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生活中,与学生在一起生活、交往最多的莫过于班主任,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认为首先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其次还要教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还要用自己的真情关爱学生,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有所追求、明辨是非,感受人类美好的感情。使他们沿着正确的人生旅途坚定地迈出第一步,帮助他们画出自己绚丽的人生。下面,我就结合我做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谈谈我在做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注重培养孩子的信心
我班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父亲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便抛起弃了他们母子,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孩子,日子过的很艰辛,导致了该同学严重的自卑心理,他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和做事,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课堂上做作业时,一定要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看见会耻笑。从刚开始入学就不敢举手发言,与同学、老师交往时总是怯生生的,参加活动也不积极,老师问他为什么,他想了半大,终于小声地说:“我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别人都比我好。”
我作为班主任,刚开始时也感到头疼,但没有放弃他。一开学,我便处处关注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对他做得好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表扬激励。学习上,每发现他的一点进步,我都会特意提出表扬,尽管这些表扬偶尔也使我觉得有点过度夸张,可是这种小手法却让他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他在许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也一定能做一个好学生。对于他做的不对的地方,便找他个别谈话,谆谆诱导,告诉他要如何做才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给他信心,给他鼓励。我发现,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扶教”,该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渐渐多了,进步很明显。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好学生。
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一次,我在班里开展了以“诚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首先,我讲了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脸涨得通红,头埋得很低,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随机引导、鼓励他们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要知错就改。在轻松的交谈中,这几个学生向我讲述了他们撒谎的事情。我根据情况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既肯定他们主动承认错误的优点,又向他们分析了撒谎的危害性,这几个学生当场表示,以后一定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我向孩子们边讲清道理,边指出这件事、那件事应该如何如何做才是对的。我把学校贯彻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行为进行教育,让班长记录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过程,定期举行评比,为了争取优秀,孩子们都暗暗较劲,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开始懂得自己教育自己了,我仿佛觉得他们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真情关爱赢得学生的心
在工作中,我发现占据学生心灵的,不是老师的严,而是爱。于是。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社会以及生理、心理情况,以使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避免盲目性,能够因材施教。比如,有一个学生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又患上臆病,全家仅靠年迈的奶奶艰难的维持生计,生活相当困难,每次到校后,看到同学们被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情景给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看到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她家情况特殊,我没有给她难堪,而是在她每次不认真听讲时,都和颜悦色的给她讲道理,鼓励她,帮她分析原因,想办法经常与她的家人联系,共同关注她的成长。学习上没有学习用品,我发动全班学生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她;有时缺课了,我都会主动抽时间帮她补上,保证学习上不让她掉队,两个多月以后,这位学生进步很大,对老师很信任,对同学也心存感激。当有什么困难时能够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师生共同帮她解决。同样,她也学会了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同学。这使我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密切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
和同学相处融洽了,便有个学生向我提出:要老师多一些微笑,我恍然大悟,从此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上课时,我面带微笑,下课后,我主动与学生交谈。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与学生的距离缩小了,情感贴近了。老师的笑脸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理解,班集体的气氛融洽了,学生们都能在这种气氛中更加健康地成长。(作者单位 富县张村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波
注重培养孩子的信心
我班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父亲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便抛起弃了他们母子,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孩子,日子过的很艰辛,导致了该同学严重的自卑心理,他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和做事,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课堂上做作业时,一定要遮遮掩掩,生怕别人看见会耻笑。从刚开始入学就不敢举手发言,与同学、老师交往时总是怯生生的,参加活动也不积极,老师问他为什么,他想了半大,终于小声地说:“我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别人都比我好。”
我作为班主任,刚开始时也感到头疼,但没有放弃他。一开学,我便处处关注他,观察他的一举一动,对他做得好的方面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表扬激励。学习上,每发现他的一点进步,我都会特意提出表扬,尽管这些表扬偶尔也使我觉得有点过度夸张,可是这种小手法却让他能够不断的发现自己的闪光点,相信他在许多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也一定能做一个好学生。对于他做的不对的地方,便找他个别谈话,谆谆诱导,告诉他要如何做才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给他信心,给他鼓励。我发现,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扶教”,该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渐渐多了,进步很明显。我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好学生。
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一次,我在班里开展了以“诚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首先,我讲了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脸涨得通红,头埋得很低,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随机引导、鼓励他们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要知错就改。在轻松的交谈中,这几个学生向我讲述了他们撒谎的事情。我根据情况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既肯定他们主动承认错误的优点,又向他们分析了撒谎的危害性,这几个学生当场表示,以后一定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疼爱,一些孩子养成了不少坏习惯。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得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我向孩子们边讲清道理,边指出这件事、那件事应该如何如何做才是对的。我把学校贯彻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结合本班学生的行为进行教育,让班长记录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过程,定期举行评比,为了争取优秀,孩子们都暗暗较劲,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看到同学们开始懂得自己教育自己了,我仿佛觉得他们一下子长大了不少。
真情关爱赢得学生的心
在工作中,我发现占据学生心灵的,不是老师的严,而是爱。于是。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社会以及生理、心理情况,以使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避免盲目性,能够因材施教。比如,有一个学生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又患上臆病,全家仅靠年迈的奶奶艰难的维持生计,生活相当困难,每次到校后,看到同学们被妈妈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情景给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致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看到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她家情况特殊,我没有给她难堪,而是在她每次不认真听讲时,都和颜悦色的给她讲道理,鼓励她,帮她分析原因,想办法经常与她的家人联系,共同关注她的成长。学习上没有学习用品,我发动全班学生伸出友谊之手帮助她;有时缺课了,我都会主动抽时间帮她补上,保证学习上不让她掉队,两个多月以后,这位学生进步很大,对老师很信任,对同学也心存感激。当有什么困难时能够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师生共同帮她解决。同样,她也学会了尊敬老师、关心同学,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同学。这使我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密切联系师生关系的纽带。
和同学相处融洽了,便有个学生向我提出:要老师多一些微笑,我恍然大悟,从此我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方法。上课时,我面带微笑,下课后,我主动与学生交谈。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与学生的距离缩小了,情感贴近了。老师的笑脸得到了同学们的尊重、理解,班集体的气氛融洽了,学生们都能在这种气氛中更加健康地成长。(作者单位 富县张村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