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造就人生

来源 :时代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雄的悲剧往往是由于他的个性所造成的。
  【关键词】个性;英雄;悲剧;造就;人生
  The individuality accomplishment life——discussed shallowly Wei extends
  Mei Duolamu
  【Abstract】Hero’s tragedy often is because his individuality creates.
   【Key words】Individuality; Hero; Tragedy; Accomplishment; Life
  魏延,西蜀名将,字文长,他“身长九尺,面如重枣,目似朗星,如关云长模样,武艺独魁。”但他的经历却远不如关羽顺遂,地位也远不如关羽显赫,更不像关羽那样深受后人尊崇。
   他与西蜀五虎上将并起一时,和五虎上将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他却没能像五虎上将那样,留下忠勇的美名。
   千百年来,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老幼妇孺皆知“魏延脑后有反骨”。恶名如此昭彰,不能不使人视之为悲剧性的人物,魏延的个性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他三番两次更换主子,就是因为他的个性,他的个性也决定了他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主子。
  1 魏延的个性和将才
   西方有一句谚语:“英雄的悲剧往往是由于他的个性所造成的”。任何事情发生都由其各自的原因,但其中的主要因素经常和‘个性’有关。我们在研究古人的时候,都要了解他们的个性。那么魏延的个性如何呢?三国志魏延传提到:‘延每随亮出,轧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饮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由此可看出:魏延个性相当高傲自大,除了杨仪以外,大家都很怕他,杨仪传说杨仪个性狭抑,他们当然会水火不容。费纬传提道:‘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纬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纬匡救之力也。’从此处更可以说明魏延个性相当粗暴冲动,居然动不动就拔刀相向。诸葛亮死后,魏延更是夸张地做出烧毁栈道的蠢事。大家研究三国历史常常苦恼正史的资料太少,但从以上的记载就足够我们判断魏延‘勇武有余,将才不足’,因为一个自制力不够的人,头脑怎么可能冷静,头脑不冷静又如何有良策。有人也许会说,如果魏延不够冷静那刘备为什么还提拔他当汉中的太守?其实这就好比魏国夏侯渊。夏侯渊传记载:“渊虽然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也就是说魏延和夏侯渊一样是个猛将,如果领军冲锋陷阵作战,的确是难以抵挡,但是谈到谋略策划就差多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魏延个性冲动又自以为是,整体评分就远远不如夏侯渊了。从魏延在诸葛亮死后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证明他所谓的将才是漏洞百出。
  1.1
  魏延烧栈道攻击杨仪率领的军队,这种头脑发热的做法实在太明显。即使成功的杀了杨仪,消息也会传到成都。蒋琬当时率中央部队各营向北迎丧赴难,已走了数十华里,得到魏延已死消息,才行回军。很明显,蒋琬出兵是为了讨伐魏延。魏延鲁莽行事,反而让自己成为蜀汉的公敌。不管如何,魏延就算死罪可免,重罪难逃。杨仪即使当上诸葛亮的接班人,也没那么大的权利任意危害魏延。魏延贸然就使出这种玉石俱焚的举动,实在是太欠周详了。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由此可见,他实在称不上优秀的武将。魏延在孔明死后会做出如此大的动作,一方面是基于对杨仪想要独自撤兵所引发的新仇旧恨,同时也是认为天高皇帝远,在战区杀了杨仪,成都方面在事实已经造成而且非常需要自己才能的条件下,会默认他的做法。可惜他这个策略不但有欠周详,甚至导致被夷三族的命运。
