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是疗救西方现代性疾病的一剂良药——狄百瑞“新儒家”思想论述

来源 :孔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d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百瑞是西方“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狄氏一生努力推动并促成了美国中国学对中国思想系统内部概念的研究,将中国传统思想引入西方乃至世界视野,提升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狄百瑞的“新儒家”思想体系与现代性息息相关,现代政治运动与思潮是狄百瑞学术研究的根本推动力;狄百瑞对中国传统进行研究,促成符合现代性观念的中国传统人文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兼容、统一,最终落脚于解决世界范围的现代性困境问题.
其他文献
宋真宗封禅泰山时,特命奉祀玉女神像,由此引发泰山女神(后世称之碧霞元君)信仰的肇兴.其事缘于当时一场因太子缺位而造成的皇位危机,真宗希望通过奉祀玉女,以祈皇嗣.此举使泰山女神送子神格逐渐确立.泰山也渐由接通天地的封禅圣山,一变为祈嗣求子的生育之山.
生活治理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重要形态.在市场力量影响下,乡村社会从生产本位走向生活本位,农民日常生活秩序趋于问题化,这构成了新时代乡村治理形态转换的契机.因应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治理须超越后税费时代的资源依赖,通过制度认证和村庄动员等机制形塑权力实践的日常生活脉络.制度认证指向日常生活的公共性与正当性,从事实与规范两个维度定义日常生活秩序.村庄动员包含组织动员与社会动员两个层次,激发了农民的生活主体性.生活治理拓展了乡村治理的实践深度,其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制度与生活的统一.
自周初至孔子之时,乐教作为人文教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始终受到关注、推崇与系统性地实施,而其彻底的失落则发生于孔子身后的战国时代.由于乐教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及其与时代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儒门之外,乐教乏人问津或遭受峻厉批判.而于儒门之内,孟子对于乐教已十分陌生,这是应当受到重视的孔孟之间又一重大分别;荀子则着力将“乐”纳入自身“隆礼重法”的思想架构之中,其对乐教的理解已与过往的时代迥然有异.乐教的失落,深刻影响了后世儒家学术与精神气质的养成.而对这一历程的自觉认识,对于当今儒家教育的重建、人文教育的发展仍
天人之学是儒家的重要论域,而孟荀之说正好代表了其“究天人之际”的两种基本路向.孟子讲“仁,人心也”,又讲此“心”为“天之所与我者”,以心性点化仁学,打通天道与心性,证立了儒家道德境界的天人合一精神,表现了儒家内在超越的精神特质,这是从仁学进路发展了孔子天人之学中道德之天的思想,完善了其天人合德的道德理想精神.荀子讲“积礼义而为君子”“礼义之谓治”,将成德成治寄望于“人”(礼)而非“天”,确立了一种以天人之分、天生人成为核心内容的新型天人观念,彰显了儒家人文化成的理性精神,这是从礼学进路发展了孔子天人之学中
《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的含义,通常认为是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这种解释是把“制天命而用之”模糊化为“制天而用之”,却没有对“命”字给出明确解释,既没有坚实的文本依据,也不符合《天论》主旨,合理的解释应为“裁制天所禀赋的自然材性而利用之”.《天论》乃至《荀子》全书认为,人在天面前并不能为所欲为,人只能在承认天所造就、原本就有的自然材性的前提下,进行裁制、改造、利用等活动,其核心逻辑是“天生人成”.“制天命而用之”被错误地理解为“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哲学史研究惯性的影响,潜意识地
吴律师:rn我于5年前进入甲公司担任副总工程师,双方当时所签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有以下条款:“(1)孔寿德在职期间负有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甲公司每月发给保密津贴0.3万元;(2)孔寿德在合同终止后2年内,不得进入与甲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单位从事技术服务;(3)孔寿德若违反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约定,需向甲公司支付违约金12万元.”3个月前,我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甲公司未与我续签.
期刊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总结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历史性决策.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逻辑是: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破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主动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开放的使命.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路径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影响深远.
发生在春秋战国之际的“乐崩”,关系到自周初至战国中晚期整个礼乐传统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从外在看,它代表着有完整乐制设计、支撑的周初“大乐教”,向着春秋以降注重“乐”的艺术性、娱乐性的“小乐事”状态的转变;从内在看,它代表着从依赖于制度支撑的“学统”,向着基于历史叙事以凝聚道德德性的形态转变.同时,“乐崩”促发了礼乐关系的重构:如果说“大乐教”的礼乐文明是以“乐”为托底的文化形态、文化场域,则“小乐事”中的“乐”便成为“礼”的辅助形式.礼乐关系的这种转变值得注意,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诸子(如孔子)之于礼乐问
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过程中,辽朝在诸多领域担任了承前启后的角色,如孔庙相关问题,辽朝在孔庙修建及其祭祀方面实为“承”唐“启”金的重要一环.在建置上,辽朝孔庙沿袭唐五代旧制,实行孔庙祭祀与官学教育相结合的“庙学合一”制度.在分布上,辽朝孔庙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以中原汉地南部农耕区为聚集中心向西北与东北游牧、渔猎地带扩张.在孔庙释奠礼方面,辽朝承继唐制,以其为蓝本进行损益;此外,辽太祖立国之初命太子耶律倍负责释奠礼,可能暗含了帝位传承意图.总之,辽朝效仿中原王朝建立的孔庙相关制度,不仅有助于本朝实现“
在齐灭纪一事上,《公羊传》的作者贤齐襄公能复九世之仇,引起历世争讼.质疑者往往从事理与经义角度批评“九世复仇”为无稽之谈,却不明乎《公羊传》本以《春秋》为借事明义之书,托齐襄能为远祖复仇,实为张大复仇之义,并非真许复仇于九世之后.不过,一些学者以“复仇”违背“尊王”质疑“九世复仇”的观点恰恰补正了《公羊》学者历来在诠释“九世复仇”时的阙如.一方面,“尊王”首先意味着“尊天子”,若推本公羊学诞生的历史情境,认为“九世复仇”隐含了导向“仇天子”之抽象可能亦未为不可;另一方面,《公羊传》所谓“尊王”本非尊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