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网的建设及应用是推进和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校园网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帮助教师充分地实现资源共享,轻松地制作课件或电子教案,方便地交流教学经验,使教师的角色将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习的帮助者;帮助教育管理人员实现网上办公、在线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作为互动的信息平台,是连接社会公众与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的桥梁,让更多社会公众了解教育、参与教育,对于全社会信息化素质的提高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建设校园网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其建设必将推动校园信息化的进程,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校园网及其功能
(一)什么是校园网
校园网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学校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办公活动、交流活动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
(二)校园网的功能
1.信息资源共享
学校通过在校园网上发布各类信息,为教育教学和管理决策提供各项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有各部门发布的部门通告(如校办,教务处、政教处等),有经过整理、筛选、加工过的教学参考、教科研信息(如图书馆网络阅览室、教科室),有教师经验总结、课件素材库,有增长见识、切磋讨论的BBS等。
2.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远程教学上的应用
可实现各种基于网络的电子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电子论坛、电子题库等,建立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性。
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可大力开发远程教学环境。网上学校的建立,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家庭电脑与校园网相联,借助远程教学资源改革学校的素质教育等,它可促进教育制度、学习制度、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3.图书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及虚拟图书馆的建立
在原有图书检索系统基础之上,建设电子图书馆,实现远程计算机图书检索和借阅,从而一方面能做到资料共享。另一方面,能大大地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图书利用率和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4.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及学校办公自动化
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档案管理、外事管理、医疗管理、后勤管理、综合查询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同时,校园网可以为全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系统提供支持;为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方案选择和预测结果等,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校办公自动化。
5.增进与国内外的交往
校园网将作为学校与国内外联系和交往的重要窗口,通过它向国内外公众、媒体、大学、科研机构介绍和宣传自身,扩大知名度。
二、校园网建设相关策略研究
(一)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应面向学生的发展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校园网的建设必须首先就要着眼于学生。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空间。开辟成学生生活、学习的新课堂。
第一,课内的学习,可以借助网络的协助和延伸提高学习效果;第二,在校园网平台上开设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途径,实现课内课外学习的整合与拓展;第三,要通过论坛、信箱,甚至开设聊天室的形式,使之成为学生交流的窗口;第四,要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另外,还可以不定期举办电脑作品比赛,通过校园网展演优秀作品,可以很好地起到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建设基于学校的多元化资源
校园网价值的真正体现就在于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校园网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校园再造”工程,而校园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则是这个工程的灵魂和核心。校园网的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提供各类精品课件、视频点播资料、教师教案、多媒体素材、论文、大量的电子图书、常用软件等各类资源。如此庞大的校本资源库如何建立呢?我们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路,综合多方面的技术力量,共同建设资源。我们认为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建设途径。
1.自主性校本资源建设
在资源库建设方面,各有关的专业部门、软件开发公司为了顺应教育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推出了一些优秀的资源。但是,由于各地教育发展的不一致,课程改革,教材变化,各类学校校园网环境的不同,应用水平的差异等原因,使购买来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现实教育教学的个性化需要,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瓶颈。因此,校本资源库的自主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可以依托本校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建设。
2.链接
将校园网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这类Internet站点的选择,我们是通过专家介绍或者搜索引擎搜索的,再由校园网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更新。
3.镜像
通过与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如K12教育资源库、科利华教育资源库等。
(三)校园网建设需建立长效的管理和保障机制
1.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随着校园网功能的不断拓展,日常的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庞杂,网站上所有栏目都需要定期更新,而且不同栏目还要由不同的人来负责,这些工作并不是一两名计算机教师就可以完成的。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2.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改革管理的机制
不但要奖励那些在教学中应用校园网的教师,还要求对日常教学实施管理网络化,创造一种网络应用的气氛,从而建立起教师应用校园网的外部动机。另外,通过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培训,树立起教师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3.通过培训提高应用校园网的能力
对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和Internet应用的培训,为校园网的应用发展进行探索工作;同时,借助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让广大教师参加普及性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加强监督管理,杜绝网站不良信息
