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领域里正孕育着全新的对话意识。所谓对话,不仅仅是指对话者双方的言谈,并且指双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的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和倾听的过程中实现智慧的共享和情感的交融。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应该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
一、平等中对话——品味民主的课堂
真正的对话必定体现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而要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实行民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尊重、理解,就不能营造出“对话”必需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平等对话”就无从谈起。当然尊重不等于盲从,不等于听之任之。教师对学生的疏漏、遗误不能因为“尊重”而置之不顾。
曾听到一年级老师给学生上数学课,内容是“10的认识”。教师板书,在“日”字格上写了一个“10”,谁知刚写完,底下有的学生就大声说:“老师,你这个1写得不好,还要斜一点儿。”老师回头看了看学生们,马上问大家:“允许我再写一遍吗?”大家说:“可以。”老师又工整地写10,刚写完“1”时,学生们如释重负地喊起来:“好多了!”老师笑嘻嘻地回头说:“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好!现在我们每人写一个10,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写的还好!”全体学生都认真地练习写“10”,力争超过老师。在这种民主、和谐而又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怎能不感到学习的乐趣呢?教师确实是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温暖的评价语言和肢体语言成功地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条件下,充分展现个性,语言和精神同构共建。
二、欣赏中对话——共享诗意的课堂
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还要善于抓住学生即时的思维火花,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有准备的教育资源调整和引领学生与教师、教材的对话。
曾看到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总结的:猴王国运来一批桃子,老猴叫小猴拿6个桃子去分给3只猴子,小猴子连连摇头;老猴又叫他拿60个桃子去分给30只猴子,小猴得寸进尺,挠挠脑袋,请求老猴再多给一点;最后,老猴慷慨地叫他拿600个桃子去分给300只猴子,这次小猴开心地笑了,老猴也笑了。
师:谁的笑是聪明的笑?
生1: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因为它懂得商不变的规律。
(十有八九的同学都同意这个看法)
突然坐在最后一排很不起眼的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小猴的笑是聪明的笑。”
老师一愣,赶紧问:“为什么?”
那个学生大声说:“因为小猴想到了其他的猴子。如果只拿6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其他的猴子一定会过去抢的,猴子们就会打架的。”
其他同学听了哈哈大笑。
师:你真了不起,能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其他同学立即安静了下来)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讲得有道理吗?我们来讨论讨论吧!
于是全班同学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教室里充满了研究探讨的气氛。有了以下几种看法:
生3: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小猴不懂商不变的道理。
生4:我认为有道理,因为我看见过动物园的小猴们为了一个苹果你争我夺,打成一团的情景。
生5:如果从商不变的规律来看,小猴不懂,所以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如果从实际来看,小猴能为别的猴子着想,它的笑才是聪明的笑。
师顺势一转:“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猴、小猴的笑可能都是聪明的笑,就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来看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理解中对话——演绎丰富的课堂
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见解相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成、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大美。
例如在教学“11-5=?”时,师:你是怎样计算出11-5=?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先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我们来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多,谁想的办法让别人学得快?(有的学生在思考,有的学生在摆小棒,有的学生在数手指)
(两分钟后,学生小声讨论算法,然后全班交流算法)
生1:我想,以前我们学过5+6=11,那么11-5=6。
生2:我想用摆小棒的方法,从11根里先拿走1根,剩10根再拿走4根,最后剩下6根,所以11-5=6。
生3:我也用摆小棒的方法,我先摆1捆(即10根)和1根棒,先拿走1捆,只要拿5根的,多拿了5根,再放回5根加原来的1根就是6根。
生4:(有点不好意思)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数出来的,11-5=6。
生5:不摆小棒也行,用11根里面的10减5得5。再用1加5得6。
生6:11分成10和1,要从1根里拿5根不够拿,还要从10根里拿再拿4根出来,就是10-4=6。
……
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在努力营造丰富对话的课堂氛围中,提供给学生个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教材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
