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英文第三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肝胆胰外科学会(JSHBPS)于2007年出版第一版胆道肿瘤(胆管癌、胆囊癌及壶腹癌)临床实践指南,于2014年更新第二版,2021年英文第三版胆道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围绕6个主题提出若干临床问题,基于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并组织专家讨论后,最终确定推荐意见、推荐强度以及推荐说明。根据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系统,推荐强度被分为1级(强)或者2级(弱)。英文第三版胆道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中提出的31个临床问题涵盖:(1)预防性治疗;(2)诊断;(3)胆道引流;(4)外科治疗;(5)化疗;(6)放疗。31个临床问题中,14个问题给予推荐强度为强的推荐意见,14个问题给予推荐强度为弱的推荐意见,剩余的3个问题未给予推荐意见。每条推荐意见都进行推荐强度说明。最新版指南基于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提供了重要建议。未来与癌症登记数据库协作将是评估指南和建立新证据的关键。

其他文献
转移性前列腺癌以全身治疗为主。本文报道1例转移性前列腺癌疾病进展后多西他赛再挑战的患者。患者前列腺癌多发骨转移、肺转移,一线内分泌治疗联合多西他赛单药化疗效果满意。病情进展至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阶段后采用多西他赛再挑战治疗,PSA下降大于50%,无严重毒副作用。多西他赛再挑战是转移性前列腺癌病情进展后的治疗选择之一。
患者63岁,因发现PSA升高就诊,查血tPSA 10.04 ng/ml。盆腔MRI检查考虑前列腺癌侵犯精囊腺。穿刺病理诊断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5=9分。骨扫描检查阴性。患者先后接受根治性手术、辅助内分泌治疗、挽救性放疗,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后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阿比特龙、镭-223、肝转移灶局部射频消融、卡巴他赛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化疗等治疗,在多学科诊治与全
目前,在去势治疗基础上的多西他赛化疗是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疗效确切。临床实践结果充分证明了多西他赛化疗不仅改善了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预后,而且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一线多西他赛化疗进展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目前没有标准方案,尽管新型内分泌药物不断涌现,但多西他赛再挑战仍然被证明是有效的,且可以多次再挑战。本文介绍1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多次多西他赛再挑战成功,旨在为晚
本文报道1例高肿瘤负荷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序贯治疗。本例65岁,诊断为高肿瘤负荷的激素敏感性转移性前列腺癌伴全身多处转移,临床分期cT4N1M1c期,肿瘤分期Ⅳ期。一线采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联合多西他赛化疗,治疗效果确切。患者化疗结束后PSA缓慢上升,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再次予多西他赛化疗后出现进展,调整为ADT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阿比特龙)后PSA缓慢降至<0.0
目的探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对化疗疗效的评估和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21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为72(69,77)岁,中位PSA为90.40(72.47,130.33)ng/ml。21例均有肿瘤全身转移。临床分期16例≥T3期,5例为T2c期。Gleason评分中
一例34岁年轻转移性前列腺腺癌患者,伴导管腺癌成分及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经多学科会诊讨论,行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及同位素治疗效果不佳。基因检测提示BRCA1基因胚系突变,联合奥拉帕利治疗后疾病获得短期控制。
本文报道1例67岁前列腺癌患者,在雄激素剥夺治疗和多西他赛治疗后迅速进展。该患者的母亲和父亲分别患有乳腺癌和肺癌。基因测序提示该患者存在BRCA2基因突变。患者的母亲和儿子同样存在BRCA2基因突变。患者接受卡铂化疗后肿瘤得到控制。铂类化疗可能是治疗BRCA2基因突变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本文分析1例初诊有骨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病例,经传统内分泌治疗7个月后进展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行基因检测提示CYP17A1和TP53突变,给予6个周期多西他赛全身化疗,复查PET-CT提示全身肿瘤受到抑制。行腹腔镜下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继续予内分泌治疗联合多西他赛辅助治疗,术后PSA控制在较低水平。对于年轻转移性前列腺癌,基于精准检测的精准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在肿瘤控制良好情况
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雄激素剥夺治疗(ADT),但多数接受治疗患者尤其是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几乎都将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中位总生存时间短。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较年轻mHSPC患者多学科诊疗过程,患者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辅助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术区放疗+转移灶放疗。患者进展为CRPC后更换方案为阿比特龙+泼尼松+戈舍瑞林以及
目的探讨改良的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诱导小鼠多发性硬化(MS)脱髓鞘及髓鞘再生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分析小鼠MS模型脱髓鞘及髓鞘再生的影像标记。方法收集30只C57BL/6雄性小鼠,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适应灌胃1周后,随机分3组,分别造模成对照组(n=10)、脱髓鞘组(n=10)及髓鞘再生组(n=10)。对照组小鼠立即进行MR扫描及病理取材;脱髓鞘组小鼠每日1次使用CPZ-CMCNa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