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

来源 :河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a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组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白皮书明确,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作为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公众对零售支付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隐私性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黄钾铁矾对溶液中U(Ⅵ)的吸附效果,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黄钾铁矾,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um)、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技术表征了材料的理化特性。利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U(Ⅵ)初始浓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对于U(Ⅵ)的吸附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离子强度则对吸附过程没有影响,表明黄钾铁矾对U(Ⅵ)的吸附机理为内层表面络合。吸附在100 min内基本达平衡,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L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TBP)辐解产物磷酸二丁酯(HDBP)和磷酸一丁酯(H2MBP)对U(Ⅳ)-肼以及乙异羟肟酸(AHA)反萃Pu(Ⅳ)的影响,考察了相接触时间、相比(o∶a)、还原剂浓度、HNO3浓度、肼浓度、TBP辐解产物HDBP和H2MBP浓度等条件对含有HDBP或H2MBP的30%(体积分数)TBP/煤油中Pu(Ⅳ)反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Ⅳ)对Pu(Ⅳ)有很强的还原反萃能力,降低相比、HNO3
本工作模拟草酸钚沉淀母液蒸发浓缩工艺的运行条件,依据GB/T 4334.3-2000的实验要求,开展了含草酸的硝酸溶液对锆合金板材和焊件的腐蚀行为研究。采用称重法获得了腐蚀速率数据,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金属表面的腐蚀形貌,并测定了腐蚀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结果表明:模拟实验条件下锆合金各腐蚀样品腐蚀速率均极低,测得的锆合金板材的最大平均腐蚀速率为0.0010 g/(m2·h),焊件的最大平均腐蚀速率为0.0007 g/(m2·h),硝酸浓度和温度变化不增加锆的腐蚀速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在北京、上海和武汉三地同时举行。这是中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将全面加速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兑现中国承诺。首批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了2162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日前在北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0》和《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0》.其中,《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0》指出,“十三五”时期,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6
期刊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到2023年,我国5G应用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行动计划为推进5G应用画下了路线图,指明每个重点行业打造100个以上5G应用标杆,树立3~5个区域示范标杆,形成100种以上的5G应用解决方案,研制30项以上重点行业标准。
“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这几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在日前举行的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持续向好,5月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分别增长了50.1%和49.2%,速度非常快。据介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7月15日,科技部发函支持湖北省建设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此前科技部已批复河北京南、宁波、山东济青烟、上海闵行、江苏苏南、广东珠三角等地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至此,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增至10家。科技部要求,示范区建设要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和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求,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
7月14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知识产权指标符合预期,知识产权工作稳步推进。一组数据,尽显成效:2021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33.9万件;我国商标注册372.4万件;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7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254件;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7629件;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25.9%。
重大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张榜”公布,谁有本事谁“揭榜”.7月14日,河南组织开展“揭榜挂帅”重大创新项目实施工作,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一流课题”和“一流成果”.rn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