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视频研究之从DV到SV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取代胶片,曾经让影像工业逐渐远离化学并最终投入物理学的怀抱,但这远远不够,只有当Digital Video这一物理学术语被Social Video这一社会学术语取代,影像在这一两个世纪的巨大变革才可以宣告完成。当一种新事物产生时,我们往往率先在技术层面给予识别与定位,但最终,它必将激起社会层面的巨大回想——当一种技术强大不到可以重新组织社会生活时,我们无法赋予它革命性意义。从这个角度考量,影像在其化学工业时期,只是一门精英阶层的手艺,他们借此来炫智并对大众进行谆谆教诲;而在它的物理学时期,人人手执DV让“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样的口号变成庶众占领殿堂的狂欢,但终归来讲,廉价介质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全民DV盛景,只是一种工具与大众教育层面的物理性铺垫;其旨归,毫无疑问,应该是对社会生活的重新组织——基于此,Social Video才可简化为SV,并在社会性向度上完成对DV的取代。
  问题在于影像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组织社会生活?我们知道文字对社会生活的组织是完备而深刻的,小到交通指示牌、大到法律条款,甚至一个国家的建国基石,都不外乎一堆契约式文本,从这个层面讲,文字的神圣性依然不可取代。而图形,诸如LOGO之类,向来都是引领人类的标识,如基督教的十字、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斧头镰刀、苹果公司的被咬去一口的苹果等。迄今为止,影像这种媒介还没有发展成为社会生活的组织性力量,尽管我们从《新闻联播》中脑补国家政治并重拾生活的信心,从《非诚勿扰》中捕捉社会价值观念的流变,但是,只要宪法还不是用影像来表述的,只要外交条约还不是用影像来缔结的,我们就不能认为影像已经完全社会化了。这有两个意思:一是影像的社会化潜力非常巨大,二是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消除影像在表意实践方面的短板,比如,不够精确,逻辑太过于线性。
  延续以上话题。我们对SV的潜力持完全乐观态度的原因是,在文字、图形的历史上,也曾历经从不精确到精确、从私有化到社会化这一进程——这种进程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完全建基于人类乃视觉动物这一物理性事实。文字、图形与影像,不过是视觉场域的三个梯度。事实上,影像乃是一种返祖,它符合早期人类对形象化的追求。不了解原始人类,我们潜藏在意识深层的本能便无法获得理解——形象化是我们的本能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文字是人类历史上对本能的一次反动,它是对图像、对声音的一种抽象:先将形象化世界编码,输入、存储并传输后,再解码为形象。这种工作原理与电脑无异,也就是说,在漫长的文字宰制时代,人类不得不将自身异化为理性机器,这与该物种的本性何其迥异!文字是形象的压缩格式,当存储空间足够大、运算速度足够快时,我们还需要压缩格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至于精确性,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值得指出的是,精确性是经验的,而不是先验的——当一个族群面对同一个文字符号,产生大致相同的感受时,我们不认为是该符号表意的精确性所致,恰恰是因为长期训练而导致的共同经验、甚至共同的条件反射所致。所谓文字与语言的精确性,不过是巴甫洛夫之狗眼中肉片的确凿性。当你看到“花”这个字,头脑中会唤起花的形象,同时联想起美好的事物,并激发起美好的情感,这一系列过程,不是先验的,而是训练得来。行文至此,我们也许能够明白,精确性与社会化事实上是同一个问题。儿童在语言能力上不够精确,是因为他的社会化进程刚刚开启——影像依旧处于儿童阶段,在诞生之初的100年,它只是完成了器质上的成形,正如一个人从受精卵赋得人形一样。
  还有,文字无法消除种族之间的交流障碍与隔阂,而影像,则完全可以——镜头语言具有更大的普世性。全球化时代,影像地位的迅速上升,已经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惮于最为大胆地预测,当人脸识别技术日臻成熟之后,名字对人而言将不再重要,当你签署一项文件时,不再是郑重地写下名字,而是扫一下脸。届时,文件将主要由视频构成,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文本、来往函件等等。一种媒介的社会化,意味着它在组织社会生活方面,将起决定性作用,但前提是,该种媒介对社会成员而言,是神圣并必须予以掌握的,就跟农业时代的“识字”一样。印刷技术的廉价化让文盲迅速减少,从而推升了文字整合社会的能力,同理,视频摄制与传播技术的普及化,也会迅速推升影像整合社会的能力——手机摄像头就跟印刷术一样,势必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不可磨灭的角色。
  抛开这些乐观的预言,要推动影像的社会化进程,我们依旧需要在影像的表意化实践方面进行艰苦而卓绝的努力。DV完成了器质化赋形,SV没有理由不在社会化理路上一路狂奔。表意实践本质上就是社会化实践,但究其路径,不外乎两点:一是生产层面的精确性;二是消费层面的可篡改性。前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者在大众层面压根没有开始。精确是一切表意实践的最高准则,而可篡改,则是一切表意实践得以完成的……保障机制。作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最准确的词汇,而影像制作者,则在找那个最准确的镜头;对文本读者而言,他通过行使篡改权来完成对作品的占有,从而使其变成消费品,对影像观众而言,其篡改权因为技术门槛等原因,暂且无法行使。也就是说,即便再低劣、再粗制滥造的影像,目前依旧是作品,而不是消费品——因为购买者无法真正占有它。从物权关系来讲,影像制作者让渡给观众的,也仅仅是观看权、批评权,而不是真正的影像主权。主权意味着围墙与边界,意味着单向度,意味着梯度,它与民主、与互联网精神不相兼容。当然,这主要是技术壁垒所致。但我们依旧乐观,因为文字当初也经历过这些——如果文字没有技术壁垒,曾经一个社会共同体中大面积的文盲就不可理解,但今天,这样的壁垒显然被瓦解了。当初之读与写,正如今日之观看与摄制。当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都能用影像自由表达时,影像的社会化即宣告完成。
  自由表达是促进媒介技术廉价化的不二动力,有了这种坚实的人性基础,我们相信,SV只是时间问题。抽象、隐喻与象征,这种伴随文字转码、解码产生的修辞方式,将彻底衰落;而形象、直接的影像表意方式,将完全主导未来人类的表意实践,因为从本质上来讲,影像是拒绝修辞的,社会化也是拒绝修辞的——影像与社会化在这里已经完全同构,既如此,还有什么疑惑吗?
