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fa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我们探索如何运用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学和语文教材的有机结合,避免生动呆板的运用而造成负面影响,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教学 运用
  
  
  多媒体计算机集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的各种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综合在一起,用一种设备实现课堂教学的电教化现阶段,并链接最新的信息,动态地收集信息,时间快,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一、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以下的优点
  
  (一)多媒体的运用加大了课堂内信息的容量。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会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二)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多媒体解决了“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的难题,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语文课的自身特点,,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刺激学生感官,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创作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多媒体课件作为固化的宜于普遍推广的科研成果一旦出现知识性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就远远不是一个教师的失误了,其对学生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
  
  (二)实用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必须从教学大纲要求出发,以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范围和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为设计依据,还要从教学对象出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创作课件,使课件有实用价值。
  
  (三)交互性原则。制作课件时,首先应该做到课件的内容检索方便,链接等手段使多媒体课件应用时简单明了。能控制速度,分步提示。同时交互性还表现为试卷与答案的连接。这就要求制作课件时给学生布置的思考题、试卷等,能在计算机上得到解决,让学生及时得到信息反馈,以增加学习者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多媒体在农村语文教学的常见误区
  
  (一)全盘否定传统教育技术,认为多媒体万能化。在公开课上,几乎每节课都用到多媒体课件,为多媒体而多媒体,有些完全是纯粹做秀,好像无多媒体而不成公开课之感。如果不考虑教材的内容,一味地强调多媒体的精美画面、动听的声音,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件上,就会忽视对文本的理解。况且,有一些教学内容根本就不需要多媒体,如果硬要和多媒体扯上关系,既浪费了时间,又消耗了精力,学生又得不到应得的知识,所以多媒体语文教学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安排,让语文教学在多媒体的参与下而显得更加绚烂。
  多媒体课件使整个课堂只能按照教师事先设计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思维的空间受到了限制,课堂气氛再也难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再者,如果在课件中把所有抽象思维、文字语言的理解都用多媒体形象展现出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就没有了思考空间,实际上是束缚了学生思。在课堂上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少了“人气”,还不利于观察学生,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为之大减。
  
  (二)忽视对文本的感悟。学生通过多媒体这种间接方式而获取的知识,极易渗入多媒体课件制作者或选择者个人的认识甚至偏见,使学生不容易看到文章的本来面目,同时,多媒体的“先入为主”的特点,影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大多时间在看课件,课件中出现了较长时间的视频、动画、大段的文字,便学生们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就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感知文本,不能通过横向比较、纵向挖掘,提供背景性知识等方法探究主题,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根本就谈不上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三)淡化师生情感的交流,多媒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导”,过分突出多媒体的作用,忽视了学生必要的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学生只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知识的容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语感能力缺少应有的土壤与养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便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
  多媒体的参与,更多的是教师与电脑的交流,学生与课件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就少了。不能为了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而淡化了师生问情感的交流。
  
  (四)多媒体语文教学超大容量。有教师说,运用多媒体语文教学可以节省许多时间,一节课,可以上几个节课的内容。诚然,课是上完了,学生成了机器,接受完成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反思和消化,课堂教学效果又会怎样呢?过分追求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导致学生消化不良。一节课下来,虽然教学节奏快,程序安排紧凑,可静下来想一想,学生的收获又有多少呢?久而久之,再遇难题时,他们便会附和于人,只听别人分析讲解或干脆不加思索,养成懒惰习惯,以致思维缓慢,失去学习信心。
  
  (五)多媒体语文教学一味追求花哨,不根据内容的需要。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教材理解教材,多媒体只是达到这一目的辅助手段。而有的教师只是感观刺激,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如同逛了一回闹市,而热闹之后一无所获。
  
  (六)被动地利用多媒体课件。由于农村中学教师的现代教学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教师还不会制作课件,用多媒体上课时,更多的是借用别人制作的课件,对课件的内容和一些图片、动画、视频制作的目的等不太熟悉,这样在使用的时候难免陷入被动局面。有的教师对课件使用不熟,一时半刻都切换不到要讲授的内容,从而引起慌乱甚至崩盘。
其他文献
全球原油资源劣质化趋势明显,各炼油厂加工重质高硫高酸原油比例加大,给装置正常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以大榭石化225万吨/年沥青装置在加工海洋重质高酸原油-秦皇岛32
摘要 语文科目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综合性、人文性。掌握汉字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阅读水平无论时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极其必要的,这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终身学习所必备的技能。  关键词 高效阅读 语文 学习必备    多年来,我们按照教学大纲上的阅读教学法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将阅读目的作为阅读前提,围绕阅读目标,不断提高高中生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在实践上,
摘要 银行会计信息真实性是指银行对外披露的会计报表数字真实、准确,或项目完整,如实反映银行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并且具备可核性、合规性、持中立性,即应该能够公允地表达银行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从而保持会计报袁数字与实际的一致。  关键词 银行 会计信息 真实性 金融风险    一、前言    金融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处于最关键的地位,银行在金融机构中处于主导地位。银行会计是银行的基础,一切金融活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课堂教学民主是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根本保证。师生关系融治、和谐,互相尊重,互动学习,是形成民主平等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中,课堂气氛严肃,往往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样一种被动局面,学生很少有自己提问的欲望和权利,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性思维的运用。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媒
摘 要 本文围绕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从教学方法和策略上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展开讨论。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最高阶段。目前,中学阶段学生的写作技能普遍偏低,高中生在写作中表现出基础语法概念模糊不清、病句多、“中式英语”、简单句使用偏多、信息处理凌乱,表达缺乏一定的逻辑性且言之无物等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因此,在高中阶段加强写作训练是英语教学中的一
摘 要 在高等教育中,计算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怎样在高等教育中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计算机教学 应用    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经验的过程。而教学的结构是塔形结构,下方的经验具体且容易获得,这是我们教学中的主要
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  古诗教学是使学生吸取古文化精华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从理解诗意,感受诗情,品味诗境中受到审美教育,提高自身素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