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漏解;思维定势;心理因素;多值性例题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4(A)—0022—01
※漏解举例
例1:已知,圆内接△ABC中,AB=AC,圆心到BC的距离为2cm,圆的半径为5cm,求腰长AB.
2.学生在知识、经验上的不足.学生对所学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在解题时就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出现漏解.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点A(1,1),若在两坐标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求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此题中OA在等腰三角形中既可为底又可为左腰或右腰,这样P点坐标就有八个,而对于这样的问题,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求出全部的结果,超过一半的学生都会漏解.
3. 学生的心理因素. 学生心理上不够成熟,在观察、思考、判断时就会粗心大意,以致于审题不仔细,拿到题目就盲目动手,从而出现漏解.
※防止漏解的对策
1. 纠正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多值性例题的教学,通过诸如:对解方程x2-|x|+6=0的讲解,打破学生已有的、不良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全面、缜密的思维方式.并且要注意分析几何图形的特性及相关变式,加强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因图形会有不同的位置与形状,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全面、缜密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的含义.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有没有解?②若有解,有几个解?③求出所有的解.这三方面缺一不可,特别应强调“求出所有的解”.
3. 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沉着、细致的心理品质,防止粗心、急躁等不良心理的出现.一旦学生出现漏解现象,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向全面、周密的方向发展.这样,漏解现象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中图分类号〕 G63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4(A)—0022—01
※漏解举例
例1:已知,圆内接△ABC中,AB=AC,圆心到BC的距离为2cm,圆的半径为5cm,求腰长AB.
2.学生在知识、经验上的不足.学生对所学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在解题时就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从而出现漏解.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点A(1,1),若在两坐标轴上确定一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则求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此题中OA在等腰三角形中既可为底又可为左腰或右腰,这样P点坐标就有八个,而对于这样的问题,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求出全部的结果,超过一半的学生都会漏解.
3. 学生的心理因素. 学生心理上不够成熟,在观察、思考、判断时就会粗心大意,以致于审题不仔细,拿到题目就盲目动手,从而出现漏解.
※防止漏解的对策
1. 纠正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对多值性例题的教学,通过诸如:对解方程x2-|x|+6=0的讲解,打破学生已有的、不良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全面、缜密的思维方式.并且要注意分析几何图形的特性及相关变式,加强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因图形会有不同的位置与形状,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增加这方面的训练,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全面、缜密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解”的含义.它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有没有解?②若有解,有几个解?③求出所有的解.这三方面缺一不可,特别应强调“求出所有的解”.
3. 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沉着、细致的心理品质,防止粗心、急躁等不良心理的出现.一旦学生出现漏解现象,教师应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所在,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向全面、周密的方向发展.这样,漏解现象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