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券对经济恢复作用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暴发,这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不良影响,并引起内需和外需的萎缩。疫情自2020年3月得到控制以来,全国各地以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拉动经济回升。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市场供需模型分析消费券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的作用,并对经济恢复提供一些建议。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如下:第一,消费券对短期经济回升效果明显。第二,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使用消费券套现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拉动内需没有效果。
  关键词:2020年 消费券 经济恢复 浙江温州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各地方政府正陆续出台政策措施,比如:多地发放消费券、广东呼吁减免房租等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国学者林毅夫对当时消费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一个全国性范围的研究,得出了消费券对消费券定向使用的企业、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但不足以应对其他原因导致的经济下滑的结论。[1]而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对温州市发放消费券的举措以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回顾,运用供需模型和GDP公式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这一问题提供建议。因此,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理论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一是我国学者林毅夫对现当时消费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一个全国性范围并且系统性的研究,得出了消费券对消费券定向使用的企业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對经济短期提振作用显著,对长期经济发展效果甚微。因研究对象是全国范围内有发放消费券的城市,研究对象太过广泛。二是学者薛菁对发放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的研究中得出消费券不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者使用消费券消费受消费者群体特征影响。因研究时间为2008年次贷危机背景下,并且当时智能手机和线上消费券尚未普及,研究时间距离现在较为久远。
  (三)评述
  以上文献从全国范围的大角度和问卷调查的小角度得出消费券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有限,本文在此基础上以浙江温州为例,使本文研究具有专一性,但是研究方式为调查问卷,数据来源方式较为单一。
  二、问卷调查
  (一)案例地概况
  温州作为国内前期重灾区,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温州在2020年第一季度GDP生产总值为135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速-8.20%,其中第二产业同比下降15.9%,第三产业同比下降3.2%。[2]
  温州市政府为了恢复经济发展、刺激居民消费,于4月18日到5月31日分三期发放整体消费券,发放金额18亿元。
  消费券加快推进复工复产,经济运行在此冲击中体现韧性,经济秩序加快恢复,经济回升势头明显。同时也要看到,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此危机对温州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发放消费券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回暖作用如何,这对于引导温州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卷设计
  本文的初始问卷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人口属性,包括年龄、性别、所住地区、家庭年收入等。第二部分是对家乡消费券发放情况的了解,包括了解途径、消费券类型等。第三部分是人群参与度,包括参与期数、消费意愿、羊群效应等。第四部分是使用情况,包括满减额度、使用方向、套现现象等。第五部分是个人对消费券的理解,包括对消费券的期望以及对消费券作用的理解。为提高问卷项的可信度和有效性,问卷初稿完成后,征集了专家意见,以此进一步修正初始问卷,从而确定正式问卷。
  (三)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线上问卷工具问卷星形成电子问卷,于2020年11月12—17日在微信群、朋友圈、QQ空间、抖音等网络社交圈进行投放和扩散。样本以温州市市区及周边城镇为主,并结合福建、江西、安徽及其他外省进行合理取样作为对比。调查共收取问卷132份,无效问卷1份,有效问卷131份。
  (四)数据结果与描述
  此次调查受访131名,其中6.87%年龄小于18岁,9.16%年龄在30~50岁,2.29%年龄在50岁以上,81.68%在18~30岁之间,占比最大,受访者中年轻人占大多数。在受访者中,男性占比43.51%,女性占比56.49%。家庭消费占比较多的方面是:食品占64.12%、服装占12.21%,文化占12.98%,娱乐服务占2.29%,其他占2.29%,受访者家庭恩格尔系数较高。
  受访者中41.22%家乡发放消费券,58.78%没有发放。受访者了解发放消费券的途径包括APP页面提示、口口相传、新闻、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热搜,占比分别为72.73%、43.64%、21.82%、38.18%、3.64%,说明了解途径多样。从问卷中了解到中国还有杭州、福州、北京、武汉、其他地区发放消费券的占比分别为83.64%、29.09%、36.36%、34.55%、7.27%,受访者关心时事。消费券主要发放类型占比情况:实体店满减券占比61.82%,旅游消费券占比14.55%,线上消费券占比65.45%,其他消费券占比1.82%,主要以线上线下满减券为主,当中也有旅游消费券。
  其中,家乡有发放消费券的有55人(主要为浙江温州人),参与期数1期占比45.45%,参与2期占比36.36%,参与3期占比3.64%,参与3期以上的占比9.09%,全都参加的占比5.45%。在领取到消费券后立即使用的占比9.09%,在有效期内使用占比70.91%,领取了没有使用或忘记使用占比20%。消费券使用了一小部分、使用了大部分、全都使用了和没有使用的占比分别为50.91%、21.82%、9.09%、18.18%。受访者领取了消费券后明显增加消费意愿的占比27.27%,不明显增加消费意愿的占比60%,没有增加消费意愿的占比12.73%,说明发放消费券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居民消费意愿。受访者周围亲戚朋友参与使用消费券的占比85.45%,没有参与的占比14.55%。   消费券主要使用在餐饮方向的占比为76.36%,使用在旅游方向占比为21.82%,使用在线上购物占比为50.91%,使用在线下购物占比为47.27%,使用在文化教育方向的占比为12.73%,使用在生活服务方向的占比为20%,使用在其他方向的占比为1.82%,受访者使用消费券大多在餐饮和线上线下购物。在使用消费券过程中,有使用消费券进行套现的占比为23.64%,没有进行套现的占比为76.36%,说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套现行为。
