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走出心的半径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老人。
  十几年前,他毅然离开家乡,靠着一路乞讨,只身一人来到千里之外的繁华都市广州“闯荡”,那一年,他已75岁。
  一切皆缘于与死神的那次擦肩而过。
  老人名叫李继胜,河南太康人。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如果不出意外,他很可能要跟土地打上一辈子交道。老人幼时读过私塾,认得些字。30岁时,怀着保家卫国的信念,他放弃了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机会,悄俏把年龄改小5岁,参加了志愿军,此后曾多次获得荣誉奖章。上甘岭一役,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敌人一梭子子弹扫过来,穿透了老人腿骨,身体亦多处负伤。至今,老人腿部仍留有几道刺目的疤痕。
  复员后,老人返乡又做回了农民,娶妻生子。虽说日子不宽裕,倒也平静。可谁知古稀之年仍劳作不辍的他,一次在帮家人拌农药时,皮肤不慎沾染上了毒药,整个人当场失去了知觉。“被家人都放进了棺材里,差点就下葬了。”如今想来,老人仍心有余悸。
  奇迹般又活过来的老人,再也不愿这样寂寞地生死,如一片随风抖落叹息的树叶:我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也算是不白活这一回!尽管遭到家人一致反对,老人还是简单打点行囊,一个人默默上路了。“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又死过了一次,这把老骨头还能怕什么!”
  就这样,他来到了广东珠三角,在那里,他的生活从拾荒开始。城市的繁华,尽管对一个75岁的老人有点雾里花镜中月,但他相信,只要还有双手,就饿不死。于是他每天穿行在城市的各个垃圾桶之间,收获着属于自己的一份微不足道的惊喜。
  然而命运的转变有时会来得毫无预兆,猝不及防。1995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老人正在公园一处垃圾箱旁翻捡垃圾时,一个背着画夹的女孩走过来问他,有个活坐着不动就能挣钱,看他要不要干!女孩子名叫张丽,是来自广州美院的一名学生。于是在张丽的极力引荐下,这个跟艺术扯不上半点关系的地地道道的农民老人,从此便成了广州美院一名正式的教学模特。
  精瘦佝偻的身体、刀刻斧凿般纵横的皱纹、古铜色的皮肤,高隆的鼻梁、还有深陷的眼窝,这个一脸沧桑,有着鲜明立体感外形特点的老人,让美院的教授学生都不由眼前一亮——深沉饱满,颇具画味的老者形象。
  一个小时就能拿到5元钱的报酬,一间足以栖身的宿舍,尤其还在这样的艺术殿堂做上了一份时髦体面的工作,这让一直流浪街头的老人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真实的满足。欣慰之余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握住机会将这份工作干好!这,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艺术的尊重。
  然而,真正做起来,他才发现当模特其实并非那么简单。刚开始上课,他不免会心中紧张,结果不但姿势僵硬,神情拘谨,还常常忍不住就动了起来。为了调整好自己,以迅速进入到工作状态,他就在课间主动与学生搭讪,借以消除紧张心理;他还特地从市场买回一块一米多高的大镜子放在卧室,每天都坚持“面镜练功”,一个姿势那么一摆就是一两个钟头。一次,同事前来借宿,他开了门后,竟一句话也不说,便又禅定般地在镜子前打起座来。正是这种刻苦的自我强化训练,让他终于克服了紧张情绪,摆起造型来也越来越像模像样了。
  与此同时,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感更强烈些,他还学着那些教授们蓄起了须发。胡子头发越留越长,他干脆将乱糟糟的白发打结挽起,不成想这一“独特造型”反成了他日后的一个“标志”性招牌,为自己平添出一股子不同凡响的艺术气质。
  老人的认真、执著、一丝不苟与专业,愈来愈赢得学院学生老师们的青睐,找他作画的人越来越多。一天,一个学生跑来邀他去看画展,他的一幅以老人为主题的画作赢得了全国性大奖。
  老人望着画展中心自己神仙一样的大幅形象,挂在墙壁最醒目的位置,一种由衷的欢喜与神圣感油然而生,他不无感慨地告诉聚拢来的人群:我的新生命,从75岁开始。自此,他感到脚下的路愈加明晰:不懂艺术,做好艺术的道具,一样能绽放不朽的美丽。
  老人在广州当模特的消息很快传到家乡,大家都知道他在大城市发了大财,于是纷纷找上门来请他给介绍工作。古道热肠的老人总是有求必应,一些外形条件不错的老乡也跟着他一起干起了模特。可大浪淘沙,最终没有一个人能留下来的。他们就不理解了,工资待遇并不高,扎起架势来又那么辛苦——一个姿势一堂课都得一动不动,这对整天抡胳膊的力气人来说简直要了命。可为何身子骨铁打一般的老爷子,非要遭这份洋罪?
