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现象矫正——基于中和技术理论与惩罚理论视角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up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厌学行为中的内在心理机制,借鉴犯罪心理学中和技术理论与惩罚理论,设计出大学生厌学意愿影响因素的测量条目与概念模型,详细论述了大学生在实施厌学行为时如何利用中和技术进行自我心理辩护,以及三类惩罚在降低厌学意愿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概念模型的路径进行验证和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调查(CGSS)横截面数据,分性别考察了当代青年群体主观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决定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文化资本、拥有住房产权、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总结发展规律。体育产业是一个产业系统,综合性强、牵涉面广;我区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结合本区实际,完善产业结构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大学的科研职能不断凸显,而科研队伍作为科研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科研
某小学五年级期中试题上给出了这样一道测试题目:  猜一猜下列的数字谜语。(各打一成语)  7/8( ) 1=10( )  1/100( ) 15分钟=1000元( )  于是,考场里的学生个个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却怎么也猜不出;这些罩着神秘面纱的成语。甚至教师在批阅试卷时也是各执己见:就“7/8”而言,有教师坚持认为应当作“七上八下”,也有人觉得是“七嘴八舌”,而“七零八落”亦未尝不
期刊
社会分层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极易由此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分层表现出如下问题:主体地位的变迁导致价值观发生置换,贫富差距扩大导致社会心理严重失衡,社会矛盾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