无人机今后将由印度工厂制造。  “大鸦”无人机由美国航空环境公司研制,用于战地侦察,由士兵直接用手投掷起飞,2003年以来在阿富汗得到了广泛应用。预计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将不再生产“大鸦”无人机,改由设在印度本加卢鲁的一家美印合资公司生产。此外美印还将联手研制一款升级版“大鸦”无人机,把最大航程从10公
期刊
俄“紐带新闻网”报道说,俄新型无人机“水鸭”已做好试飞准备,这种无人机由莫斯科无线电技术科研所研制,其模型于去年7月在俄“创新工业”展会上首次亮相。与此前俄推出的数种仅用于侦察勘测的无人机不同,“水鸭”将拥有投弹功能。依据设计,这种无人机将携带航空炸弹、火箭弹或精确制导武器,攻击敌方的无人机等空中及地面目标。其配备的航拍相机、摄像头和雷达装置可提供必要信息,帮助“水鸭”完成各项军事任务。  据报道
期刊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根据美国海军计划,下一代战略核潜艇“俄亥俄替代潜艇”首艇将在2031年开始服役。该潜艇服役后,其核反应堆在40年的整个服役期内都无需更换核燃料。这意味着,新一代潜艇核反应堆寿命比目前的美军潜艇核反应堆的寿命增加了7年。目前已经服役的“弗吉尼亞”级攻击型核潜艇时美国首款无需更换核燃料的核动力潜艇,其反应堆的寿命约为33年。  目前,美国国家核安全局正在纽约州诺尔原子能实验室
期刊
尽管俄罗斯在机载有源相控阵(AESA)火控雷达领域的发展稍稍滞后于欧美,但俄罗斯人自有其弥补办法——装在机翼前缘中的L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于这种雷达,澳大利亚智库空中力量澳大利亚(APA)在其网站上发布有详细的评测文章。文章认为,提赫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院研制的这种雷达以及相关布局具有很强的战术价值,包括对隐身目标进行搜索跟踪,对导弹实施中段制导;更有效地敌我识别,也可作为副监视雷达;对敌方数据链
期刊
在朝代更替之际,前朝臣子的选择不外乎三种:一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是隐姓埋名、远离政治;最后一种便是入仕新朝。就元明之际而言,入仕新朝的官员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清乾隆帝认为:“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而“其君之过”的一个方面,自然包括不知人、不善用。那元末贰臣的出现,究竟是谁之过呢?  仔细研究在入仕明朝的官员履历,不难发现半数以上的贰臣在元朝是中下级官员,可见贰臣
期刊
所谓“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的特权一是“世袭罔替”,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三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清代,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