  这天,系里一位教授来到老人宿舍:学校急需一个像老人这样的人体模特——裸模,问他能不能做。这下老爷子有些犹豫了。老人生在农村,在战场滚打过,他不怕出力气,为国家他也有冲锋陷阵的勇气,可要就这么一下彻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老人思想上一时还磨不过这个弯儿。他只好把电话打到家里。家里这会子可炸开了锅——坚决不能同意。“你不觉丢人,我们还要脸呢!”儿子说话间便挂了电话。老人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心头不免一阵心酸。自己一人在外,七八个儿女每次除了张口要钱,从没一个人想起来给自己打过电话。自己现在心里有疙瘩解不开,实指望他们能给予一点点安慰,不想等到的却是这么句伤人的话。儿女们的反对反而更加坚定了老人的决心。“这也是另一种贡献嘛!就跟上战场打鬼子一样,都是为国家社会效力嘛!何况自己一大把年纪,做个人体模特,就跟光着屁股满大街跑的孩子有什么区别?”只要还能有点用,老人可以不在乎。
  老人的坚持最终为他赢来了无尚的荣耀与尊重。眼不花,耳不聋,走路健步如飞,精气神十足,加之个性鲜明的不凡气质,让他的名气跟他的年龄一样越来越大。随着老人人气不断看涨,香港凤凰卫视与中央电视台相继对他进行了专访报道,一夜间,老人一跃成为了广州年龄最大的首席男名模。以他的形象为原型,艺术家们创作出了品类繁多的优秀艺术作品。而那些早已成名成家的学生们,每每闲暇,便会带上礼物来看望老人,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老人再次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
  最近几年,由于被一些国外导演看中,老人又转型成了一名特邀演员。满世界地乱飞,一时间眼花缭乱。做不到三年,老人最终辞去演员职业,重新操起了老本行。
  一些记者很是不解:做模特难道不会觉得很闷吗?哪有当演员来得风光自在!
  老人沉吟片刻,不觉淡然一笑:美术模特给了我新生命,艺术的汁液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渗入我的骨髓,流进了我全身的血液。外面风景再好,一颗飘来荡去的心无处安放,那才是真正的漂泊。人年纪大了,心已不愿再流浪。正如现在,面对眼前这一抹夕阳,就很美!
  是的,生命的历程,原本就是一个不断追寻自我的神奇之旅。只有有勇气走出心的半径,世界才会为你打开一处别样的风景。然而,并非每一处风景都能映衬出你生命的光彩,那么就让时光在静静地流淌间,寸寸滤掉那些炫目的光晕,让心湖重生出一片绿洲来。这时你才会蓦然发现,一个人生命最初的愿景才应成为他此生最后的坚守。懂得这些,75岁启程,一路阳光。
  作者原名:张福琴 笔名:眉心
  地址:河南省·郑州·荥阳市河阴路2号
  邮编:450100
  联系电话:15838075616 qq:596904264
  身份证号码:410121197703272025
其他文献
在西班牙北部的吉普斯夸省,有一个叫埃瓦尔的小镇。小镇不大,只有区区2.7万人,却拥有一支有着74年历史的乡村球队——埃瓦尔竞技足球俱乐部。相比于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些足球大鳄,埃瓦尔球队只能算作小虾米,属于典型的屌丝球队。不过,屌丝也有他的梦想!在2012到2014年两年时间内,埃瓦尔实现由西乙B(三级联赛)到西乙(二级联赛)再到西甲(顶级联赛)的三级跳的梦想,演绎了一段屌丝成功逆袭的经
期刊
精神病患者、持刀、复仇、校园,这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无不指向一个悲剧的结局。然而,50岁的董伟改变了故事的走向,代价是身中7刀,昏迷在血泊中。  2014年9月10日下午5时28分,抚顺八中已经空了三分之二,仅剩的三个毕业班级也马上到了下课的时间,学校大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孩子的家长。  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名身高一米七左右、身形削瘦的男子手持一把尖刀大步走进了校门。  明晃晃的的刀刃面前,保安没
期刊
他生于贫寒农家,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因为收入低下,生计艰难,16岁时,他和弟弟一起,靠脱泥坯的办法赚点钱购买作业本,不想掏空的老寨墙突然坍塌,年幼的弟弟被埋土中。虽然弟弟很快被救出来,但双腿却被砸断。随后,一位擅长正骨的老中医治好了弟弟的双腿。他第一次感受到中医的神奇力量,并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生,用自己高超的医术解除病人的伤痛。  第二天一大早,他起得很早,照例把院子打扫干净,水缸