   诸葛亮死后从后主到各大臣在战略上都偏向于以守代攻,所以魏延作战勇猛的优点相对就变得不太重要了,魏延想要恃才而骄,反而是一相情愿和不切实际的想法。
  1.2 魏延和杨仪连续几次派使者到成都互控对方谋反,可是成都的大臣都只敢保杨仪,不敢保魏延。魏延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形象本来就不太好,魏延传提到:‘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可惜他却没有自知之明。
  1.3 王平在阵前对魏延部队的将士晓以大义,将士们知道魏延理亏,结果一哄而散。魏延身为蜀汉一代猛将,居然没有考虑到军队的向心力就从事这么冒险的举动,以致于仗未打,王平的三言两语就让其手下的士兵跑的差不多。魏延自视甚高,还常常批评诸葛亮,没想到自己却落到如此此不堪的地步,实在只有“惨不忍睹”可以形容。
   这就不难看出,魏延是一个刚强威猛,颇有点自高自大的人物,既有勇于任事、不畏艰难的优点,也有桀骜不驯、任性而行的缺点。
  2 时势造英雄,也能毁英雄
   刘备在世的时候,魏延风光过,因为他深受刘备的器重,刘备自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以来,几乎没有正面反对过诸葛亮的意见,我只知道有这么两次,一次是关羽死后大举伐吴,这次态度坚决,是因为为弟报仇心切;还有一次,就是阻止诸葛亮杀掉魏延,尽管,诸葛亮讲了一大堆关于“忠”“义”的大道理,甚至说魏延脑后反骨,日久必反的恐吓之类的话语,刘备也未动摇。以至后来刘备夺取汉中后,二弟关羽驻守荆州,本应该三弟张飞镇守的汉中,却出乎意料的把此重任交给了魏延,可见刘备对魏延的赏识。即便后来因为出身问题,魏延未被列为五虎大将,但他总督汉中军马,手握兵权,比起五虎大将的虚名来说,地位可见一般。因为,在刘备的眼中,魏延是一员有主见,有谋略,勇猛好胜的忠诚将领。
   诸葛亮第一眼看到带功来投的魏延后就要置魏延于死地,甚至还编造出“脑后反骨,日久必反”这样的谬论,对其人格侮辱。在诸葛亮看来,为了追求自己理想而杀死故主的魏延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也是他所忌恨的,若非刘备这个诸葛亮的上司拒不同意,魏延早成为刀下之鬼。诸葛亮能在见魏延第一面就认定了魏延日后必反,难怪后人在评价《三国》时这么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诸葛亮不是神仙就是妖怪了。
   魏延个性直率,有主见,说到做到,争勇好胜的优点在当时传统礼教以及正面人物的代言人诸葛亮眼里看来,却成了好大喜功,爱出风头,擅做主张。以至于刘备死后,魏延的命运立刻发生了变化,他的直接上司已由刘备转变成了诸葛亮。首先是汉中太守的位置交给了马超,自己被调到南方不毛之地讨伐孟获,之后又随诸葛亮南征北战,作战安排几乎都是需要诈败的场合,比如,火烧藤甲兵,火烧司马懿的几次战役中,魏延总是这样的角色,怎不让人心寒。还有一点就是,对魏延提出的方案不屑一顾,又比如魏延提出的出兵子午谷,诸葛亮根本不采纳,一句“汝欺中原无人乎?”便把魏延的建议抵了回去,因为,诸葛亮根本不相信魏延能有一套比他还高明的作战计划,
   当年的五虎大将,随着赵云的病势,已不复存在了,刘备生前的一班虎将,就只剩下魏延一人,可在诸葛亮的手下,武艺和谋略平平的王平,马岱,廖化等人却屡立战功,把真正大将风范的魏延闲置在一旁,或是只充当配角。可叹啊!
   我能够理解魏延在对自己的安排不当时的口出怨言,更能够体会诸葛亮在提出要选出一智勇之将截击司马懿部队后目视魏延,流露期待的眼神而魏延却低头不语的情景片段:在诸葛亮给魏延多次穿小鞋之后,魏延把对自己的不平待遇和对诸葛亮的意见演化成这样的沉默的抵抗。其实无非是想让诸葛亮在众人面前宣布,能委为重任的非魏延莫数!