  在使用完消费券后,受访者希望消费券做出如下改进:增加消费抵扣额度、增加过期期限、增加使用途径、增加使用地区、增加发放期数及其他方面,占比分别为70.23%、41.98%、51.15%、38.17%、39.69%、3.05%,说明受访者对发放消费券行为的各方面期望都存在。受访者了解消费券本质的占比为18.32%,大概了解的占比为54.96%,不了解的占比为26.72%。
  (五)数据分析
  消费券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受消费群体特征影响,从问卷数据分析得出消费者的家庭收入、年龄等特征因素影响着消费券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首先,发放消费券对中低收入人群影响效果较大,并且羊群效应明显。再观之,消费者了解消费券发放信息的途径多样,消费券类型主要是线上线下满减券,主要吸引消费者进行线上店铺和线下实体店消费,民众参与度较高,虽然消费券的满减额度不高,但吸引消费者小额多次消费,所带动的杠杆效应大,产生一定乘数效应。在消费券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套现行为,对拉动内需没有作用。而且,消费券作为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手段之一,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是稳定的收入,不会成为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所以,对拉动消费的作用有限。
  三、作用过程
  (一)助力拉动GDP增长
  第一期活动领取消费券人数290万人,核销金额1.3亿元,核销率66.2%,直接带动交易额(核销订单金额)9.82亿元,直接撬动杠杆率7.5,领券用户核销日累计交易额超过19.74亿元,间接撬动杠杆率15.2,带动效果明显。[3]
  第二期活动期间,温州消费券累计领取用户数367.93万人,核销用户数317.87万人,用户核销率高达86.4%。累计发放金额4.93亿元,核销金额3.07亿元,资金核销率62.4%,直接带动交易额(核销订单金额)21.82亿元,直接撬动杠杆7.1;领券用户核销日累计交易额超过42.62亿元,间接撬动杠杆13.88。[4]
  (二)促进企业复产复工
  1.促进旅游业复工。温州市打出引导文旅消费“组合拳”。在5月31日前,采取政府适当补贴、旅游目的地让利、景区优惠打折等方式,前期推出3000万元的旅游消费券,[5]用于刺激旅游市场消费,引导居民健康出游。安全有序推动“温州人游温州”“周边人游温州”等活动,引导广大居民采取自助游、自驾游、周末游、微团游等方式健康安全出游,促进旅游业复工。
  2.促进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此次消费券适用范围主要针对的是线下实体经济的店铺,刺激居民的消费欲望,增加市场需求。因疫情得到控制以后,人们渐渐可以出门进行实体店消费,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进而要增加供给来满足所增加的需求,从而增加实体经济的生产量,促进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
  (三)促进快速稳定物价
  2020年2月,温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3.9,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3.1,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2.2,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上年同月比为101.3。[6]市场价格在消费券的促进下渐渐趋于稳定。(如下图所示)
  四、其局限性
  发放消费券作为刺激经济的一种手段,其也会被社会中有些人利用,到店铺中进行套现,在没有实际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情况下,消费券被使用了,但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消费券虽然不是货币,但具有与货币相同的流通功能,难免在流通过程中被“薅羊毛”。消费券本质上是属于一种支付转移的手段,用的是地方财政而不是中央财政,所以消费券虽在一些地方效果显著,但也存在局限性,并不代表所有地区都适用这个政策。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研究显示,发放消费券是拉动经济回升的一种形式,反映了中国地方政府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所做的努力效果显著,消费券对促进此危机过后短期经济回升效果明显,对于长期经济发展效果微小。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套现行为,没有产生真正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从短期来看,发放消費券是地方政府在困难时期给民众的一种预期消费信心暗示,从而促进民众的现期消费。从长期来看,对如何使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做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温州市是一个小微企业众多的城市,此次疫情使很多小微企业难以维持生计,很多企业出现了裁员甚至停工的现象。
  温州市的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维系市场经济秩序,应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应提供更多的金融和信贷支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提供低息贷款,帮助企业减轻资金流动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疫情原因,许多企业出现订单取消或是滞后问题,后续订单签订动力不足,当地政府应主动牵线各地企业进行产业上下游关系的确定或是当地媒体进行宣传,促进小微企业的恢复。
  (二)稳定就业形势
  温州市作为一个沿海经济繁荣城市,吸引众多外来人口前来务工,但是此次疫情使一些新年没有回家乡的外来务工人员无法进行工作,所以就业也变成了大问题。
  为了稳定就业,政府除了要确保重点企业复工复产,还要完善劳动者就业培训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提高就业能力,实现再就业。政府还要做好人力资源服务相关工作,确保就业渠道通畅,比如通过线上招聘会方式,促进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相互沟通,避免人才闲置和浪费。
  温州市要立足于本市经济发展特色,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采取更多精准有效的举措,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稳定就业形势,促进经济恢复。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政府消费券政策的经济效应[C].经济研究,2020年第七期,2020.07.20.
