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英语教材教学法初探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onw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编初中英语教材,更加注重英语的交际功能,逐册梯度增强运用语言的基本功能。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需要有新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个体系目标。
  
  一、培养听的能力的方法
  
  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听懂别人所说的英语是第一位的。
  1、加强听的练习,注意听的效果
  让学生多听英语。在课堂上教师多用英语进行教学,少用汉语。
  ——My name is Jenny.——I′m Linda. Nice to meet you.
  ——What′s your name? ——Anna.
  ——Hello,I′m Mary.——Hi,Mary,I′m Jim.
  在初一英语教材预备篇里,让学生听;在一单元,本课开始,放录音,让学生听三遍;在口语交际中,四人一组,让学生相互听对方的说话;学生听老师的示范。
  2、多让学生听地道的语言、语调,注意放听方法
  训练听力,要注意以下几点:⑴ 每次上新课,先让学生听录音若干遍。⑵下课前要放听录音,做到课后余音在耳;上课当中适时还要放听录音若干遍。如:——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Li Xin?——It′s 1518670161.适时回放录音。
  3、变换练习方式,每种练习都不要做得时间太长
  每种练习都不要做得时间太久,以保持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有检查性的,提高性的练习。常用的听力练习如下:
  ⑴初级阶段的听力练习。听新课文的录音;听老师的英语课堂用语,例如:Turn to page 4.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Listen to me.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听力训练。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听力练习,在形式上基本上是相同的,教句型,结合句型教生词。在学生听懂了新句型后,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看着书静听。
  
  二、培养说的能力的方法
  
  1、在听的基础上开展说的练习
  学生学说英语要从听开始,使学生多听,听清楚,这是教师必须时刻注意的一个问题。如:Good morning,everyone!让学生反复听老师说几遍,学生开口跟着说就容易了。
  2、在说话的练习里培养说的能力
  说的能力要在说的练习里来培养。应当要求学生多说英语。说的练习中,有发展言语能力的练习,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着眼,操练更多的应在学生间进行为宜。
  3、狠抓句型操练
  句子是说话的应用单位,整句教,整句用,学用一致。教一句话要解决一个类型的问题。Is this your eraser?Is this your ruler?Is this your dictionary?这三个句子属于同一个句型。学生学会了就能说出无数句类似的话,并复习不少单词。要注意以下几点:⑴教师对所教的句型必须先领着学生说若干遍,使学生说熟;⑵学生说过的句子,教师要重复一次,以加深印象;⑶在句型操练中可以用代替的方法,适当改变句子里的某个单词,以促使学生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质量提高的效果。
  4、说话要带手势、动作、表情
  说话时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大大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说话时带手势、动作和表情。低年级学生应当这样做,高年级学生也应该这样做。
  5、鼓励学生开口,注意订正错误的技术
  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习惯。要向学生说明:在学习发展过程中说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注意精泛结合,宜纠则纠,宜松则松:以提高学生说话的质量为主的操练上的错误宜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熟练说话为主的错误,可以不及时纠正。
  6、集体练习和分组操练相结合
  中学的班较大,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确实有不少的困难。集中练习可以增加练习的人次,使害羞的学生也敢积极参加练习。克服集体练习中部分学生随声附和、不动脑筋,个别同学不开口等现象,分组操练可以克服以上的缺点。在集中训练后,分组操练要跟上,教师巡回检查,发现有学生懈怠,随时指名检查。常用的说的练习包括模仿、替换、复用、活用、交际等。
  
  三、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所谓阅读能力,主要是指精读和泛读能力。朗读作为一种能力,实用意义不大;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却有特殊的意义。一般说来,要在听说的基础上培养阅读能力,在朗读的基础上培养默读能力,在精读的基础上培养泛读能力。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中所钩织出的声形意语言的完美结合有其独特之处。对句型、名言、名著、范文应能背诵。朗读训练,尤其在初学阶段绝不能放松。常用的读的方法有泛读、领读、试读、仿读、轮读、对读、诵读等。
  