   最终王平的自告奋勇,彻底的让诸葛亮“怜其勇而留之”的想法破灭了,日久必反的荒谬的预言也即将得以实现,在后来廖化追赶司马懿,得其头盔被立头功,魏延出言不逊也被诸葛亮装作没听见,这已表明诸葛亮对魏延暗含杀机,只等机会的来临了
   魏延就这样死了,很冤,却又不冤。造反只是个莫须有的罪行,他只是对诸葛亮死后下达退兵的消息不满,只不过想自掌兵权继续伐魏。但他却忘了自己的位置,“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这也是一句传统的话。何况,身边的人都曾经被诸葛亮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灌输了魏延乃“脑后反骨,日久必反”的人的这种信念,以至后来魏延和杨仪都飞书传到成都,互相表奏对方谋反,但朝中大小却一致认定是魏延造反,况且,杨仪还是名正言顺的谨依诸葛丞相“临终嘱咐”行事。
   魏延死了,没有战死沙场,被刚刚死去的诸葛亮生前用计安排在自己身边的马岱一刀斩下首级。没有人为魏延喝彩,因为他是失败者,而魏延最失败的地方就是自己的个性与这个社会,这种传统意识相忤逆,正如池塘里的一群鸭子中,有那么一只天鹅,所以它注定就是猎人的目标。代表传统一面的诸葛亮,在面对魏延这样一个与之观念相背弛的,选择了让对方付出生命为代价的途径,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神圣和不可侵犯。
   魏延的悲剧,缘于他自己的个性与之当时格格不入的社会。传统礼教的烙印,刻在当时的每一个人身上,赵云的一世英名,也得于他自身的中规中距,少年时的赵云就看到自己的主公公孙瓒乃无能之辈,又得刘备的赏识,却也只能等公孙瓒死后才投奔刘备,而魏延不一样,传统的东西在他身上没有多大的位置,自己向往的,就勇敢的去争取,自己厌恶的,就挺身去反对:心仪刘备久已,在襄阳时就曾砍死守门将士,招呼刘备进城,也不考虑刘备是否愿意进城,结果追寻刘备未果;在长沙救黄忠,杀韩玄,投关羽,既不考虑黄忠是否领情,也不考虑关羽是否接受,更不考虑诸葛亮是否欢迎。直率的让人接受不了,以至诸葛亮一句“脑后反骨,日久必反”造就了自己悲剧的开始。
   魏延的结局无疑是悲剧的,而这中悲剧是由他自己的个性和时代碰撞造成的,一个传统的社会里直楞楞的串出魏延这么个人来,这么个异常个性,不晾成悲剧那才是喜剧!
   然而,魏延的个性放到当今社会上来,难道就不是悲剧?或许,魏延的悲剧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他的时代,甚至,是属于整个民族!
  参考文献
  [1] 刘向军著.《三国演义》的哲学艺术.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69~70页
  [2] 郭靖本.明 罗贯中编次.《三国志通俗演义》.文汇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一版 《卷十一•黄忠魏延献长沙》 《卷十三•黄忠魏延争大功》
   [3] 陈寿,裴松之著.《三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第二版 《魏延传》《杨仪传》《费纬传》《夏侯渊传》.
   [4] 《易中天品三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3月 第一版 第四部分 第四十集 《祸起萧墙》 第四十一集《 以攻为守》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分析;实践;思维;培养;初探  The countrysid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s adaptation teaching initially searches  Wang Weiping  【Abstract】Trains the student to fo
期刊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暴发,这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并引起内需和外需的萎缩。疫情自2020年3月得到控制以来,全国各地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拉动经济回升。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市场供需模型分析消费券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作用,并对经济恢复提供一些建议。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如下:第一,消费券对短期经济回升效果明显。第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使用消费券套现的
期刊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情感体验”,既要使学生理解主要内容,领会词句意思,领悟作者表达方法,也要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思想教育,并使两值得互相渗透,相得益彰。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以情施教,渗透思想教育呢?  【关键词】背景;参透;标准;道德  In the language teaching seeps the id
期刊
【摘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无处不在,《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把握好时机,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有博深的知识,奋力拼搏的精神,同时还能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宽阔的胸襟,坚强的个性,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成为我国新世纪强大的后备军。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教育    Brief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颇具创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合作与交流作为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数学学习方式,正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日益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合作;共赢;交流  The brief analysis and exchanges Wang Hengjie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s coop
期刊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政治课教材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和更新。为了适应新教材内容的变化,其教学方法必然要发生改变。而高中政治课的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深奥、复杂,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图示的直观性,很容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复杂为简单,把阐述理论知识同直观性、形象化的叙述和表达融为一体,可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政治课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提
期刊
【摘要】民族表演项目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参赛项目之一,它所赋予人们的美感,并不是简单的人体原形的自然呈现,而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现实的映照,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连贯流畅的、富有弹性的动作,以动态的和静态的外在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民族表演项目;美学特征  By nationality performing item esthetics characteristi
期刊
【摘要】教育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而音乐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转变学生学习的目的,以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手段,开放教材、开放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转化为感受音乐、感受艺术、体验快乐。   【关键词】音乐教学;树立信心;激发教学;兴趣培养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给长期习惯于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音乐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关键词】课程改革;师生关系;音乐教学    After the hay discusses the class changes the music lesson teaching
期刊
【摘要】如何让学生更快的接受老师并投入进去,教师是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就是开启这扇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关键词】兴趣;激发;挖掘  The interest is the successful key to a problem  Zhang Yan  【Abstract】How to let the student quicker accept teacher and invest, the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