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简单单考语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小学五年级期中试题上给出了这样一道测试题目:
  猜一猜下列的数字谜语。(各打一成语)
  7/8( ) 1=10( )  1/100( ) 15分钟=1000元( )
  于是,考场里的学生个个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却怎么也猜不出;这些罩着神秘面纱的成语。甚至教师在批阅试卷时也是各执己见:就“7/8”而言,有教师坚持认为应当作“七上八下”,也有人觉得是“七嘴八舌”,而“七零八落”亦未尝不可。且不论这些答案正确与否,仅凭这几道语文试题,就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困惑:语文考试要大海捞针吗?这是我们提倡追求的创新吗?这样的语文测试究竟有多少实用价值?或者换个角度来理解,在我们的语文试卷上,是否还可以出现诸如“母鸡为什么会下蛋”“1+1能等于3吗”此类的题目?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了一味地追求语文的“活力”、“火力”,一味地注重语文的“新奇”,原本是要激发学生对学习母语的浓厚兴趣,殊不知,这样过分的苛求会让更多的孩子丧失学习语文的原始动力。、语言是深奥的,但语文教学应该是简单质朴的;语言是纷呈多彩的,但语文学习应该是快乐有趣的。
  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曾经在徐州鼓楼区进行过这样的考试改革:语文只考查两项,一项是写字,写钢笔字;一项是习作,自由习作。实践证明,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同样获得了很好的发展。苏教版语文编写组的专家们几乎每个学年都会组织编写一两套简单快乐的语文评价试卷,以供使用该教材的学区参考使用。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重视这样的举措,甚至有人会有这样的担心:如此考试考不出差距怎么办?这似乎是要担学生考得灰溜溜,考得抬不起头来才会显示出语文教学的扎实深厚。这么一来,原本简单快乐的事情被人为地夸大了,复杂了,教师也只能是绞尽脑汁,使出浑身看家本领,准备考“倒”学生。久而久之,语文便失去了它迷人的魅力,学生们也不得不在奇异的语文试题面前低下了曾经“高昂”着的头。
  假使,我们都来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方法,去面对语文,面对语文学习,我们就会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
  
  “变大海捞针”为“囊中取物”
   何谓“大海捞针”?在大海里果真能捞到针?当我们一味追求语文的广博与无边无垠时,很少有人虑及到在我们还未踏上“胜利的彼岸”就已经是“奄奄一息”了。“知识是无边的海洋”,无论是什么人,都不可能学光所的知识,尤其像今天这样的信息时代。我们要获取知识,要增强语文的积累,但并不需要胡乱地“撒网布点”,更不需要去拼命地“穷追猛打”,我们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一定的语文积累与实践。
  同样,我们的语文考试也不必盲目地“撒网布点”。或许今天的网、点,明天、后天可以弄清楚,但明天、后天的网与点呢?这样无休止地下去,岂不又验证了“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句流行一时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既然大海里捞不到针,”为什么不让学生们去囊中取物呢?或许今天的囊中取物并不显眼,但坚持下去,一年、三年、十年以后呢?不要担心难不倒你的学生,更多时候他们会在生活与学习中自己难倒自己的。而这时候,应该又是他们新一次语文积累的开始。
  
  追求创新不等于追求稀奇古怪
  当创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当创新的精神在校园里一路撒播的时候,我们的课堂烽发出了空前的青春与活力。但我们更多地还是停留于模仿,有时难免会有东施效颦的现象。如果单单是模仿也就罢了,而实际上,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语文工作者,已经学会了自我固守着的“创新”,甚至偏激地以为创新就等同于“稀奇古怪”。什么是创新?从广义上讲,创新不仅仅专指发明与创造,也包括个人前所未有的初次体验与感受等。就同样的事情而言,对于不同的个体,其创新的意义也有所不同。更多时候,创新是一种求异思维的发散。因此,追求创新是要求我们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追求创新是要求我们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追求创新是要求我们能跳出问题来看问题。如果一味地将创新曲解为稀奇,那么其结果必然是扭曲了创新的导向,必然是更多的人如法炮制这样所谓的“创新”。说严重一点,这是非常危险的。
  
  语文更重要的是运用
  学习语文的作用是什么?学好语文是为了什么?很多专家学者曾就此作过精辟甚至系统的阐述。同样,大量的实践证明,语文更重要的是运用。语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学校里,更应该注重语文的实践性,充分释放它的社会功能。
  首先语文要向生活开放,注重生活经验的感悟。生活是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教师应当把学生引向生活,指导他们自觉地观察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小丘溪流的秀美景色、桃李杏梨的生长变化、鸡猫狗兔的生活习性等。应该在每学期安排学生走向大自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语文天地,以从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丰富文化底蕴。
  其次语文要向社会开放,注重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语文教学也要从现代化社会实践要求出发,从生活需要出发,注重向社会开放,为言语交际服务。教师要多在语文实用性上做些文章,多设计一些实用性强的语文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语文实用性所带来的成就感。如给亲友写一封信(写后立即寄出),播送一个通知(写后立即广播),写一封倡议书(写后立即张贴)等等。
其他文献
期刊
春风。他们那清脆的歌声时时响在耳畔,他们那活泼、开朗的个性,时时感染着我,让我充满青春的朝气,改革的锐气。在课改的路上,即使没有显赫的业绩,却有鲜花相伴,有连绵不绝的掌声和数不完的课堂惊喜。  这个春,是一个充满憧憬的季节。之前,我仿佛遇到了一座冰山,把思想的火花全凍结在顺从之中。她来了,像是一艘锋利的破冰船,“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开启了全新的教育领域。  在这个春天里,教师和学生没
<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调查(CGSS)横截面数据,分性别考察了当代青年群体主观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在决定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文化资本、拥有住房产权、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提出问题,总结发展规律。体育产业是一个产业系统,综合性强、牵涉面广;我区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必须结合本区实际,完善产业结构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大学的科研职能不断凸显,而科研队伍作为科研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