校园网除了在技术上要对服务器进行安全配置防止黑客或病毒外,在网站内容方面特别是动态栏目内容方面也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
校园网面对的主要对象还是学生,所以对信息的监督和过滤工作还是必要的,过滤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监督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建设校园网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共识,其建设必将推动校园信息化的进程,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校园网及其功能
(一)什么是校园网
校园网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联结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学校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为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办公活动、交流活动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
(二)校园网的功能
1.信息资源共享
学校通过在校园网上发布各类信息,为教育教学和管理决策提供各项信息服务。这些信息有各部门发布的部门通告(如校办,教务处、政教处等),有经过整理、筛选、加工过的教学参考、教科研信息(如图书馆网络阅览室、教科室),有教师经验总结、课件素材库,有增长见识、切磋讨论的BBS等。
2.计算机辅助教学及远程教学上的应用
可实现各种基于网络的电子教学,如多媒体教学、电子论坛、电子题库等,建立多功能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自主性。
学校还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可大力开发远程教学环境。网上学校的建立,为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家庭电脑与校园网相联,借助远程教学资源改革学校的素质教育等,它可促进教育制度、学习制度、学习方式的现代化。
3.图书资料检索借阅自动化及虚拟图书馆的建立
在原有图书检索系统基础之上,建设电子图书馆,实现远程计算机图书检索和借阅,从而一方面能做到资料共享。另一方面,能大大地简化借阅手续,提高图书利用率和图书管理工作效率。
4.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及学校办公自动化
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档案管理、外事管理、医疗管理、后勤管理、综合查询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同时,校园网可以为全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系统提供支持;为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方案选择和预测结果等,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和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全校办公自动化。
5.增进与国内外的交往
校园网将作为学校与国内外联系和交往的重要窗口,通过它向国内外公众、媒体、大学、科研机构介绍和宣传自身,扩大知名度。
二、校园网建设相关策略研究
(一)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应面向学生的发展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校园网的建设必须首先就要着眼于学生。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空间。开辟成学生生活、学习的新课堂。
第一,课内的学习,可以借助网络的协助和延伸提高学习效果;第二,在校园网平台上开设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途径,实现课内课外学习的整合与拓展;第三,要通过论坛、信箱,甚至开设聊天室的形式,使之成为学生交流的窗口;第四,要成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
另外,还可以不定期举办电脑作品比赛,通过校园网展演优秀作品,可以很好地起到学生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建设基于学校的多元化资源
校园网价值的真正体现就在于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校园网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校园再造”工程,而校园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则是这个工程的灵魂和核心。校园网的资源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提供各类精品课件、视频点播资料、教师教案、多媒体素材、论文、大量的电子图书、常用软件等各类资源。如此庞大的校本资源库如何建立呢?我们要走引进与自主建设相结合的路,综合多方面的技术力量,共同建设资源。我们认为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建设途径。
1.自主性校本资源建设
在资源库建设方面,各有关的专业部门、软件开发公司为了顺应教育这个庞大的新兴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推出了一些优秀的资源。但是,由于各地教育发展的不一致,课程改革,教材变化,各类学校校园网环境的不同,应用水平的差异等原因,使购买来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现实教育教学的个性化需要,已越来越成为制约新课程改革发展的瓶颈。因此,校本资源库的自主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学校可以依托本校特点,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建设。
2.链接
将校园网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进行链接,直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这类Internet站点的选择,我们是通过专家介绍或者搜索引擎搜索的,再由校园网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更新。
3.镜像
通过与Internet上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库建立全部或者部分的镜像,以获取更新、更专业化的资源。如K12教育资源库、科利华教育资源库等。
(三)校园网建设需建立长效的管理和保障机制
1.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随着校园网功能的不断拓展,日常的维护工作变得十分庞杂,网站上所有栏目都需要定期更新,而且不同栏目还要由不同的人来负责,这些工作并不是一两名计算机教师就可以完成的。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2.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改革管理的机制
不但要奖励那些在教学中应用校园网的教师,还要求对日常教学实施管理网络化,创造一种网络应用的气氛,从而建立起教师应用校园网的外部动机。另外,通过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培训,树立起教师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3.通过培训提高应用校园网的能力
对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和Internet应用的培训,为校园网的应用发展进行探索工作;同时,借助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让广大教师参加普及性的计算机操作基本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4.加强监督管理,杜绝网站不良信息
校园网除了在技术上要对服务器进行安全配置防止黑客或病毒外,在网站内容方面特别是动态栏目内容方面也一定要加强监督管理。
校园网面对的主要对象还是学生,所以对信息的监督和过滤工作还是必要的,过滤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监督却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