  在以后的文章中,将会着重分析社会化视频在表意实践方面的修为。
其他文献
2014Datavideo全国高校“我是导播”EFP技术分享会——山东艺术学院站于2014年4月24日在山艺传媒演播厅完美谢幕。  近年来,datavideo洋铭科技致力于在全国各高校普及和推广EFP多机位制作的概念,短短数年间便在全国众多传媒院校留下datavideo的身影,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此次山艺站作为2014年北方高校第一站,洋铭科技启用北京分公司资深技术工程师王旭为山艺同学们带去了
期刊
首先要说,《后会无期》并不好看,它不像一部电影,而更像一篇段子手拼凑起来的长微博;它不像一部剧情长片,而更像一个个短小的电影预告宣传片;它不像一个成熟导演饱经世事的有感而发,而更像一个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的强说愁。不想比较,但同样是公路片,韩寒与宁浩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以至于除了质疑其能力之外,更担忧的是他的诚意。  韩寒除了一直在写散文一样的小说、以及在百忙之中玩命开赛车之余,这次的电影处女
期刊
导演:朗·霍华德 主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丹尼尔·布鲁赫  类型:动作/ 传记/ 剧情 上映日期:2013年9月20日 (美国)  剧情 故事讲述上世纪70年代F1黄金时代的一段赛车传奇。车手尼基·朗达和詹姆斯·亨特性格差异极大,亨特为人不羁生性风流,尼基天赋极高且风格稳健,两人不但在赛道上竞争,这种对抗关系还延展到他们的私人生活之中。他们都愿意为了成为赢家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赛车场上,每秒钟都
期刊
2013年,国家京剧院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即将开始新一轮的全球巡演,从上千部传统经典剧目里精选了最受国人喜爱、大家耳熟能详的30部。在长达一年的筹备中,除了常规演出需要的选角、排练之外,很多国外邀请单位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希望在演出前5分钟,先给观众看一段有关于京剧文化基础知识的科普介绍。之前的宣传短片资料其实不少,在高清普及、注重画质的海外市场,都差强人意。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京剧舞台艺
期刊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今日宣布推出全新佳能EF广角变焦镜头EF-S 10-18mm f/4.5-5.6 IS STM。这是一只拥有小巧轻便设计、同时提供高画质以及出色价格竞争力的普及型广角变焦镜头。它是佳能EF-S卡口系列镜头中,第一只配备IS影像稳定器功能的广角变焦镜头,而STM步进马达的搭载则使其在进行广角视频拍摄过程中,拥有更加安静且平滑的变焦效果。佳能全新推出的这只EF-S 10-18mm
期刊
2014年4月25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了α系列便携全画幅微单?数码相机新品α7S(型号名:ILCE-7S)。α7S具备出色的高感光技术,其感光度范围可达ISO 100-102400(可扩展至ISO 409600),能够比传统数码相机捕捉更多的光线,可以在暗夜拍摄清晰明亮的照片。同时,为了在暗夜下能够轻松的捕捉焦点,α7S配备了可在EV -4低光照下准确对焦的快速的智能自动对焦系统。此外
期刊
一部优秀短片的诞生绝对不是突发奇想的草率上马,它一定是有那么一群满怀热情的人,在经历了一个想法的诞生、讨论、延伸、前期拍摄准备、良好执行力的拍摄,以及强大的后期剪辑才能最终呈现出来的。我很庆幸,因为我就有这么一帮满怀热情的队友,他们认真的态度,火热的激情还有对于优秀作品的渴望,造就了我们一部又一部优秀的作品。  脑力激荡  最初有为淼视觉拍摄一部品牌推广短片的想法,是在2013年傲绣网峰会上。当时
期刊
“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离诸有者,乃为涅槃。”这是《涅槃经》卷四中对涅槃作出的解释。涅槃这个词是梵文Nirvana的音译,而今天我们普通人对涅槃最为直观的理解,则来自于凤凰涅槃的故事。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与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期刊
2014年4月29日,北京——全球领先的色彩管理解决方案公司德塔颜色(Datacolor)在具有浓厚艺术气质的798艺术区At Cafe举行了“德塔色彩专家日暨色彩管理专家颁布仪式”,德塔颜色亚太区负责人林伟中先生亲临现场,另有德塔色彩的战略合作伙伴:镜头与相机厂家适马、专业显示器厂家华硕、专业数字界面解决方案领先者Wacom,刚进入国内的摄影包F-Stop以及闪光灯美兹总代的负责人出席活动。本次
期刊
几年前就用过BMD的硬盘录像机,当时还是一个小盒子,那个产品叫做HyperDeck Shuttle,设计简洁,功能实用。这次要体验的是另一款机架式设计的硬盘录像机HyperDeck Studio,虽然归在新品试用的范畴内,但是这已不是新品,在很多地方都看到了它的身影,而且也有良好的口碑表现,于是写这篇文章令我心态放松,权当是乘胜追击吧。  机架式设计  HyperDeck Studio Pro采用
期刊