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和描写环境,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述性的文学样式。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凝练。学习小说,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上好一堂小说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传统小说教学离不开小说的“三要素”,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也基本习惯了以该种模式进行小说教学,这样反而逐渐淡化了对小说进行深层次解读的意识。此外,加上应试之风的影响,小说的教学并不被重视。针对以上现状,本文试着将现代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视角引入高中的小说教学,从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所选的六篇小说选文入手,探讨运用叙事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的可能性。本文第一部分先指出目前小说教学的现状,进而阐述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先界定叙事视角的概念,接着着重介绍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的“三分法”以及国内学者申丹“两大类九小类”的分类方法,并针对小说解读及教学的需要,指出本文所采用的分类方法为申丹“两大类九小类”的分类方法。第三部分以申丹的分类方法为指导,从不同叙事视角下的人物形象、叙事视角的控制及其效果以及叙事视角的主观性、客观性与读者的距离这三个角度对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中的六篇小说进行解读;第四部分主要从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注重时间管理策略以及巧用提问质疑策略这三个策略来探讨叙事视角理论在小说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建议,以期教师能够运用叙事视角的相关理论更好地进行小说的教学,并指出将叙事视角引入高中小说教学,不是对传统小说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希望能将二者更好地结合,促进小说教学思路的优化,从而给当下的小说教学注入新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