对话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其间学生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肯定是五花八门的,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从多种信息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深究下去,科学引导,以提升对话的意义。真正有效的、有深度的对话必须是对话者之间心灵的沟通、智慧的交流,必须对话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对话中获得重组与建构。
一、平等中对话——品味民主的课堂
真正的对话必定体现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而要建立一种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实行民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尊重、理解,就不能营造出“对话”必需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平等对话”就无从谈起。当然尊重不等于盲从,不等于听之任之。教师对学生的疏漏、遗误不能因为“尊重”而置之不顾。
曾听到一年级老师给学生上数学课,内容是“10的认识”。教师板书,在“日”字格上写了一个“10”,谁知刚写完,底下有的学生就大声说:“老师,你这个1写得不好,还要斜一点儿。”老师回头看了看学生们,马上问大家:“允许我再写一遍吗?”大家说:“可以。”老师又工整地写10,刚写完“1”时,学生们如释重负地喊起来:“好多了!”老师笑嘻嘻地回头说:“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好!现在我们每人写一个10,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写的还好!”全体学生都认真地练习写“10”,力争超过老师。在这种民主、和谐而又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怎能不感到学习的乐趣呢?教师确实是以平等一员的身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温暖的评价语言和肢体语言成功地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条件下,充分展现个性,语言和精神同构共建。
二、欣赏中对话——共享诗意的课堂
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而且还要善于抓住学生即时的思维火花,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有准备的教育资源调整和引领学生与教师、教材的对话。
曾看到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总结的:猴王国运来一批桃子,老猴叫小猴拿6个桃子去分给3只猴子,小猴子连连摇头;老猴又叫他拿60个桃子去分给30只猴子,小猴得寸进尺,挠挠脑袋,请求老猴再多给一点;最后,老猴慷慨地叫他拿600个桃子去分给300只猴子,这次小猴开心地笑了,老猴也笑了。
师:谁的笑是聪明的笑?
生1: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因为它懂得商不变的规律。
(十有八九的同学都同意这个看法)
突然坐在最后一排很不起眼的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小猴的笑是聪明的笑。”
老师一愣,赶紧问:“为什么?”
那个学生大声说:“因为小猴想到了其他的猴子。如果只拿6个桃子分给3只猴子,其他的猴子一定会过去抢的,猴子们就会打架的。”
其他同学听了哈哈大笑。
师:你真了不起,能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其他同学立即安静了下来)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讲得有道理吗?我们来讨论讨论吧!
于是全班同学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教室里充满了研究探讨的气氛。有了以下几种看法:
生3:我认为没有道理,因为小猴不懂商不变的道理。
生4:我认为有道理,因为我看见过动物园的小猴们为了一个苹果你争我夺,打成一团的情景。
生5:如果从商不变的规律来看,小猴不懂,所以老猴的笑是聪明的笑;如果从实际来看,小猴能为别的猴子着想,它的笑才是聪明的笑。
师顺势一转:“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猴、小猴的笑可能都是聪明的笑,就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来看了。”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的终极目标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理解中对话——演绎丰富的课堂
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精神相遇、见解相生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成、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大美。
例如在教学“11-5=?”时,师:你是怎样计算出11-5=?可能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先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我们来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多,谁想的办法让别人学得快?(有的学生在思考,有的学生在摆小棒,有的学生在数手指)
(两分钟后,学生小声讨论算法,然后全班交流算法)
生1:我想,以前我们学过5+6=11,那么11-5=6。
生2:我想用摆小棒的方法,从11根里先拿走1根,剩10根再拿走4根,最后剩下6根,所以11-5=6。
生3:我也用摆小棒的方法,我先摆1捆(即10根)和1根棒,先拿走1捆,只要拿5根的,多拿了5根,再放回5根加原来的1根就是6根。
生4:(有点不好意思)我是用数数的方法数出来的,11-5=6。
生5:不摆小棒也行,用11根里面的10减5得5。再用1加5得6。
生6:11分成10和1,要从1根里拿5根不够拿,还要从10根里拿再拿4根出来,就是10-4=6。
……
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在努力营造丰富对话的课堂氛围中,提供给学生个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教材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
对话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其间学生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肯定是五花八门的,关键是看教师能否从多种信息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深究下去,科学引导,以提升对话的意义。真正有效的、有深度的对话必须是对话者之间心灵的沟通、智慧的交流,必须对话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对话中获得重组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