期刊
在我的眼里,世上根本就没有“不能”这个词。  ——康士坦茨·克莱顿  做为一名自愿者协会的成员,我被自愿协会安排到了位于扎伊尔中部草原上的一个村子里。这是一个非常古朴的村子,村子里的民居全都是用泥巴建造的,而村民则全都是赤着脚的。看来20世纪似乎已经将中非这块土地给遗忘了。  这儿的男人们使用的武器仍旧是长矛,而许多村民使用的取火工具则依然是打火石和铁。做为扎伊尔农业部渔业处的一名事务官,我来到这
期刊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从小就在慈母的关照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真正让他在白话文运动中一展拳脚的原因,和他小时候四处搜罗小说有着莫大的关系。  父亲在遗嘱中让我努力读书上进  我生于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1891年12月17日)。我生后两个月,父亲被台湾巡抚邵友濂奏调往台湾。父亲于十八年二月底到台湾。  甲午中日战事开始,台湾也在备战区域,恰好四叔来台湾,我父亲便托他把家眷送回徽州故
期刊
梦想,遥不可及,却又近在咫尺。有的人,每天总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有与现实不符的白日梦,想一步登天;有舞动的青春梦,燃烧着自己那颗炙热的微梦想;有伟大的创业梦,想为人类造福……当然,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我只是一名初中生,也许在其他人的眼里我根本谈不起“中国梦”,但是,梦是每个人的,不分贵贱,也不分大小。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
期刊
这些年,很少下雪,即使下雪也是小雪,很少下大雪,小时候就不一样,记得那时经常下大雪。雪后,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喜欢在雪地上踩脚印,然后看着一串串脚印捂着肚子大笑,那时,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位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那个时代的特殊产物,现在几乎没有这个称谓了,当时由于师资匮乏,很多学校都雇佣了民办教师,民办教师有的是镇里统一雇佣的,有的是学校自己雇佣的,流动性很大,有的只教几个月就走了,也有的只教几天,我的
期刊
当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亲切地会见了老朋友,并把他介绍给观礼的外国友人。之后,又同他进行了交谈。领袖同一位普通农民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平凡却让人感动。  亲民重情一直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开国领袖中,不少领导人都很注重深入基层,与普通群众交朋友,同各行各界人士交朋友。  毛泽东与农民杨步浩  战争年代建立起来的情谊并未中断  在延安,流传着毛泽东和农民杨步浩交往的佳话。  杨步浩老
期刊
围坐在贵州黔北山区一所村小的大铁炉子边,满头白发的朱敏才对国家外汇储备量、贸易顺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当地人眼里十分陌生的概念如数家珍,解释这些“高大上”的词汇时,他还会讲出一两个亲身经历的故事。  14年前,“黑头发多过白头发”时,朱敏才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如今,他是这所山间村小的支教老师。  在学生眼中,朱老师的学问和山间的洼洼一样高深,以至于上朱老师的英语口语课根本不用翻开课
期刊
战国以前,交通落后,饮食业很不发达,人们出门旅行,经常能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即使腰缠万贯,也没地儿买吃的,没办法,出门时,得带上干粮。这干粮,就在“箪”(用竹子或柳条编的小圆筐)里装着。  战国以前,没有烧饼,没有馒头,更不可能有速冻水饺和速食米线,那时候最耐贮存、最适合携带、也最常见的干粮,就是“糗”。糗是什么呢?有人说,是炒面。错!是炒熟之后,加水捣制、揉搓成形、最后再晾干的锅巴。这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