  四、培养写的能力的方法
  
  培养学生写英语的能力在学校一向都受到重视。写的能力包括书写端正、拼写正确、语言通顺、无语病、层次清楚、内容完整。笔头作业一般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查阅资料的时间,对于锻炼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有着较高的价值。
  1、笔头作业
  在口语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笔头练习。例如:——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Li Xin?——It′s 1518670161.口头练习结束后,做必要的写的能力训练的准备指导。笔头作业可以课堂做,也可以课下做,以课下做为主。在笔头作业前要先进行口头准备。经过准备再做笔头作业,减少笔头作业里的错误,节省批改作业的时间。笔头作业出现问题,主要应从口头准备上查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开展英语笔头练习,应循序渐进、有准备、有控制性地进行。训练写的能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做课堂英语笔记
  做英语课堂笔记,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加深,应当要求学生从入读初中开始就开始学习做英语记录,养成写的能力的习惯。常用的笔头练习包括教书写、抄写、听写、默写、填空、笔记、作文、写日记、笔头练习等。
其他文献
当前,学生视作文为难事,特别是农村学生习作能力普遍偏低,他们对作文无兴趣。害怕作文的心理严重地干扰着习作能力的提高。因为他们不知道作文“写什么”和“怎样写”,我想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作文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老师“要”才写,考试“考”才写,“要什么”才写什么,“考什么”才写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从启动学生内部动因入手,设法让学生主动起来,实现从“要我写”到“我要写”、从“要这样写”到
期刊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主体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借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和创造。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阅读中积累    “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一方面积累课本上的词语,另一方面进行词语的联想。如:让学生摘抄“无私奉献”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
期刊
高考命题中的英语写作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和要求写一篇书面材料,但并非要求考生按照“提示”逐句翻译,而是要求考生在充分领会提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语言组织成一篇内容充实、句子连贯、用词贴切的作文。那么,高中生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呢?在高考中如何能得心应手地写出篇好作文呢?我觉得首先要解决好以下这三个问题:    一、打好扎实的基本功    1、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对此弱项抱舍弃态度,情
期刊
在上圆面积巩固练习课时,我出示了一道与农村孩子生活紧密相联的应用题:有一头黄牛用一根长4米的绳子拴在一棵树上吃草,问这头牛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要求学生先分析题意再解答。几分钟后,班里大部分的同学都运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解答出了这道题。可还有平日里成绩较优秀的学生仍在思考?这下可奇怪了,我想:怎么一道这样简单的题目还没做出来呢?于是,我请这几位同学一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生1:这棵树如果是在小河边上,河
期刊
新课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在上课的短短几分钟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课文上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导入课文的技巧至关重要。导入的好,便会收到事倍功办的效果。导入课文的方式多种多样,下面主要谈谈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导入。  一、谜语导入  教师用谜语导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论是猜对的还是猜错的学生的热情都非常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为了猜中谜语,就要认真思考,自然就使他们以最佳的思维
期刊
作文是学生抒写情怀的一条途径,学生通过手中的笔来再现生活、描绘生活,抒写生活中人、情、景,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作文是学生感知美、体验美、赞颂美的重要渠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美的关怀,按照发现美、再现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规律来实施作文教学,使学生的习作焕发出勃勃生机,闪现出美的气息。几年来,我采用了以下环节进行作文指导,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体验
期刊
一、视听结合,感知理解,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凭借着一篇篇课文,以理解内容为起点,向学生传授遣词造句、组句成段、连段成篇和记叙、议论、说明等语言文字运用知识。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如果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给学生以清晰的感性认识,为理解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1、利用录音,激发兴趣,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
期刊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以上的目标,教师必须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下面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介绍几种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    一、创造问题型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
期刊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卷,考察的几乎全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诸如阅读理解、提炼观点等。自2007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又注入了一种新的题型——古诗词鉴赏,虽然分值不大(3-4分),但是对它的出现笔者认为不可忽视。它不仅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诗词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古代诗词鉴赏和阅读应分三步走。    一、鉴赏诗词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诗词的灵魂,也是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作
期刊
从教几年来,我发现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是很有意义的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师生各自都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并满足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需要,从而引起学生学好语文的积极态度,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主要是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以及与教师个人的积极情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长效催化剂,也是保证教学目标能够得到认同的基础。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交流的具体意义主要有以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