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本解读过度化现象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o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解读得把握好其中的度,如开展不适宜的解读,课堂教學将是失衡的。文本解读要适度,即要做到分寸合理,毋过犹不及。
  [关键词]文本解读;过度化;适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04001
  凡事皆有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同样得把握好其中的度。审视当下的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过度或失衡的现象。有的教师坚持“深度解读”,在解读教学文本时深了再深,走向了深的极端,阅读教学就成了教师和少数学生能够享受的盛宴;有的教师坚持“浅阅读”,在解读时蜻蜓点水,从语言文字的此面滑行到彼面,学生从头到尾咀嚼着早已通晓的东西,直到无味乃至厌倦;有的教师举着“广度解读”的旗子,拓展了再拓展,乃至抛弃了文本,胡乱生发;有的教师则坚持“细读”,逐字逐句,对文本进行“地毯式”的解读,教师把自己的想法塞满了课堂……这些,都不是适宜的解读,把如此的解读放置课堂,那么课堂教学也是失衡的。
  一、文本解读过“浅”
  这里提到的“浅”,指的是解读的粗浅、肤浅。有的教师仅仅依照教参上的解读,让课堂徘徊在浅层状态;有的教师不去发掘文本隐含的深层价值,读懂了文本的表面意思就以为是获得了“真理”,结果只是看见了皮毛。孙绍振曾说有的教师“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有难度的,大讲特讲,有时无谓地制造难度,把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比如,一位教师在上《李凭箜篌引》一课时,让学生朗读诗歌,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歌意义,教师再讲解诗歌中“女娲补天”“江娥啼竹”等典故。“女娲补天”“江娥啼竹”等典故固然重要,可是这首诗应关注的是诗人描写音乐的技巧,教师并没有涉及。在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并非一定要读出专家水平,但是在学生能够接受和掌握范围内的解读还是有必要的。
  二、文本解读过“远”
  这里所说的“远”,指的是拓展得过远或偏离。阅读教学要注重拓展延伸,但是,教学文本写了什么内容,流露了什么情感,是如何组织文字表达情感的,有的教师都不关注,只是盲目地进行拓展延伸,似乎语文课堂没有拓展,就不成功一样。
  有一位教师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其中一个环节是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学生看得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热闹,但在这热热闹闹中,教师却没有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把语文课上成了电视剧播放课。这样的课堂,看似大容量、多联系、广积累,却与教学文本的关系不大,只是造成了课堂的虚假繁荣。文本解读需要广度,但是如果解读时把文本撇在一边,只顾旁征博引,就是本末倒置,会让文本陷于虚无的境地。
  三、文本解读过于“追新求异”
  阅读教学要有“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一线教师都非常注重对教学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但是解读文本不能打着“个性化解读”的旗号,走向“追新求异”的极端。
  孙绍振曾说:“全国各地的课堂上违背文本主体的奇谈怪论层出不穷……《背影》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啊,向祥林嫂‘学习拒绝改嫁的精神’啊,《皇帝的新装》中的骗子是‘义骗’啊,《愚公移山》中的行为是在‘破坏生态环境’啊,不一而足。”笔者听课时发现,时至今日,教学文本还是面临着被歪曲解读的现实。
  某教师在执教《荆轲刺秦》这篇文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评价荆轲行刺秦王的行为?”以下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课堂实录:
  生1:作为刺客,他学艺不精,在这样危险关键的场合,他一定要有“一击毙命”的功夫,然而在秦国的表现证明他不拥有这样的本领。能力水平这般还去行刺秦王,这是自大,是有勇无谋。他还不讲江湖道义,死前还把太子丹供出来,是为不义。(生笑)
  师:你的说法可以说得通。
  生2:荆轲就是个恐怖分子,行刺秦王的行为就是现在的斩首行动。(生笑)
  师(笑):你的这个想法有点意思。
  在这节课中,生1的回答看似个性,生2的回答看似有趣,乍一听大家觉得有些道理,但仔细回味,发现就是对文本价值的背离。学生的看法显然是对文本的歪曲解读,授课教师却给予了肯定,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孙绍振说:“阅读历史经典的最起码的原则,就是回归历史语境;脱离了历史语境,用当代观念强加于古代经典,把历史经典看成是一堆垃圾,实际上是一种反历史主义的幼稚病。”
  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要适度,即要做到分寸合理,毋过犹不及。我们解读教学文本时,始终要记得学生的认知水平,始终要记得学生的接受能力,始终要记得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 阅读能力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043-01  阅读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真正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走入文本,亲近汉字,理解感悟词句的含义,认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教师可通过课堂主阵地和课外阅读的结合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掌握方法。以下是笔者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
【摘 要】本文简单分析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现状,并重点对提高中职学生商务技能的五种有效方法进行了探讨:专业文字表达技能训练、进行商务平台实训、参加技能竞赛、建设商学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其他技能的训练。  【关键词】中职学生 商务技能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60-02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当下,大多数企业的发展都
[摘要]从习作的角度讲,基础教育阶段应该从亚文化的理解、尝试开始,不能在阅读理解、习作要求、创新激励方面漠视化,而要坚守这块阵地,引导学生汲取健康而不是负面的亚文化营养。  [关键词]亚文化;阅读理解;习作要求;创新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70001301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该引入亚文化的概念。  我们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经常
[摘 要]做出来不如讲出来,听得懂不如说得通。尽管数学教师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巴打天下,但是只要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的热情和真诚注入课堂环境中,斟酌词句、顺理成章地带学生到你想要表达的数学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想和你一起聊下去的愿望,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简洁性、铺垫性为原则,积极主动地把数学信息融入数学内容中,就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关键词]数学;思维;语
[摘 要]巴西的自然环境、人文氛围都极具特色,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根据课标要求,该节内容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教学法与自然分材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探究活动、转变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巴西;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
产肉是内山羊品种最本质的特性,但受遗传和环境的制约。对南江黄羊产肉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该品种具有丰富的产肉潜力。应用早期阉割,补饲,育肥,屠宰技术,可排除性别,年龄,营养等
<正> 红原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是四川省西北部高原草地上的一个纯牧业县。全县总人口为29819人,其中藏族牧民21102人,占总人口的70.77%。这里的藏族牧民世世代代经营着
卢春建,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教科室主任,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科研工作者,江苏省历史教科研基地委员会委员,泰州市名教师,泰州市优秀
分析高中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意义,结合高中体育社团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高中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合理有效措施,以促进体育社团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