  [2]温州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OL].温州新闻网 http://news.66wz.com/system/2020/05/01/105267339.shtml2020.05.01.
  [3]温州市消费券投放活动效果显著[N].温州日报瓯网http://www.wzrb.com.cn/article 1005160 show.html 2020.4.27.
  [4]温州消费券二期成效超预期[OL].中国商务新闻网 http://www.comnews.cn/article/local/202005/20200500047 651.shtml2020.5.12.
  [5]温州市召开“提信心、促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N].温州日报 http://www.wzxc.gov.cn/system/2020/04/ 02/013742192.shtml2020.03.27.
  [6]价格指数[OL].温州市统计局网 http://wztjj.wenzhou.gov.cn/art/2020/4/13/art_1243857_42554640.html2020.06.01.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股票价格预测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马尔科夫链(马氏链)构建了一个新的股价预测模型。以2019年1月2日到2020年10月30日大湾区指数成分股华侨城A(000069)的日收盘价为实证分析对象,先利用LSTM神经网络进行预测,然后运用马氏链模型对其残差进行校正。经测试发现,LSTM神经网络-马氏链模型预测比单一的LSTM神经网络更接近实际。最后,对股价的涨
期刊
近日,农行保山市分行成功为保山市人民医院的三家上游供应商办理“保理e融”贷款642万元,使之成为全省金融机构中第一家通过“中企云链”为省内三甲医院开办线上供应链融资业务的银行。  据了解,“保理e融”由农业银行与中企云链合作推出,针对供应链小微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无法快速变现”“银行贷款难以覆盖整个供应链”等问题,运用金融科技、依托链捷贷线上供应链融资平台开展业务创新,面向核心企业上游产业链客户推
期刊
摘要:随着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顺利闭幕,中国迈入2021年之际,面对复杂且瞬息万变的严峻形势和诸多不确定因素,处于大浪中的国企应该如何发展和变革,以适应习总书记对新时代新时期新发展的国企的要求与嘱托?如何激发企业的原生动力、价值创造力?如何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管理,如何识别出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并能对企业经营管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阐述水利施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搭建过程,来探索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信息资源已逐渐成为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目前数据信息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客观因素影响,我们经历了大数据、云计算和远程办公等方式替代传统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模式的过程。事实证明信息共享离我们并不遥远,可以预期的是,今后若没有数据信息,我们的生活会有诸多不便。  公司内部也是一样,数据之间是相关联的,信息内容是多元而繁杂的,应利用已知信息梳
期刊
【摘要】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  【关键词】实践;积极;探索;培养  Strengthens to the student mathematics thought raise  Du Yu  【Abstract】Goes to school a person to the school, not only to obtain a knowledge th
期刊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键词】民居;气候;地形;植被  Chinese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nd geography  Li Xiaoqing  【Abstract】Our country
期刊
摘要:本文以深圳市碳交易市场2017—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风险。利用ARIMA模型探究碳交易价格的波动机制,检验发现模型的拟合度较高。设定宏观经济、能源价格、气候环境三大类共15个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碳交易价格的风险特征。以分析出的12个主要影响因子为预警先兆,设定碳交易风险等级,为通过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供了基础和支持。通过模型分析,碳交易
期刊
【摘要】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行为并适当对其进行规范与指导,强化积极行为。  【关键词】引导;方式;观察;爱好;鼓励  How do the parents guide the child effective study  Han Yunyong  【Abstract】In the life observes child’s behavior and carries on the standard an
期刊
【摘要】文章找到了普遍存在于民族贫困地区化学实验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并提出了适合民族贫困地区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理念;微型化学实验  Creates the national poor area chem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effect not good reason and the countermeasu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形成合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思想数学概念来改造我们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分析;实践;思维;培养;初探  The countrysid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s adaptation teaching initially searches  Wang Weiping  【Abstract】Trains the student to f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